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曾是20世纪80、90年代校园里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那一年,中国刚刚对外开放。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工作几年后仍然渴望出国留学。要申请签证,他们必须首先通过语言障碍并取得足够的托福成绩。或雅思成绩。为了得到这个“护身符”,来到四川大学语言中心学习,强化和提高自己的英语应试能力就成了我的梦想。那时候考试就像走独木桥。每个时期的申请者络绎不绝。语言中心办公室位于外语楼一楼右侧。每到报到日期,“永堂”就在走廊里开始。负责托福考试报名的徐自力先生的办公室,以及负责托福培训报名的张晓富先生的办公桌。这里挤满了求医者,看上去有点像名医诊所,挤满了求医的人。
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这种盛况早已不复存在,但它就像干茉莉花,在川西平原上烤成炒青,制成香浓的雪茶。还是一如既往的香。作者与这个中心的关系说来话长。事情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在西区外语系教英语,并受邀到东区语言培训中心兼职任教。那时,教师的工资非常微薄。每个月在学校财务处的柜台,每月收到的工资只有100多元。扣除各种学费,有时只能拿到70-80元。为了赚更多的班费,补贴家用,年轻教师非常辛苦。那一年,我这一代人亲身经历的超级班费从2.5分钱开始,逐渐提高到每班5分钱、7.5分、1.25元、1.5元、2.5元。对于今天的年轻教师来说,其中的坎坷是难以想象的。当时,学校西区和东区的教师工资大致相当,既辛苦又快乐。这就是文革后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所走的路。我在东区打工几年,意外地和培训中心的几位老师成了好朋友。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今天,让我想念他们。
2019年6月摄于成都(左起:作者张长贵教授、赵兴教授、刘晓伟校长)
当时我的“编外老板”是语言培训中心主任罗先华教授。他是一个40多岁出生的瘦削男人。他被认为是一位资深学者。他说话轻柔优雅,是一位谦逊的绅士。我记得他是金堂人。曾任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外语教研室主任等职。四川大学语言学.这些名字都很不寻常。在四川外语教学界应该很火。此外,还担任《英美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外国文学之窗》副主编、《时代英语》主编兼审稿人、《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编委。 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到美国耶鲁大学工作。我在英语系接受了两年的培训。 20世纪90年代初,他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研究资助,前往意大利与美国同事一起研究和撰写美国散文。主要著作及译着有:《美国60年代散文选》、《美国70年代散文选》等。近年来,听说他身体不好,生活在轮椅上,心里多了几分惆怅和担忧。我远在大洋彼岸,只愿他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当时的语言培训中心副主任张长贵副教授也是与久宇类似的人。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不远千里到海外留学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直到今年6月份我回国留学,我们才终于与东区的赵星教授和西区的老同事刘晓伟重聚。没有胜利。我相信同学之间的这种交流将伴随我们一生,并且历久弥新。 (下图:左边是张长贵教授,中间是美国外教Rachael,右边是作者。这张照片摄于1993年秋天。当时语言培训的老师们中心利用周末组织郊游并在蒙顶山寺前合影)
1993年秋天,语言培训中心的老师周末组织郊游,在蒙顶山寺前合影(左为张长贵教授,中为美国外教Rachael,右为美国外教Rachael)是作者)
早在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四川大学就把国际学术交流提上日程。一批批理科教师赴欧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以访问学者的名义出国考察、培训。与此同时,来校学习的外国学者、专家日益增多,学校为全校设立了四级英语班。 1979年学校在教务处设立教师培训部后,“四会班”由教师培训部接管,并积极为设立语言培训中心创造条件,如提供全日制教师培训等。安排教师出国留学,分阶段派教师回国。后来,他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回顾历史,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于1982年秋在姊妹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语言中心的支持下正式成立。 1984年6月,学校决定将语言培训中心从教务处、外语系分离出来,成为厅级教学单位。当时,学校交给培训中心的任务主要是培训计划出国留学或取得学位的教师。这种语言训练通常持续一年。后来逐渐发展起来,也向社会招收学生。 1984年至1994年,共培训校内外学生近700名。当时,四川大学和成都部分单位的领导在出国前都到语言培训中心接受外语培训。该语言中心曾被戏称为“四川出国人员中心”。 《黄埔军校》可见其深远的影响力。
当时,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刚刚成立。作为一个独立教学单位,充满了困难。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材配置三个重要方面凸显了开课难度。不过,语言培训中心原来的老领导徐晓祥教授和王忠芳主任都管理得很好。他们任命刚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归来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张长贵担任英语教研室主任,并让他从事语言方面的工作。培训中心。奔赴前线。在办公室主任徐自力的密切配合下,1985年春(当时托福考试在中国大陆只有3岁)、刘曦老师(现居美国,95岁),李于农、杨光荣、景少平、李锦荣(现居美国)在美国担任美国上诉法院首席法官秘书的雷德等语言中心精英人员与美国联邦巡回法院紧密合作,克服教材、托福听力磁带、教学方法等诸多困难,举办了四川大学首届托福班。令人惊奇的是,在如此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四川大学培养的第一批16名托福学生全部取得了优异的托福考试成绩(见《四川大学校情》 1905-1985,第30页)。赢得了校内外的广泛好评。
在此基础上,高瞻远瞩的张长贵教授于1986年提出并起草了在四川大学建立托福考试中心的报告,经国家教委批准,美国托福考试中心正式落户四川大学。张长贵教授和办公室主任徐子力赴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习托福、GRE、GMAT、TSE等考试的组织和管理流程。此后,语言培训中心承担的任务成倍增加。但语言培训中心的老师和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使语言中心享誉省内外。由此看来,张长贵教授应该是四川大学托福考试中心的创始人,他对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不小心,他就把这件事闹大了。 1990年,学校特意为他送来了一位“婆婆”。其大学老师罗先华教授担任培训中心主任,张长贵教授担任副主任。这种模式持续了很多年。张长贵教授介绍,1984年至1990年是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的早期发展阶段,由徐晓祥教授和王忠芳教授两位主任负责管理。 1990年起,语言中心由罗先华教授负责,目前语言中心正处于中期阶段。他退休后的语言培训中心似乎分为后期阶段。时光荏苒,几经变迁,川大语言培训中心迎来了历史的终结,隆重谢幕。
张长贵教授告诉笔者,在那个巨变的时代,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比当时成都科技大学海外人才培训部先行一步,率先建立了省内首家托福考试中心,为成都托福考生带来极大便利。之后,他再也不用来回奔波,前往重庆的四川外国语学院报名考试。这是他外语教育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其实在我看来,它的意义更为广泛和深远。事实上,当时这个成都考场已经成为四川向外拓展、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受益人不再局限于学校的教师。她的名气和影响力已经传遍了学生们。声誉远播。那个时代的语言培训中心已经成为川大的人文经典,不可复制。正因为她曾经存在过,我和她一起走过了几年,才更值得回忆和记录她的历史。
令人惊奇的是,在远离祖国的加拿大温哥华,近年来我偶然遇见了三名90年代初就读于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的学生,两女一男。我也教过其中一个女生,我们见面的时候,我都能想起当年上课的场景,会心一笑。他们在四川大学通过了托福考试后,考入了加拿大的大学,来到这里攻读学位。现在他们都安居乐业,在枫叶之国过着别样的幸福生活。 (右图:1992年夏天,笔者与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师生合影。第二排左五罗宪华教授、张长贵教授、左四,左三是笔者,对了,第三排最右边是一个叫钱向阳的小男孩,几年后,他成为了《创刊》时期的热门托福听力老师。以“无聊”为笔名出版的《TOEFL听力的弦外之音》这本书影响了当时全国托福考生,这一点从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就可以看出,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据悉,吴辽两年前因侵犯北京新东方版权而打赢官司,获得2万元版权赔偿。)
作为四川“托福”考点的创始人、四川“托福”培训的元老,张长贵教授如今已经70多岁了。他说,教“托福”是他一生的乐趣,现在他仍然退休并在城里创办了一家公司。 “美加”托福培训学校作为校长,坚持办学数十年。很多时候,由于培训市场竞争激烈、残酷,学校常常入不敷出。然而,他却坚定不移,就像一个正义的人。英雄,我很高兴看到年轻一代学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我不禁肃然起敬。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民初的一些四川军阀。他们不仅是世人眼中的封建领主,更是抗战时期带兵出川的英雄。成都、重庆等地早期设立的留法、留日预科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确实值得一书。民国历史上,四川政要朱德、邓小平、陈毅,文学家李劼人、巴金等,都是在这样一所“托福”学校里第一次接触到外国文学和西方文化,这帮助他们漂洋过海,开阔眼界,以后再用剑引路。世界为实现纵横掌控的伟大事业奠定了认知基础。据史料记载,蜀中留法、留日预科学校的部分学生经济困难。正是这些军阀不惜为他们提供出国的船票。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一个鲜为人知却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面我们来分解一下。
2019年7月2日在加拿大温哥华枫谷修订
评论
本文内容来源于作者与张长贵教授的访谈,整理成章。初稿写完后,感谢张长贵教授校对人名,补充历史细节,避免了很多纰漏和遗漏,大大增加了本文的可读性。我谨表达我的谢意!
关于作者
桑一川,加拿大华裔学者,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 197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曾在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多年,后赴澳大利亚留学。移民加拿大后,以读书为生,研究兴趣广泛。现为加拿大多家中文报纸的专栏作家。近年来与国内多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经常回国讲学,并受聘为客座教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办公室
文/图:桑一川
方智四川部分图片、音频、视频均来自网络,仅供传播更多信息。文章中所涉及的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转载时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投稿邮箱:地形篇:565066304@qq.com;职位信息:scsdfz@qq.com;《弦外之音》杂志:bssz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