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减”章之后:一所地方农业高校,在流量时代逆袭

新闻资讯2024-06-10 12:18小乐

招生“减”章之后:一所地方农业高校,在流量时代逆袭

2022年6月25日,“丁同学”发布18秒视频获得182万点赞,被指一手点燃母校。 (视频截图/图片)

如果将来有一天农业真正复兴,有人想要追溯农业的历史,首先必须注意到西南边陲的云南农业大学校园里有一片种植热带花卉的试验田。

2022年6月25日,皮肤黝黑、眉毛高扬的男孩“丁同学”在这片田地里拍摄了一段与种田有关的视频。那一年,云南农业大学新生平均高考成绩提高了9分。

中国高考报考指南中有3072所大学,短视频重度用户只认三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2022 年6 月25 日,第一个讲类似笑话的人可能是想逗大家笑。他真正想说的是,在网络世界里,顶尖大学的招生宣传可能乏善可陈,只有云南农业大学才是真正的王者。

这位出生于1938年的国王对农业有着与生俱来的奉献精神。其信条是“诚耕笃学”,校徽的核心是云纹勾勒的植物胚芽。二十年前,一些学生乘坐公交车时会在胸前口袋里佩戴徽章,并随意附上一支笔。 ——正好可以遮住校名中的“农业”二字,让人们误以为这些年轻人来自省里最好的大学。

二十年后,没有一所学校比云南农业大学更因种田而走红。这段18秒的视频有182万人点赞,观看人数远远超过了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

一年过去了,这所农学院的老师们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发生的事情,管理人员也一度担心负面舆论。 2023年6月末的一天,在云南农业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赵玉清还在困惑这些被网友称为招生“负”章的视频到底是好是坏?坏的。

他当然很高兴农业被更多的人看到,但能驾驶学校所有农机的副主任却认真地说:“农业不仅仅是挖地。”

“丁主任”他们希望创造一个属于农业学生的宇宙。

赵玉清发现,一些家长开始更加关心孩子能否区分草和麦。 2022年招生季,不少家长给招生办打电话,想送孩子去农业大学。

一年前的夏天,一年级的“丁”在劳动课上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看着手机摄像头,号召大家报考农业大学。语气严肃地解释道:“我们确实不需要每天在这里挖地。”“丁同学”转头对着身后田里“挖地”的耕耘者喊道:“那边的机器应该开小一点。” !”

“缩减”招生章节的热情在开学后仍将持续。老师们去新生宿舍检查,学生们说是“丁同学”让他们知道了农业大学。

这片值得载入史册的土地就位于云南农业大学普洱校区。人们习惯称这个校区为热带作物学院(以下简称“热带作物学院”)。

热左书院原为南亚阔叶林所占据。后来,树木退到了山上,植物遮蔽了山坡。其前身是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2014年并入云南农业大学,由专科升格为本科。学校附近的地名都与动物密切相关。东边是义祥镇中心,南边是一个叫老雄庆的村子。

该学生表示,这个不能被历史遗忘的领域与老熊庆接近,也有人认为是相反的方向。 “具体情况还得向丁先生询问。”

丁同学的真名是丁喜功。在这条点亮182万颗心的视频之前,这个相貌平凡的男孩已经拍摄了很长一段时间与跑步相关的素材。

耕种的农田和农科生读书班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无数的学生在那片田里种植了玉米和鲜花。庄稼的成熟就像学生一样来来去去,却没有人意识到其中蕴藏着爆炸性的能量。没有多少人喜欢看到一个大汗淋漓的男孩跑步的自拍照。

“最重要的是,当灵感来临时,你就会拿起手机,一次又一次地拍摄。”此后,无论是走路、休息还是说话,有新的想法就必须拍出来。丁熙公一次又一次地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没有得到那么多喜欢。

但入场费“减免”后,丁喜功在短视频界立于不败之地。被网友尊称为“招生办丁主任”。 “丁导演”花费大量时间为学校、文旅、警务、扶贫村拍摄公益视频。他对视频的要求是“正能量”。同时,他还管理学校的快递和共享汽车业务,招收经济困难想要勤工助学的学生。 2023年5月,成立“农大鼎学生工作室”。

到2023年毕业季,关心前辈的丁主任将把农业大学毕业生“转”到企业。一位网友称赞“丁同学,人才”,另一位网友立即纠正:“丁同学,他叫丁主任。”

但丁的好友兼摄像师高显龙坦言,这段18秒的视频就像《西游记》一样经典,“无法超越”。他可以分析这18秒内的每一个逆转和冲突。 “(他说农业大学不种地)然后转身去叫耕者,然后回头说‘不是我们学校的’”、“总统一定像朱元璋”。日前,一段丁锡功观看毕业晚会的视频也达到了小高峰。高显龙继续分析:“看来他有些失恋了。”

高显龙本人有一个短视频账号,名为“农大学生高”。注册时间比丁锡公长,但他的粉丝只有他的1/10。

事实上,丁锡恭在去农业大学之前,曾参观过高显龙开办的彩云帕明。视频中,男孩和女孩正在绿色的咖啡园里用锄头挖掘和除草。一名男孩对着镜头挥手:“支持年轻人拓展疆土!”背景音乐是一首来自云南弥渡的民歌,指的是《采花而死的蜜蜂》比喻爱情故事中的主角梁山伯。来自云南楚雄一个村庄的丁喜功感受到了召唤。

他们希望创造一个属于农业学生的宇宙。

2023年6月25日,云南农业大学普洱校区,因短视频成名的“丁同学”丁喜功和他的好友、摄影师高显龙。 (南方周末记者苏有朋/摄)

可惜舆论风险,流量似乎并不喜欢“综合”、“立体”的农学。

农民生宇宙的创世大爆发还没有到来,但学校的老师们已经感受到了这股前所未有的新力量。

十年前,热带作物与食品工程系学生党支部书记陈红梅来到这里时,她最关心的就是招生问题。现在,这位曾经在甘肃农业大学学习植物保护的老师需要应对最近系里短视频的流行趋势。她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视频的内容。 “通常学生只有在发布后才会看到它。”

高先龙认为,丁喜功走红后,制作短视频的人就多了四五个人。但陈红梅担心,越来越多的学生“迷失自我”。

学校管理层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处理,但他们觉得应该对学生更加宽容。一位教职员工回忆,省教育厅有人打电话询问:“你们农业大学今年招生吗?”老师们对一些负面评论感到担忧,“认为农大只会种田”。

丁熙恭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2022年,有媒体报道,丁锡功表示,学校要求他删除视频,因为担心造成负面影响。招生“减量”篇章结束的第二天,他在创业基地的小办公室里,自己拍摄了一段“正能量视频”。他提前准备好了稿子,重复了很多遍,“我的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实力雄厚,学习氛围良好,科研成果众多。”网友纷纷认为“学校来参观了”。这段视频点赞最多的评论是:“你录完了吗?录完我给你毕业证书。”

丁喜功表示,自己主动将视频隐藏了一段时间,担心网友认为学校开除了他。 “那样就更难解释了,所以我又发布了。”陈红梅回忆,压力从来没有转移到丁喜功身上。相反,她担心丁锡公受伤,让辅导员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这种不安一直持续到了新华社的报道出现,也就是2022年7月1日。几天后,中央广播电视网发表评论,称招生中的“缩减”章节“在领域使用‘反向宣传’”弘扬求真务实的形象,‘减少’‘繁文缛节’,留下简单朴素。”原意”。

这让学校管理层和老师们松了一口气。 “好在官媒已经定下了基调,我们就放心了。”

另一种担心是陈红梅作为老师更关心的事情。同样出生在农村的陈红梅自然对短视频是否是一份真正的工作抱有怀疑。她对学生有着简单而真诚的期望:努力学习,完成副学士学位到学士学位,将来再读研究生。 “毕竟,学历是敲门砖。”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体制和农业企业获得稳定的生活。

这种担忧正变得越来越紧迫。半年前,她去找丁熙公说话,想问问他以后的打算。 “他说他会继续学习,先完成副学士学位到本科学位,然后再争取研究生。”但陈红梅明显注意到丁喜功太忙了,“之前是让他写毕业典礼的材料,后来他说忙着拍视频,写不下来。我们告诉他,他必须兼顾双方并照顾双方。”

2023年,新的招生“减少”篇章出现。视频中,一名身穿红色短裤、黑色短袖的男孩在《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的背景音乐中双手跳舞。他自称“农民小阿月”。

有人担心,这会成为一种评丑潮流。

很多人都注意到,招生中的“减免”章节正在滑向粗俗。还有体校男生脱掉上衣站在地上晒黑,喊着“姐姐加油”。还有一些小伙子嘴里叼着玫瑰花,穿着东北花短袖,脖子上挂着一串金链子。他们随着DJ的音乐翩翩起舞,在校门口摇头晃脑。

农业大学的招生视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再次被讨论。

赵玉清希望视频内容能够呈现多种农业科普。 “不能说农科专业就是用挖掘机挖地,其实很多实验基地都已经是现代农业了。你看,现在的鲜切花几乎都是无土栽培的;蔬菜也不行。”和传统水稻种植一样,需要三步种植,对吗?”

遗憾的是,交通似乎并不喜欢“综合性”、“立体化”的农业。 6月中旬,丁喜功、高先龙与热工学院副院长李学军合作,拍摄了三篇与咖啡相关的科普文章。最高的也只有16000个赞。

有老师建议,学校层面的招生直播也可以更加“活跃”。农业大学宣传部的一位老师认为,“岗位管理也是有要求的,有时候(像丁喜功)作为个人来做可能更合适。”但丁喜功会参加大型招生直播活动。

聚焦招生,大家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

各学校招生办都希望每年的生源质量都比上一年好,但“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这句话在农业院校表现得更加明显。农业研究历来被视为“坑中坑”。从Maxx 2021年本科生就业报告来看,农业生就业满意度排名垫底。

丁喜功的视频让紧张的招生工作得到了短暂的喘息,但赵雨晴则希望能够出现更系统的运行机制。 2023年招生季,他鼓励各学院老师到云南各地州举办讲座,“多做宣传,让一些科学家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向高中生科普。”

因为农业专业的招生过程也是一场与多年来对农业的误解的无休止的斗争。

2023年6月25日,云南农业大学普洱校区一块空地与小学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南方周末记者苏有朋/摄)

他发现了农业的危机。如果有选择的话,学生们会放弃农业。

农业危机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就已存在。

1980年,云南丽江永胜县学生郭华春即将考入西南农学院。邻居们听说这个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学的是农业,都惊呆了,说:“啥,你想学挖土,要不你来跟我学吧!”

那时上大学只是为了“走出农场”。 1984年,分配到云南农业大学的郭华春到学校报到。他先坐9路公交车到黑龙潭,然后花5毛钱坐上了一辆栗色的马车。马一边走一边拉屎。进入一片广阔的稻田后,正好赶上前进,出现在他面前的是A市场,一条街道,一个青年部。 “我问老乡云南农业大学在哪里,老乡回答说你们已经在农大中心了!”

当年,共有6名毕业生来到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系。他们分别来自西南农学院、南京农学院、华南农学院。

那一年,西南农学院直学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进展。在云南农业大学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同样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的时任云南省副省长、云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正友正在试验自己的云南型杂交水稻。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他将成为云南农业大学首任院士。

无论如何,学校并不位于市区。昆明人甚至可能认为,老师们保留了农村的生活习惯,在屋前屋后种下了栽培的苗木。

不久后,五名应届毕业生向学校提出想调到市区单位。原因很简单:“我在这里找不到合作伙伴。”

郭华春留了下来。他从2001年起担任农学院院长16年,后又担任学院秘书4年。同事们嘲笑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农业院长。

他身上的蓝色衬衫已经起球了,背着一个帆布包,上面有土豆图案。这是他的主要农作物,他成为了“马铃薯教授”。厚厚的镜片下,总是带着调皮的表情,他说这是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结果。

郭华春将挖地的事继续进行。他提出“把农业大学农场建设成重点实验室”。在西南农学院期间,他总共在田间度过了160个小时。 2001年以后,农学院每个班的学生都分配了一小块校园土地。郭华春让他们自己去找种子播种,“收获后可以自己卖。”

令人惊讶的是,在招生方面,郭华春从未感受到任何压力。 20世纪90年代末,他被关在酒店里仍然可以挑选学生。郭华春特别喜欢农村学生,“身体瘦弱的不建议报考”。那些身高不到玉米秆的学生都会被他拒绝,“因为学农业是一份辛苦的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机制决定的。当时,云南仅有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八所本科院校。 “想要读本科的学生在其他学校读不到,只能来农业大学,而农业是农业大学的优势专业。”

他感到职业危机出现的时刻是2000年大学合并和独立择业的浪潮。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相继合并了地方农业院校。 “比如,如果学生是按照上海交通大学的成绩录取的,那为什么还要去农学院呢?首选的人肯定会少。如果少了,专业思维就不稳定,而且一旦他们换专业,他们就会转走。”

他发现,如果有选择,学生们会放弃务农。

郭华春曾无数次号召学生“热爱农业、向农业学习”。他以刚到农业大学的老师任运祥为例。 “任老师出身富裕家庭,但1938年,他选择成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第一届学生”。

然而,任云翔教授的班级只有8名学生,而郭华春面对的是不断扩大的群体。如今,农学院现有本科生近2000人。即使是农村考生来农业部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分数。郭华春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口号,“那就‘学农民,爱农民’”。

此前的院校优势逐渐丧失,云南本科院校数量现已从8所增加到32所。

赵雨晴对危机比较敏感。 “现在只要申请农业大学,就可以转其他专业。”在新高考自愿报考模式下,他认为有些学校、有些专业会无人报考。 “此外,2022年的出生人数将少于大学招生人数,预计十几年就会不足,一些学校会逐渐淘汰一些。”

“十几年”的估计有些乐观。世界对农业、土壤和劳动力的想象最终将体现在招生中。 2019年至2022年,江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招生相继中断。 2022年,江西农业大学空缺数量达到331个,而山西农业大学空缺数量峰值达到500多个,并首次启动第二轮、第三轮志愿者招募。

2023年6月23日,郭华春和他的博士生在云南寻甸的马铃薯地里。 (南方周末记者苏有朋/摄)

马铃薯教授更关心的是培养学生,而不是培育马铃薯品种。 “我有时会想,我的训练是不是失败了?”

2000年的一天,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一位同学兴奋地跑过来说:“郭老师,快来看吧,NHK正在直播你家乡云南的人们吃土豆。”当时郭华春已近中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那里。

这是一部纪录片。在后面的场景中,有三维颧骨和深色皮肤的人坐在火坑周围,而女士则用彩色毛巾包裹着头部。他们把整个土豆扔进铁锅里蒸,有的则去皮切成块,与肉拌在一起煮成汤。画外音说,这里的人一日三餐都吃土豆,这很像云南人一句很讽刺的介绍,“我们早上吃土豆,中午吃土豆,晚上吃土豆”。

但这部纪录片是在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一个名叫马鲁卡帕塔的村庄拍摄的。

农作物让国家落入世界之网。不同的文明,即使相距18000公里,也可以分享相同的天赋。中国明朝时期,土豆传入云南。和它的故乡安第斯山脉一样,这里山川河流纵横交错,海拔高差悬殊。郭华春曾经看到,云南的马铃薯种植户在收割田地时,耕耘机必须呈“之”字形移动,避免下山。

当今时代,农作物的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密切。 1994年,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军和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中心高级农艺师何廷飞利用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亲本材料,选育出马铃薯单一品种。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研究人员一致认为,该品种的诞生与各方友好、卓有成效的合作密不可分,因此将其命名为“合作88”。

马铃薯塑造了云南人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云南人民认为红皮黄心的土豆味道最甜。

合作88让云南山薯更具竞争力。 “其他土豆卖35分钱一斤,Heop88却能卖到70分钱。以前,人们种土豆是为了换大米。种植Heop88后,他们不再换大米了,而是把钱换成信用社的存款。” ”。云南寻甸县六哨乡农业科科长杜春勇说。

人们可能很少注意到,中国的农业院校一直肩负着改变农村命运的重任。这让农业生的肩上担负着一定的利他主义。

在农业技术未能创新的时代,土豆是贫困的象征。 “它只生长在贫困地区,海拔高,交通不便,体积重,商品量少,最终只能用来喂猪。”郭华春第一次经历极端贫困是在寻甸县金源乡。 20世纪90年代初,海拔3300米的一个村庄,土豆发病,全部变成深棕灰色的袋子,造成严重歉收。在这个海拔高度,土豆是他们冬季的主要口粮。

村民们住在茅草屋里。郭华春到一户人家时,该女子一直咳嗽。他问为什么不去看医生,女子回答:“我看到了,医药费花了80美分。”那时候80毛钱只能买几根冰棍。

离开前,当地人请他们吃了一锅鸡肉。下山后,郭华春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被送往医院。他开玩笑说:“这是报应,地方这么难,我还吃了他们的鸡。”

经过一段时间的介绍,郭华春帮助当地解决了马铃薯病害问题。这就是成就感的来源。

很多人对农业的印象,就像对土豆的印象一样,停留在技术创新之前。如今,公立学校的生物老师放弃教学而从事农业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生杜春勇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从县一中停薪留职,转而推动合作88。

当时,一家美国公司想考察云南马铃薯的加工质量。这家公司每天给杜春勇70元钱,并为他配备了一辆时尚的雅马哈摩托车。他还让杜春勇在家里设置了煎锅和实验设备,每月支付300元的租金。

就这样,杜春勇骑上了寻甸县唯一的雅马哈——。另一个属于一家烟草公司。县一中副校长想看齐齐一眼,问他气够了吗?

“一路骑到北京就够了。”公司每月支付600元摩托车燃油费和修理费,这几乎相当于杜春勇在中学教书一个月的工资。

他需要跑遍五个村庄,采集不同品种的土豆,测量糖度和淀粉含量,将其煎成薯片比较颜色,最后比较储存条件。

1998年,杜春勇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十年后,因种种机缘,他调任六哨乡农业科科长。 2022年,六哨乡马铃薯产值将达到3.73亿元。

现在,六哨乡95%的马铃薯品种都是郭华春引进的“青薯9号”。每次,杜春勇都会为郭华春的到来准备不同土豆品种的菜肴,还有一小杯土豆酿的酒。

郭华春现年60岁。他走进了盛开着白色或淡紫色花朵的马铃薯田。他的手脚很快,能比他的博士生更快地从土里举起一堆土豆。青薯9号每年为云南山区马铃薯种植户带来产值约40亿元。

土豆教授在农村就像流行歌星一样受欢迎。云南寻甸、双江、鲁甸、大姚等地的多家合作社、公司办公室里都挂着他的照片。他认为,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土豆丰收的季节,和农民一起“大口吃土豆,大口喝酒”。

他现在担心的是,他的学生会“向农民学习”,但仍然不会“爱农民”。比起培育马铃薯品种,培养学生的烦恼太多。从马铃薯地回来的路上,他说,最近他开始考虑未来是否要少招一些博士。他观察到,对于一些目前的博士生来说。同学们,“你们的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送你们上大学,毕业后要付房子首付,要买房、要买车、要还贷款,生活很充实。”有压力。”

他接着说:“最后我们其实帮他找到了工作,解决了家里的一个问题。他真的是农民吗?他愿意全身心投入农业,为中国农业做出一些贡献吗?他是无奈吗?” ?有时我不知道我的训练是否失败了。”

2023年6月23日,郭华春在云南寻甸的马铃薯地里。他挖土豆比他的博士生还快。 (南方周末记者苏有朋/摄)

年轻的农科生命运不希望其他农民再次遭受这样的痛苦。

郭华春这样的人都是丁熙恭的偶像。在招生“减少”后的一年里,丁锡功通过某种重复的、不完全主动的学习,对农业的认识突飞猛进。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哪里有农大的人,哪里就有农业好”。

云南农业大学有着用农业改变民族命运的宏伟愿景。 2000年,云南农业大学设立特色民族班,招收全省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瑶族、景颇族、藏族等15个民族的考生。民族:纳西族(摩梭人)。在配额分配方面,优先考虑布朗族等人口不足10万的7个民族。

王元忠是第一批46名学员之一。他是怒江州兰坪县石磴乡傈僳族人。和其他45名同学一样,他们在大一的时候连普通话都说不好。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大家都害羞、沉默。他们只有在进行体力活动时才会非常活跃。 “种地、拎行李、参加足球、篮球比赛,班里的同学都在冲锋。”

原本特殊民族班的学生可以被安排回原籍打工,但才第二年,保送时代就结束了。老师们关心这些学生的未来。一位体育老师看到了王远忠的才华,积极鼓励他去山东日照成为一名国家级篮球裁判。 “他觉得有了这个证书会让我更容易找到工作。”

郭华春对王元忠的最初印象就是会喝酒。直到2023年4月,在云南省农科院发布的新闻中,他突然看到了王远忠的名字——。爱思唯尔发布了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这位曾经用普通话讲得并不成功的学生,5年间发表了200篇论文,其中SCI论文152篇。

他告诉郭华春,为了学英语,“我从来不在凌晨四点之前睡觉”。

毕业那年,王元忠没有回到怒江。国家级裁判员的身份让他留在了云南英茂生物技术实验室,跟随洪德元院士团队从事植物研究。此后,他继续深造,成为第一位傈僳族生药博士。

他进入云南省农科院后,专注于云南特色药用植物的研究,在他的出生地怒江州兰坪县石登乡设立了第一个专家工作站。

但更多学农业的人还没有回到家乡,农业总是充满风险。丁锡功认为,必须正视这一点。

在各地做直播助农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中国农村的微观现实。 2023年端午节假期结束后的一天下午,丁锡功在学校创业基地谈到了他对农业的看法,“政策可能发到县里,但要落实到农村,除非你了解农村的人。”县。也许当你知道这个政策的时候,它已经过期了。”

他谈到要出去收获冬季土豆。 “新农民回乡创业不容易,在你没有拿出成果之前,农民凭什么听你的?”丁锡公说:“什么庄稼有利可图?很简单。如果不让他们种的话,”

农业失败的代价是难以承受的。 “农业就是因地制宜,一些村里没有长出来的新东西可能需要三五年才能扎根。但三五年后市场会是什么样子?科研可能会再次失败。”再说一次,但只要成功了,就会被记住,但是农业不容易,不是不想搞,而是不容易。

这是时隔半年,陈红梅第一次听到丁锡功说起这些事情。她对学生的转变感到惊讶。她很好奇,问他这六个月读了哪些书。

在郭华春的愿景中,今天的农学是“头等大事”。 “在地面上,你可以研究基因改造和分子生物学,在地面上,你可以干农活,品种给农民带来好处。”

丁喜功有更进一步的打算,智慧农业正在解放更多劳动力。 “在大学学农,你需要出去教别人种田,并不意味着你就回去种自己的地。你应该规划好播种时间和仓库管理。如果果园生病了,你应该知道该用什么药。”

丁锡恭已经在他的农业学生世界中实践了这种利他主义。农民会发消息寻求帮助,而且问题非常具体。刚出生的牛犊不喝奶怎么办;农作物根部腐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地里的玉米矮了,有点黄,需要涂什么药。丁锡公耐心地向老师请教,并一一解答。在他出生的村子里,牛群陆续死亡。 “从发病到死亡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唯一的村医当了很长时间的兽医,但他不知道该做什么。从此,村里“基本上听不到牛叫了”。

这位年轻的农科生不希望其他农民再受这样的苦。

(南方周末实习生李亚琪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苏有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