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走了,这个遗愿牵动亿万人心(一代宗师下一句是什么)

新闻资讯2024-06-10 05:25小乐

一代宗师走了,这个遗愿牵动亿万人心(一代宗师下一句是什么)

“星星不怕黑暗,云彩不怕阴天。”

作者:刘爱成刘畅

编辑:付玉梅

台湾佛光山6日凌晨发布消息称,开山祖师星云大师于5日下午在高雄佛光山传灯楼开山老圆寂。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积极推动两岸佛教交流。 2012年7月,《环球人物》记者在台湾佛光山专访星云大师。星云大师面色很好,目光慈祥。记者曾获悉,星云大师因糖尿病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但当我们握手时,他仍然用那么亲密、真诚的目光看着我们。

·星云大师在佛光山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 “主人,你的眼睛真的看不见吗?为什么我和你说话的时候,总是看到你直视着我们?” “我能看到你们的心。” “晚上,我爱天上的星星。白天,我爱天上飘浮的白云;无论黑夜,天上总有星星;无论白天,总有星星。”天上的云朵飘浮,星星不怕黑暗,云彩也不怕云朵,小星星象征着自由……”1951年,星云大师创作了这首诗,名为《:010》。 30000 台湾新竹青草湖畔。他的一生正如诗中所写。无论天黑还是阴天,他都在自由地拓展着生命的可能性。

一个承诺,一生一世遵守

1927年,星云大师出生在江苏扬州江都小镇。他的原名是李国深。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出生时,脸一半是红的,一半是白的。他的母亲几乎不敢抚养他。过了一段时间,他渐渐恢复了正常婴儿的样子。他的家庭很穷,母亲有病,父亲是一个朴素的农民,介于农民和商人之间。他的父母生了四个孩子。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星云大师三四岁的时候,就和奶奶一起念《星云》,并和姐姐比赛吃素。他从未上过正规学校,但他记住了家乡寺庙墙上贴的数字《般若心经》。 “我生活中没有其他的强项,好在我对写作有一种莫名的兴趣和亲和力。小时候,长辈们忙于生活,没有时间教我。很多概念都是我自己理解和习得的。”通过写作我自己。”当时物质匮乏,生活十分不便。写日记的时候,他会记下白天的所想、所记录。 “睡觉前,我会在脑子里回顾一下白天学到的东西,这样,我也会养成思考和反省的习惯。”星云大师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不仅给了他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是,给了他影响一生的性格。他说:“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喜欢受苦的孩子。”母亲虽然不识字,却懂得因果和忠义的道理。他还记得和妈妈的对话:“妈妈,你的衣服破了。”妈妈回答:“不是破了,是布料不够。”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母亲的心态始终是乐观的。 1994年4月,星云大师第三次前往大陆探亲。他来到母亲在南京的住处,依偎在母亲的床边,聆听母亲的教诲。

·1994年,星云大师来南京探望母亲。 “我告诉妈妈,我在台湾有成千上万的听众,但当我来到南京时,我就是你的听众。妈妈眼中闪过一丝微笑,她说:‘传经的人不一定会开悟,但听经的人却相反,每个人都能得到启迪。“饥饿,从出生起就一直伴随着星云大师,但正是饥饿让他懂得了责任和关怀。”童年时他对两件事记忆深刻:一是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他早上捡狗屎,下午捡牛粪,然后做肥料卖钱;他喜欢小动物,经常蹲下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架桥过河,一只鸽子迷路,让他夜不能寐。 1937年,星云大师的父亲外出谋生。两年来,他一直没有任何消息,焦急的母亲带着他来到南京打探父亲的下落。途中,他结识了南京栖霞寺的智客大师。知客大师随口问道:“你愿意出家吗?”他直觉地回答“是”。 “不到半个小时,栖霞寺方丈智开法师就派人来找我了。‘听说你要出家,可否拜我为师?’我答应了,我会遵守一生。”

学生列入黑名单

1939年春,12岁的星云大师在南京栖霞寺受戒。出家后,师父给他取名“金觉”,即今天开悟的意思。后来,他无意中看到了《三世因果经》中的《星云图》。上面的解释是:“宇宙形成之前,无数云状星辰组合在一起,庞大而古老,无边无际。”他非常欣赏这种广度。境界浩瀚无边,也许诺在黑暗中给人光明,于是他将自己的法号改为“星云”。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军开始轰炸南京日寇。轰炸时的剧烈震动,将睡在上铺的星云大师撞倒在地。 “我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跪在佛堂里,祈求佛陀和观世音菩萨赐予智慧和智慧。这样的祈愿增加了我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出家70多年后,我我还是甲子人,多年来,祈福一直是我的日常习惯。“当时栖霞寺以粥代饭,常常一个月吃不下一块豆腐、吃不上一盘素菜。星云大师还很饿,“但一想到当时的艰辛,师父的难处,还有我心中的感激之情,让我忘记了饥饿的痛苦,就这样,我养成了能够忍受饥饿的习惯。” ”。经历了艰难的“成长期”后,星云大师进入了“读书期”。最初就读于栖霞寺佛学院。班上大约有50名学生,他是最小的一个。 “那时候,我爱看小说,成了黑名单上的学生。老师认为,一个不读经典、只沉迷于小说的学生是没有未来的人。东西方的小说、文学作品、历史传记,我津津有味地读着。”在栖霞寺度过了七年后,星云法师到常州天宁寺苦役,不久又转入镇江焦山佛学院。后来局势动荡,内战开始,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于是,在征得导师同意后,我索性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着70多个小伙子,以加入僧人救援队的名义,漂洋过海来到了台湾。”

星云大师与警察玩捉迷藏,用八个字形容1949年初抵达台湾时的处境:“人地陌生”、“无路可走”。 “当时台湾当局严格控制不明人员的行动,我也被警方逮捕,关在桃园的仓库里。”巧合的是,正是他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帮助他活了下来。克服困难。先后前往桃园县中坜市圆光寺、新竹市青草湖灵隐寺。他靠着为大和尚守护山林,生活安定。闲暇之余,我躺在山上的草地上,写了一本书《王云五大辞典》。随后,星云大师前往宜兰,躺在一台旧缝纫机上,写下了《无声息的歌唱》 《玉琳国师》。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佛法,我把微薄的稿费都花在了买佛书上,送给来寺庙的年轻人。我常常忍着饥饿,步行一两个小时,到处讲经、布道。”节省下来的车费用来购买教学所需的设备。”1953年春天,星云大师开始了一个关键时期。他在宜兰佛教协会成立青年团,开办文学社、歌唱社、补习班、读书社等,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学习佛法。

·1953年,星云大师在台湾宜兰。这段“弘法时期”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台北师范学院(现台湾师范大学)邀请星云大师来讲学。 “海报已经贴好了,我从宜兰到了台北,却被告知学校已经下令取消。”此后多年,台湾当局不允许佛教徒到学校讲学。 “最困难的就是和警察捉迷藏。”有一次,星云大师在桃园县龙潭乡的一个村庄传法。观众中有数千名听众。突然,警察的声音传来:“下来,下来!”警察让他“立即解散,停止讲课”。“我说不行,我请大家听讲课。”如果你想让我停止讲课,你就自己声明,叫大家散去。警察当然不敢。他们只是低下头,不再说话。我趁这个机会上台继续讲话。”他说,另外一个麻烦的事情就是各种应酬。“每次有会议,如果我不参加,人们就会说我不配合。他们。另外,经常有人请客,一个人请客,很多人都会回请。我经常连续十个半月不回寺庙吃饭。尤其是那个时候,外来的客人很多,如果他们不期而至,就会说‘你帮不上忙’。”星云大师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他开始考虑在高雄“定居”。

他一贯的愿望是在高雄,星云大师选择了佛光山。 “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穷苦不堪、一文不值的地方,没有人想要,也没有人愿意和我竞争,我终于可以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1967年5月16日,佛光山建成。此时星云大师年仅40岁。

·星云大师(中)正在佛光山勘测地形。 “我知道自己应该进入为佛教创造历史的阶段,所以我为佛光山确立了四大宗旨: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教、以慈善造福社会、以集体修行净化人心。”制定了佛光人的工作信条是“给人信心、给人欢乐、给人希望、给人便利”,我慢慢地践行着自己年轻时心中酝酿的理想,人文就是这样。创立‘人性、现代、生命’佛教”40岁至50岁,是佛光山的创立时期。星云大师在衣食无着的时候组织了大学佛教夏令营;他不顾开山建寺的艰辛,创办了普门中学、西来中学。大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以教育培养人才”。 1977年,佛光山成立《大藏经编纂委员会》,重印《释迦牟尼佛传》。并邀请内地几位学者将《藏经》翻译成白话文,出版《佛光大藏经》。星云大师在督师岗位上忙碌了十八年。 1986年,佛光山稍具规模时,他宣布退位。 “那年我59岁了,当我实力渐强的时候,外界一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在佛教中,自从我懂事以来,我就决定不再担任住持、僧侣了。”我觉得我应该以传播佛法为主,所以他对文化教育乐此不疲。”当佛光山日益兴盛,走上“国际化”之路时,星云大师想到了“回归”。 “现在世界上的佛教需要本土化,弘扬本土化的佛教成为我人生的又一个关键时刻,也是我晚年最大的心愿。”中国佛教的“本土”无疑是在大陆。 “我一贯的愿望是两岸和平。我还是觉得两岸关系的发展速度太慢了,我觉得时间等不了我们。时间很快!我要为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星云大师告诉《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记者。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星云大师感慨地说,真的就像夜晚的星星一样。光虽微弱,却始终照耀;也如天上的白云,虽然飘浮,但在无限的时空中,却如星辰一般。星星和白云,“星云”的结合可以超越时空,永远存在。记者问星云大师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星云大师用四句话回答——:“荣耀属于佛,一切荣耀不是我的,而是佛的;功绩属于大众,一切功绩不是我的,而是大家的;利益属于大众的。”到常住地,如果有人要布施什么利益,不是给我的,而是给常住机构寺庙的;功德是属于信徒的,我很平凡,也很幸福。”星云大师留给世人的智慧,将如“星云”一样永垂不朽……

导演: 卢红

制片人:张建奎

主编:徐晨静

编辑、审稿:苏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