《来自中国的城市诗歌》出版(我来自城市)

出境入境2024-03-19 13:09小乐

《来自中国的城市诗歌》出版(我来自城市)

关注,让诗歌点亮你的生活

《中国都市诗歌》《来自中国的城市诗歌》 主编:黄帆、James Sherry、Daniel Tai

《来自中国的城市诗歌》 2021年3月在美国出版,中英文版本。该文集由黄帆、James Sherry 和Daniel Tai 编撰。收录了中国大陆、澳门、台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诗歌,共31位诗人的诗歌。

前言:城市是新的长城吗?

黄帆

2018年春天,我陪谢黎参观南京六朝博物馆时,谢黎又问我,你打算用什么主题来影响你要编的诗集?那时我脑子里已经有了几个主题,它们很不一样,但我知道它们实际上正在催生一个更好的主题。在走进六朝博物馆之前,我并不知道它的主题是什么。当我徜徉在博物馆展出的城砖和城墙之间时,谢丽的问题就像助产士一样,从我的脑海中接生了一个婴儿。 —— 都市诗歌。说它是从六朝都城城墙上复活过来也不错。毕竟中国古都已经具备了现代的规模……谢黎一听第一反应是欣喜,随后他发现用它来形容中国的现状倒是不错。绰绰有余。

当代中国的都市诗歌可以说是新世纪的见证。这种诗歌的见证,有着普通文章无法达到的深度和魔力。一方面,城市让我们登上物质天堂,跌入人性的深渊;另一方面,都市诗也试图超越我们有限的生活,给我们留下对时代的另一种解读。毕竟物质不会让人失眠。中国在几千年的缓慢进程中,并没有经历过城市化。每当中国古代田园诗歌突然爆发时,我们一般都能察觉到诗歌背后隐藏的意义。也就是说,诗人没有认识到城市化的热情。他们把城市所施加的生活和精神压力力求转化为田园山水的歌声。两百多年前,当歌德用“最后两个破烂的世纪”和“现代性”这些词来谈论他的时代时,可以粗略地说,欧洲当时遇到的城市化最能与古代的城市化相媲美。中国。堪比南宋、明末的鼎盛时期。然而,随着中国近四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当代中国诗人的审美反应开始出现与古代诗人不同的版本。当然,将都市压力转化为与古代如出一辙的田园诗的审美反应,在当代中国并不罕见,也有不少人关注过。我关注的是另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让城市真正进入诗意?这已经不再是一种策略,因为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城市已经拥有了迫使人性化的巨大魔力。难道已经是神了?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人仍然将城市视为迷人的地方。但四十年后,这个精神支柱却暴露在“现代性”的漩涡中。这座城市似乎并不是他们最初想象的那样,难以抗拒孤独。新长城。这种精神转变始于新世纪初。深刻理解这一点的方法就是阅读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都市诗歌。由于都市诗是对中国城市狂野生长的审美反应,而读者认真对待它也不过十几年,注定对其敏感的诗人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出生的诗人。在国内具有开创意义。当然,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幅员辽阔的社会发展不平衡,读者在中国城市诗歌中看到的不会是单一的审美反应,而是多种审美反应的混合体。比如,农业时代的抒情并没有被异想天开的都市人所抛弃。它也成为中国当代都市诗歌的血脉之一。这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历史的民族。针对当代城市化的综合反应,他们运用抒情、中国意象、语言诗意、东西方美学、玄学与形而上、城市与乡村、古今中外文化等一切资源,以求使城市诗的内涵更加全面和深刻,它不仅充满了考究的乐趣和博大精深的知识,而且由于一些诗人对城市的抒情表达和形象表达而具有悲伤、困惑和孤独的魅力。因此,这部选集的诚实之处大概就在于它没有刻意迎合所谓“后现代诗学”的单一思潮,而是将中国都市诗置于东西方、古今之间。现代,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进入新世纪,汽车和堵车在中国突然流行起来,这难道不是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体验吗?也许这种见解避免了单一诗学的傲慢,比其他表达方式更适合当代中国的混合社会。

本书收录的诗人来自中国大陆、澳门和台湾。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能收录新世纪以来所谓的代表性诗人,但难免会遗漏一些。

2018年12月30日写于南京江宁

2019年5月24日修订

译者序言

文/戴丹尼尔译/赵汉卿

当人们谈论翻译时,他们理所当然地对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感兴趣。用于描述这种关系的词语有时会让人感到困惑。翻译必须“忠实”、“准确”,但也必须力求“捕捉”原意。因此,译者面临着写出一部既是原作“子集”又是原作“超集”的艰巨任务。译文似乎必须比原文“小”一些,以免超出原文的范围;同时,它必须比原文“更大”,这样翻译的语言就包含了原文,甚至包含了对原文的评论。在这本合集中,读者很快就会发现,许多优秀的译作在传达、深化和超越原著的同时,努力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雄心勃勃,技术精湛,而且引人入胜。读者还会发现一些值得一读的译本,它们彻底颠覆了这部作品。这些后来的译文嵌入互文网络中,作为稳定的节点,不仅与中文原文相关,而且与其他译文和英文文本相关。

例如,在孙冬的自译作品《浪子、守夜人和漫游者》中,她在书中使用了“太阳照样升起”的表达方式。由于孙冬英语说得很流利,那么问题来了:这句话从何而来?海明威作品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如果是英文版,孙冬的英文诗(直接引用海明威的书名)比她的中文版更原创吗?或者以本集中任何引用古诗的新诗为例,如胡明明的《一首写在海航酒水单上的诗》,其中“至于秦朝明月故乡/它们超重无人认领”这句诗是引自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另一个问题是:译者应该使用以前发表的古诗词的英译本,还是直接将引用的古诗词翻译成英文?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决定。或许无法形成大家都认同的结论,但这恰恰证明了译文原文存在歧义。翻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它只是将一种语言简单而清晰地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即使原作者不直接引用旧文本,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译者应该优先考虑原文单词的字面意义,还是文本的深层含义、功能、内在节奏或诗意?同样,这部中国都市诗集延伸并提炼了中国传统爱情诗和山水诗的修辞。沉奇在本杰明·兰德尔翻译的二十九节诗《尔后》中,通过大量引用,呼吁回归中国文学传统的根源。其诗第二句借唐代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描写:“人孤单憔悴”。但在诗的第十节,不再浪漫的当代都市生活轨迹悄然浮现。沉奇讨论焦虑和抵押贷款支付。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经济改革后住宅抵押贷款的出现,沉奇将“抵押”一词加了引号,这似乎表明了这个词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的新鲜感。简而言之,正如兰德尔所翻译的那样,“在每个眼球后面/有七只狼在漫游。” “七匹狼”既是中国流行的服装品牌,也是香烟品牌。

与此同时,严艾琳在她的诗《云之外,雨之内的冬天》(江乔森译)中向自然呼唤,以自画像的形式重新诠释了中国的“山水”主题,问:“今天在云朵准备徘徊之前” ,/他们为什么哭?”她继续说道,“全城的诗人都在服用百忧解。”沉奇和严爱林的例子表明,一个熟练翻译者的工作不仅仅是将中国诗歌翻译成英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审视古诗是如何融入新诗的。即便是20世纪最新的晦涩诗歌,最终也被嵌入了陈力充满想象力的《为怀旧的虚无主义者而设的贩卖机》文本的自动售货机中。简而言之,我鼓励读者将这些译本视为文本本身,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与原文的关系来考虑本选集中的英文译本。正如黄帆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每个译者的主要责任是写出好诗。”在这种情况下,当原文与译文存在差异时,编辑将与译者合作。与作者合作编译尽可能最好的英文版本。这些译文的创作来源与本书收录的其他精彩作品一样丰富多样,影响深远。或许它们已经在2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诸多特征中显现出来。

纽约,2020 年12 月

来自美国的评论

近年来,多部中国当代诗选英文版问世。《来自中国的城市诗歌》也许是最出色的一本,因为里面的诗歌和翻译都非常出色。这些诗虽然谈论的是中国城市,但其中很多都与西方城市、画家、作家和电影形成了对话。有的人的诗既写“革命”,又写“一双干爪子”(王殷诗),或者同时写杜甫和叶芝(王家欣诗),或者发现黄凡在思考翻译,他作者写道:“你的英文是我中文的密码。”这并不奇怪,因为城市体验已经成为国际体验的典范。然而,这些诗歌是如此美丽多样、庄严而音调,你所要做的就是打开这本书,亲自去发现。

—— 霜雄鹅

(诗人、普利策奖获得者)

雷金纳德·谢泼德用英语阐明了与诗歌相关的困境:诗歌的语言是田园诗,但绝大多数当代诗人和读者生活在城市。当然,这个问题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诗歌中,中国都市诗歌也会问中国诗人答案是什么。更准确地说,它审问诗歌,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版本的“那片草地/东西街车站前/第一个路口的电线下”。

—— 哈维·希克斯

(诗人、教授、艾略特奖获得者)

这部诗集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欢乐。许多老诗友:翟永明、于坚、车前子、王家欣、陈东东、潇潇、王小妮,都出现在我1999年与美国诗人合译的作品中。在《新生代:今天中国的诗歌》中,还包括众多优秀的新兴诗人,黄帆、臧迪、安琪、孙东等,以及众多优秀翻译家:唐嘉阳、梅丹丽、詹妮弗·菲丽、孙冬、北塔等等……这部诗集编织了一幅中国城市的诗意挂毯,却又充满了西方诗歌、乡村气息等。本来,古诗总是会流淌着新生儿的血液。无论世界有多大,它永远跳动在中国诗歌的心中。

——王平

(诗人、教授、普利策奖入围者)

这么多才华横溢、有远见的中国诗人聚集在一本书里,真是上天赐予的机会。这是一本精彩而重要的诗集,我知道我会不断地阅读它。

——罗马

(诗人、斯坦福大学讲师)

我刚刚买了一本《来自中国的城市诗歌》 ,这本选集既充满活力又具有开创性!我可能会在美国抽出时间来回顾它,并希望它能让我在作为诗人的“艰难”时期从这本书中得到休息。我在中国遂宁诗歌节的经历使我确信,当中国诗人提出国际诗人如何在其他国家找到读者的问题时,我相信接受的第一步必须是将他们的作品翻译给目标国家的诗歌读者。语言并与原诗放在一起。黄帆就是这么做的。到目前为止我读到的这本书中的诗歌都秉承了英语的语言特点,能够极大地引起美国人和其他读者的兴趣。伟大的!

——大卫·科珀

(诗人、《嚎叫》杂志编辑)

来自中国的评论

Philippe Panschmeier表示:“城市现象是一个难以定义的现实:城市不仅是景观、经济空间和人口密度;它也是生活和劳动的中心;更抽象和准确地说,它是是一种气氛,一种特性,或者一种灵魂。”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城市不仅是人类聚居的最高形式,也是现代文明酸甜苦辣的晴雨表。因此,诗人眼中的城市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也是分析诗人与世界关系的绝佳视角。在落后了一百多年之后,中国终于进入了人类城市文明的最新行列。据我所知,这个国家没有所谓的“都市诗人”。中国人历来相信,只有乡村才是美丽诗歌的诞生地。在黄帆老师编撰的这31位诗人的作品中,他们不经意流露的都市生活正是诗歌的庞大背景。正因为这些诗并不是刻意写城市,读者才能微妙地看到它们与生活背景的复杂关系。几十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一直是忧郁的,仍然保持着对都市生活的恐惧和不安的神情。感谢编辑和翻译们,让人们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一角。 ——徐静亚(评论家)

《来自中国的城市诗歌》 目录

前言前言: 中国的城市是“新长城”黄帆译编序言郑丹尼尔

入选诗人9安琪(An Qi) 12陈东东(陈东东) 24陈丽(陈丽) 36车前子(Plantagoda) 48高兴(高兴) 60黄帆(黄帆) 70黄丽海(黄丽儿) 92胡明明(胡明明) 102江涛(江涛)陶) 116兰兰128李少君140欧阳江河150土豆兄弟158沉琪(深圳) 170书宇186孙东200天元214Un Sio San (袁少山)234王家新(246王小尼)256王寅(王寅)272潇潇(潇潇)280杨克(杨克)290姚风(姚风)302姚伟(姚伟)312于邦( Yubang)322Zang Di(藏迪)332Zhai Yongming(翟永明)346Zhangzhihao(张志豪)356Zhao Si(赵四)370Zhou Zan(周赞)386 贡献者395鸣谢411

编辑:王傲飞,第二评委:曼曼,终审评委:金世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