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培养淑女的学堂,美国人创办,普通人根本读不起

新闻资讯2024-06-09 18:26小乐

苏州培养淑女的学堂,美国人创办,普通人根本读不起

图文/倪雄【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

苏州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城市,曾经有一所培养现代女子的学校。这就是——苏州静海女子师范学校,一所清末民初的贵族学校。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幼儿教育,也培养了杨荫玉。薛其英、吴以芳、赵洛瑞、赵吉士等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女性。

这大概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苏州静海女子师范学校已经不复存在很多很多年了,但古朴庄严的校舍却依然保存完好,甚至仍在使用。

苏州静海女子师范学校的前身是美国基督教监事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女传教士(致力于中国女子教育17年的海淑德)。静海女学创办于1902年。此前,海树德还创办了上海著名的贵族学校:中西女学。宋庆龄三姐妹、唐英、郭婉莹均毕业于该校。不幸的是,两年前苏州校舍竣工时,她已经去世了。为了表达敬意,她被命名为静海女子学校。

首任校长是美国监事会传教士贝厚德。办学初衷是培养名媛和高品质的优雅女性。专门培养名人名媛,学费昂贵。 1911年的第《苏州景海女子学堂改良章程》号指出:“这所学校是专门为帮助振兴中国的妇女教育而设立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包括语文、英语、算术、理化等科目。学费也相当昂贵:“餐费超过十个月计算,寄宿生每月费用为十美元,日常住宿生每月费用为四美元。”

几年后,学费调整:学习费为每生每学期45元,选修课另收20元。物有所值。学校除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外,还规定上课时不能有声音。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冬季和夏季,学生必须优雅地行走并穿着海军蓝色面料的衣服。穿阴丹布,着同样的“校服”;吃饭时,必须按照钢琴音乐排队到餐厅,祈祷后吃饭,晚上睡觉前祈祷;如果学生违反校规,被叫到校长办公室进行训斥也算是较轻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不管这位小家碧玉女士,无论是卫生习惯、婚姻态度还是现代待人接物观念,都与传统人不同,在社会上备受好评。

尽管学费高昂,政治家、名人、富商纷纷涌入静海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许多中产以上家庭仍以将女儿送到静海培养人才为荣。人往高处流,水往低处流。人们的心是一样的,原则是一样的。一百年过去了,家长们仍然痴迷于选择学区房、选择名校。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功,女儿也能够成功”。 1917年,更名为静海女子师范学校,女传教士梁美兰任校长。推进语文教学,重新制定课程,满足师范生的教学要求。后来国民政府规定教会学校必须向政府注册,校长必须是华人。

1928年,蒋桂云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校长。为了遵守教育部的规定,她修改了所有规定,将学校分为初中和师范。方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对实验小学、幼儿园进行重组。为同类学校树立榜样。设有音乐师范学院、高中师范学院、幼儿园师范学院三个系。它还设有幼儿园和日间托儿所。为了吸引更多年轻女性入学,学校改变办学理念,迎合社会上层人士,学校学费有所降低,各科目也逐渐用中文授课。任教的老师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外教来中国之前,首先要到美国南部的斯卡利特大学接受一到两年的特殊基督教培训。到达中国后,他们必须在资深传教士的监督和带领下学习汉语,并接受一套成为传教士的培训。汉语教师基本都是国学造诣深厚的知名人士。聘请现代篇章小说家程展录、侦探小说家程小青担任语文教师;曾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的吴若男被任命为英文教师……师资力量当时女子学校的地位比较强势。培养幼儿教育师资,教材、教学方法、设备、幼儿活动等均抄袭美国幼儿师范学院,对中国幼儿教育影响很大。

在苏州,有“东大才子多,静海女师美人多”之说。静海女教师造就了一批批新知识女性,如吴以芳,1907年考入静海女学,后赴美国取得学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 1945年,她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并成为第一位签署《联合国宪章》的女性。比如,1936年被推荐为静海女师的赵吉士,毕业后就任静海女教师。她是附属小学的老师,多年来从事幼儿教育研究。她是我国第一代著名幼儿教育专家,中国式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之一。七岁时,她就读于静海女子师范学校,语文成绩优异。其中有名列前茅的著名翻译家、作家赵洛瑞;薛其英,第一位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的女作家、翻译家;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玉也毕业于此。

解放后,静海女中撤并。 1951年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更名为苏南幼儿师范学校。次年7月18日,学校师范部并入苏南新苏师范学校,初中由私立振华女子初中接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期间,静海女中全部校舍归江苏师范大学使用,校门移至静海女中礼堂西路口。从此,天赐村最东段划入校园,现仍属东吴大学老校区。静海女子师范学校虽已不复存在,但其红楼、绿楼、教学楼、礼堂、八角亭等不仅仍保存完好,而且继续使用。它们与南方的苏州大学老建筑完美地相得益彰,相得益彰,形成了苏州最壮观的近代西洋建筑群。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校舍是一座由红砖砌成的美丽的西式红色建筑,因此被称为标志性建筑“红楼”。整个“红楼”建筑虽然只有两层高,但横向体量很大。中西合璧的门廊,底层大堂,所有门窗均为拱形,外观古朴,主体结构基本保存完好。正门门楣上刻有“THE·LAURA·HAYGOOD·MEMORIAL·1903”字样,翻译过来就是“纪念劳拉·海古德1903”。

模糊之处恰恰就在于此。很容易让人误会,这是一座1903年竣工的建筑。事实上,这是一座由——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建筑,该建筑事务所是我国现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中资建筑事务所之一。中国建筑师赵申191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3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回国后,1931年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次年,陈志毕业于1928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后,他前往纽约艾利康开始了他的建筑设计生涯。 1929年,应梁思成邀请,回国任教于东北大学。在此期间,他在“梁、陈、童、蔡建筑师事务所做工程工作。由于东北局势混乱,他们来到上海加入事务所,名为赵申陈志建筑师事务所。次年,童欢就读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师从杨廷宝、陈志、梁思成等,曾在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奖牌。 1928年冬天,经过三年的6年学分,他提前毕业并获得了建筑学硕士学位,随后于1930年在费城和纽约的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实习并工作了一年。他曾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考察西欧古代文明的建筑遗迹以及充满活力的新建筑,回国后受聘于该部。并历任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9月18事变后,全家移居北平,并应陈志之邀前往上海。至此,同为清华大学的“宾大三杰”齐聚上海,于1933年组建了“华盖建筑事务所”。这是近代中国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的中国建筑设计事务所。直至1952年的20多年来,该公司承接了200多个工程项目。它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一个剪影。以其对中国建筑创作的巨大贡献,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闪亮的里程碑。

2004年,静海女教师旧址被苏州市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年后的2008年,长期潜心研究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历史的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教授赖德林在网上看到,1936年的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被纳入收藏。苏州城建档案馆.当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苏州静海女子师范学校的建筑图纸时,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苏州市城建档案馆索取原始图纸。当他戴上白手套,恭敬地面对博物馆工作人员摆在自己面前的图画,一张一张仔细地翻阅时,他不禁心潮澎湃。此时此刻,赖教授翻阅的不仅仅是苏州静海女子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图纸,更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