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上万名清华生,为何干不过印度人? 印裔为何能掌舵世界500强(清华印度留学生)

新闻资讯2024-06-09 21:09小乐

硅谷上万名清华生,为何干不过印度人? 印裔为何能掌舵世界500强(清华印度留学生)

你知道印度最好的出口产品是什么吗?不是咖喱,而是首席执行官。看看谷歌、微软、美光科技、软银和联合利华的首席执行官。他们几乎都是印度人。很多中国人看到这份CEO名单时都感到失落和沮丧。为什么不是呢?那么中国人呢?中国人怎么了?

事实上,我们有很多清华大学、北大的人才毕业后在美国硅谷工作。但很多人只能是科技公司的普通工程师。这里有一个2020年的数据,着实让人唏嘘:首先,大陆人在美国企业的273个高管职位中排名靠后,而且职位类别还相当有限。第二,在美、英、德、法四大股指上市的443家公司中,有多少家有中国CEO?连一个都没有!

有人会说,中国人没有杨致远,也没有英伟达的黄仁勋,但别忘了,他们都不是出生在中国大陆的。黄仁勋甚至在美国完成了基础教育。那么这些印度经理人有什么能力呢?为什么我们在西方世界能相处得这么好?我们中国人自以为伟大,一直看不起印度。现在看来,这有点盲目和傲慢。如果我们仍然认为印度人只是擅长英语,那么我们将来可能不得不接受更多这样的刺激。

有人为印度人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但仔细想想,这不正是中国人一直在做的事情吗?

有人说印度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印度人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吗?从小学到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人能飞。说起理工科,中国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印度有印度理工学院,我们有清华北大,但为什么世界500强中没有中国人呢?当然,英语水平是一个优势,但这能算是主要原因吗?香港人从小也说英语。他们有优势吗?显然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此,最关键的因素可能是这些因素: 1、思维方式的差异。尽管许多中国高管的英语并不差,但他们可能仍缺乏西式辩论和日常交流的熟练程度。西方逻辑和中国逻辑的差异确实很大。印度人的开放性和外向性,以及在大家庭中发展起来的社交技巧,使他们更容易融入西方社会并脱颖而出。中国人相信“树美在林,风必摧之”。很多有潜力的中国人,可能因为太担心“射第一只鸟”而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是印度人的冒险精神和创业精神。美国的调查显示,印度人在所有移民群体中平均收入最高。这得益于他们从小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适应能力。

印度这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连生存都举步维艰,更不用说脱颖而出了。许多印度人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如何挑战自己的极限。创业几乎成了他们的生存技能。他们宁愿不买房、不买车,也要花钱读MBA等学习,甚至辞职创业。成功的印度人往往有良好的家庭条件。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领导风格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强烈的职业意识。

相比之下,许多中国留学生一旦富裕了就满足于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们有车、有车、有工作、有绿卡,一切似乎都齐全了。他们大多来自国内顶尖大学,如985或211,更倾向于安于现状,不愿冒险。缺乏足够的志向和开放的思维是他们难以突破职业天花板的原因之一。只有极少数如饥似渴的美籍华人,才能展现出印度CEO的突破边界精神,最终在欧美企业高层打破规则,实现梦想。

除了这些明显的优势之外,印度人的职场秘密还有一些隐藏因素,可能不那么容易被我们中国人注意到。印度喜欢粘在一起,你听说过这句话吗?一名印度人加入了公司,很快公司里就有了很多印度人。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为了避嫌而远离。印度高管喜欢在公司快速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当有好的机会和重要的资源时,印度人会首先想到自己的人民。

我记得马斯克收购某软件时,新官上任时有三个优先事项。第一要务是优化人员,不仅仅是普通员工,他还一举解雇了CEO和高管。他们两人都是印度裔。为此,马斯克损失了3.7亿元。为什么马斯克愿意付出如此高的代价?只是印度人喜欢结成小团体,影响工作效率。虽然这是一个负面因素,但它也揭示了印度人在海外的团结程度。因为他们都来自同一个种族,属于同一个高种姓,所以自然有默契,互相帮助!另一方面,我们在海外的高学历人才,为什么没有形成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呢?

说到教育,虽然印度整体经济不如中国,教育资源也不丰富,但可以说他们在培养管理人才方面做得很好。尤其是印度理工学院,简直就是技术精英的摇篮。每年都有数千名优秀学生争取进入,但能进入的不到2%。自上世纪以来,印度向欧美特别是硅谷输送了许多技术人才。我们来看看印度的商学院,比如印度管理学院。他们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与国际接轨,培养了大批企业管理人才。尽管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我们的管理教育却是后来者,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引进现代管理科学。

因此,我们中国人要想征服世界,就必须不带有色眼镜向邻国学习。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证明了我们的潜力。只要我们博采众长,中国人也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