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考清北VS美国学生考哈佛,究竟哪个更难?(美国人考哈佛和中国人考北大)

新闻资讯2024-06-08 00:09小乐

中国学生考清北VS美国学生考哈佛,究竟哪个更难?(美国人考哈佛和中国人考北大)

互联网第一门留学公开课:出国留学爆米花专业出国留学服务平台:资讯/攻略/咨询/办理关注微信订阅号:出国留学爆米花文章/精英谈微信ID:elitestalk,转载已授权

如今,超过1000万考生正在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高考。这两天,硕姐在抖音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引起了她的注意。

录制这段视频的主角毕业于伦敦大学。他说自己从小就读于贵族国际学校。他班上的人都没有参加高考。高三结束后,他被送往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大学,但国际上有些学生的刻苦程度无法与考高考的学生相比考试了,整体的学习气氛很慵懒。

虽然我在伦敦大学,我的哥们在麻省理工学院,我的一些同学在剑桥大学,但以他们的能力,他们很难进入清华和北大。他说他很欣赏中国成绩好的顶尖学者,因为他是个学渣。即使是参加更好的211和985考试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段视频在抖音上引起热议。诚然,@伦敦詹教授说了一些道理,但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清北还是国外名校,考生和申请者都需要做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而考察学生的两个标准也是本质上非常不同。前者是一次决定人生的考试,而后者不仅考察学生的标准化成绩,还考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更有趣的话题:如果抛开教育体系、人口基数差异等因素,单从录取率分析来看,中国孩子走清华VS美国学生们哪一所更难进入哈佛?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学生被哈佛录取的几率有多大?

哈佛大学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42,749名申请者,录取1,962人,录取率为4.59%。

那么,美国每年有多少高中毕业生呢?据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这一数字约为350万。

因此,进入哈佛的美国学生比例约为:1,962/3,500,000=0.056%(每10,000人中有5.56人)。

中国学生在清华大学参加考试

按照同样的公式,我们再给中国学生算一个账。

清华大学每年在全国招收约3000名学生。以2016年(未找到2018年数据,这里列出2016年数据仅供对比参考)为例。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清华大学录取本科新生3300余人,而同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940万人。

因此,进入清华大学的中国学生比例约为:3,300/9,400,000=0.0351%(每万人中有3.51人)。

如果考虑到中国各省市的教育资源不均,看看不同省市的升学率,你会发现,对于不同省市的学生来说,考入清华大学的机会也不同。完全不同!

从全国清华大学录取学生人数来看,前三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北京在生源数量上遥遥领先,占全国清华大学录取学生总数的9.39%,几乎是上海录取学生数量的三倍。天津录取的学生人数占清华大学录取总数的2.19%,仅为北京的1/4。

相反,一些省份的学生去清华大学读书却很困难。例如,吉林省的录取率约为万分之一,贵州的录取率约为万分之三,云南和甘肃省的录取率均在万分之四左右。

综上所述,仅从人口比例来看,中国孩子考入清华比美国孩子考入哈佛要稍微“困难”一些。默默地为广大中国学子擦去一把辛酸的泪水。

终极考验:中国学生参加哈佛入学考试

残酷的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入清华大学并不是最困难的事情。更难的是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哈佛大学!

如果你想申请哈佛,学术成绩是强制性要求,不包括软背景。

如果你的SAT 成绩达到1400 分,你就击败了95% 的考生。然而,在申请哈佛的漫长过程中,SAT1500+已经成为标配。 (注:SAT满分为1600分)

据哈佛学校官网显示,哈佛今年收到了43,330份申请,录取了1,950名学生。录取率仅为4.5%,位居史上“录取率最低”之首。

在1,950名录取的学生中,约200个名额分配给国际学生。中国学生可占5-8人。今年,共有5名学生收到哈佛录取通知书。

这五位幸运儿分别来自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上海分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平和双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事实上,不光是哈佛,看看中国常春藤名校的录取率和录取率,大家都会感到失望。

我们先来看看腾旭学校去年的招生情况。据不完全民间统计,常春藤名校2018年共录取内地高中216名学生。

美国招生办公室数据显示,2018年约有5万名中国大陆学生申请常春藤盟校。这意味着2018年中国大陆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约为0.432%。

今年的情况更加“惨烈”。据不完全统计,常春藤名校2019年仅录取了81名内地高中学生,与5万名申请者相比,今年在中国的录取率可能只有0.162%!

由于今年高考数据尚未出炉,我们以去年招生人数最多的城市北京为例。去年,北京地区有73人进入常春藤盟校。也就是说,北京的常春藤盟校录取率约为0.15%。

2018年北京市高考报名总人数为63073人。今年,北京有473人参加高考进入清华、北大,这意味着北京清北的录取率约为0.75%。

从这个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学生想要通过常春藤盟校比通过清北考试要困难得多!

录取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不同的护照持有者处于不同的申请池中。

如上所述,美国很多学校对中国学生都有名额限制。以本科课程为例,哈佛大学每年大约有5-8名学生,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都有大约15名学生,普林斯顿大学大约有10名学生。

总之,即使申请季期间人才济济,能得到名校青睐的也只有少数。

如何成为受名校青睐的优秀学生?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国高考还是申请美国,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

赴美留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多年来一直在下降。但无论面临什么样的竞争环境,学校对优秀学生的选拔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那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想要进入常春藤名校,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

精英说我们之前采访过哈佛前招生官诺亚先生,给大家一些建议。

Noah老师曾是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的高级招生官

普林斯顿大学招生副主任

拥有35年美国高校招生管理经验的人士

参与审核超过65,000份申请表的行业领袖

在与Elite Talk的短短五分钟对话中,诺亚从个人陈述、推荐信、择校、专业选择等多个维度给出了衷心的建议。他希望能够帮助到所有为激烈竞争而烦恼的人。或者如果你徘徊在迷茫的边缘,也许经过这些简单的小技巧,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法宝”,迎来另一朵“暗花”。

“不要看他想要什么,而要看你拥有什么”

对于立志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学生来说,如何让自己有限的经历大放异彩,打动招生官,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大家一直很好奇:招生官喜欢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勤奋还是有动力?是团队合作还是领导力?

对此,诺亚给出了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建议:

忘记招生官员希望你做什么,忘记招生官员希望你说什么,因为他们重视几乎所有积极的品质。

在诺亚看来,纯粹为了迎合招生官,展现一些“招生官最喜欢的品质”,实际上会走向“死胡同”。因为美国院校的招生人员几乎会看重任何积极的品质,只要这种品质是独一无二属于你的,是带有申请人个人印记的独特个性。

Promise建议,无论是论文还是面试,都应该是学生展示自己独特性的宝贵方式。与其一味迷信“招生官最想要什么”,不如认真思考一下—— 我有哪些品质最希望招生官关注?

有了这种“不要看他想要什么,而要看你拥有什么”的想法,你会发现你的个人陈述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用诺亚的话说,最有效的个人陈述往往是那些最能传达“对你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的陈述,它们将是你希望学校欣赏你的原因。

个人陈述中,“你”是主角

当被问及“个人陈述中最应该展示哪些内容?”时诺亚微微一笑,举了一个有趣的“反面例子”。

他说,他看到学生们在个人陈述中描述了他们对祖母的钦佩和爱戴。尽管这篇文章非常感人,但与个人陈述的本质相去甚远。

“记住,你是这篇文章的唯一主角。你把你的祖母写得很好,以至于招生官希望你的祖母来学校。”

开玩笑,但它说明了写个人陈述的真正含义:这是你的个人陈述,重点应该是“你”。

事实上,这是学生常犯的错误。在写个人陈述时,我经常提到别人的想法、观点和态度,却忘记分享一些关于我自己的事情。

有人说我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因为我的朋友说我一直善于告诉别人应该做什么。

有人说我喜欢游戏/园艺/交通,因为其他人也觉得有趣,“大家都喜欢这些”。

以上都是个人陈述中“误入歧途”的典型表现,也是诺亚希望申请者尽量避免的。 “你必须记住,无论你选择什么主题,都应该是关于你自己的。”

在此基础上,诺亚还提出,招生人员更期待看到那些“特别的故事”,而不是同样的“我喜欢这个专业,我有技能和背景,所以我申请了”。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亮点和新奇之处,也足以让招生人员从数千份个人陈述中脱颖而出。

当你的故事足够特别时,即使论点不是那么清楚,它仍然是一个合格的个人陈述。而这种让招生官觉得“我什至忘了读其他学生”的强烈印象可能就是你成功的关键。

推荐信的重点是“真实性”

每当我们提到推荐信,我们总会想到——“造假”这个晦涩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爱作弊的中国学生来说,操纵推荐信作为美化自己的工具几乎是申请留学时的“必做之事”。

早在2015年,网易教育的一篇报道就提到:根据为美国高校提供中国招生咨询的网站ZinchChina统计,中国申请者提交的推荐信90%都存在问题,并且有各种方法“伪造”。

可以自己写推荐信,然后请老师签字;你还可以在翻译老师写的推荐信时偷偷地加几句虚假的赞美之词……

因此,在谈到推荐信时,诺亚强调了它的“原汁原味”。需要保证所有信息都是推荐人的初衷。最好的方法是由老师写并直接发送给大学。事实上,这一直是一些设有辅导员的高中的常见做法。

但中国学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用流利的英语写推荐信。有时他们不得不使用中文来代替,而后续的翻译过程很可能会留给一些“聪明人”,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针对这一现象,诺亚明确指出,推荐人用母语写推荐信是完全允许的,但为了避免学生篡改内容的嫌疑,他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找一位英语说得更好的同事。翻译并由我签名确认。

二是向专业机构提交推荐信,并提供相关翻译证明。无论推荐人选择哪种方式,最终只要保证推荐信直接发送到学校即可。

这将防止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必要的参与。

在诺亚看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不可替代的,这也构成了大学评价申请者的重要依据。他还反复强调,千万不要让招生官认为你可能篡改了老师的推荐信。所谓的“小聪明”不仅对申请没有帮助,还会留下可耻的污点和嫌疑。

不要迷恋顶尖学校

相反,寻找“能够很好地服务我”的学校。

曾几何时,在很多中国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美国顶尖大学就代表了一切。他们为这些学校的排名和就业率而疯狂,在“名校综合体”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与此同时,名校录取率的长期下降,牵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在狂热与焦虑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中,很多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如果我想去美国留学,我应该选择哪所学校?

诺亚用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你的目标不是找到一所完美的学校,也不是找到一所‘梦想学校’,而是找到一所能够很好地为你服务的学校。”

诺亚表示,他能理解中国家庭看重学校排名的心态。他自己也遇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孩,她对电影制作充满热情,并得到了一家非常有实力的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不过,她还是会来询问是否可以申请哈佛。事实上,当时哈佛根本没有开设电影制作专业。

这个女孩对哈佛的强烈向往或许只是中国学生“名校情结”的一个缩影。在他们心目中,顶尖学校就是“成功”的代名词。只要你踏入他们的一所学校,你的余生似乎就得到了保障。

然而,网上流传的一张图片却揭露了事实的另一面:奥巴马夫妇分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而前副总统拜登夫妇却毕业于40、50所鲜为人知的大学。一所普通的大学,但这并不影响这对夫妇成为载入美国史册的“人”。

正如诺亚提到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快乐和成功的人都没有上过斯坦福大学或普林斯顿大学。”但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心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所学校,尤其是一所能够帮助你实现目标并为你提供良好服务的学校,才是明智的申请者应该做出的选择。

当然,这也是最让诺亚感到骄傲的,因为无论你有什么梦想,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在健全、蓬勃发展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那所“能很好地为你服务”的学校必须存在。

无论你来或不来,它都在那里,安静而平和,等待着与每一个投入它怀抱的孩子擦出火花,在时间的镌刻下在彼此身上留下最深的印记。

本文转载自全球精英及留学生聚集地elitestalk(ID: Elitestalk)。每日发布国内外前沿资讯,包括留学新知识、精英故事、美国街头采访,全方位向您展示真实的海外生活。

获取成功申请案例,申请2020年出国留学。添加微信号:bluerockman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