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高还是去国际学校?选择美高,收获的不仅仅是藤校的offer... 美高国际学校双语学校收费

新闻资讯2024-06-10 18:21小乐

读美高还是去国际学校?选择美高,收获的不仅仅是藤校的offer... 美高国际学校双语学校收费

与国内高中生相比,几乎所有有美国高中经历的学生似乎都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申请大学时表现得更加理性。很多本科出国的学子都以新鲜的热情度过大学第一年,积极探索身边的各种资源,努力与当地人交流和社交;而美国高中生这边的时候,他则显得更加理性和冷静。

美国高中VS国际班,各有优缺点

在美国高中普及之前,想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都会选择在国内读国际班。国际班与国际学校不同。后者主要接收外国人的孩子,价格昂贵。国际班一般由私立学校或公立中学与第三方教育机构联合举办,招生对象为中国本土学生。

国际班有点像北大和美国大学之间的中间道路。其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羽翼下,在相对安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国际教育的软着陆。目前流行的几门国际课程包括IB、A-level和AP。前两者是完整的课程体系。 IB课程由国际文凭组织(IBO)制定并完成,提供A-level考试认证的主要机构有CIE、EdExcel和AQA;而AP课程则指的是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大学理事会提供众多考试科目的辅导,目的是让优秀的学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

就出国留学而言,选择AP课程的学生基本上都有明确的目标,毕业后往往会去美国留学;而A-Level和IB课程的申请选择将会更广泛。当然,随着美国的普及,在很多开设A Level课程的国际班中,最终选择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比例将占到70%甚至更高。为了让自己的申请更具竞争力,很多学生除了A-Level之外,还自己参加几门AP考试。

然而,与美国私立高中和国际学校相比,国际班提供的国际教育有时显得不够纯粹和正统。因为教育不等于课程,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从根本上来说,公立中学往往不具备这样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国际管理经验,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因此,学校往往与第三方教育机构合作,依赖第三方机构。但第三方机构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能力对此进行评估。

比如,国际班的师资质量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些学校聘请中国教师教授一些国际课程。从结果来看,中方教师的成绩并不一定比外方教师差;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中国教师几乎不可避免地运用应试思维,把这些课程作为应试课程来教授,从而违背了课程的设计理念。

一个更明显的例子就是IB,它被很多业内人士誉为最有价值的课程。其核心理念之一是学生能够反思知识的本质并独立完成项目研究;然而,它经常变成以考试为导向的课程。有的中学老师甚至效仿补习班的思路,在校外开设补习班。另一方面,虽然全外教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思维、语言、文化等方面沉浸在一个相对国际化的环境中;当然,外交模式也有令人担忧的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外教的流失率。偏高,这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

目前公立中学国际班的学费在每年3万元到15万元之间。收费范围宽泛,评估难以标准化。再加上目前的政策调整,国际班未来的命运也不明朗。对于家庭来说,选择国际班而不是普通高中或美国高中更多是基于综合考虑。虽然国际班的学费比普通高中高很多,但与美国寄宿高中的学费并不一样。当然,相应的,国际班所能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术和非学术)远远不如顶尖私立高中;国际班学生在学习、社交、自我管理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也与美国高中生有很大不同。

在美国高中,学生之间日常的问候常常是:你昨晚睡了几个小时?

谈起高中学习,11年级学生陈敏熙最难忘的就是刚到朴茨茅斯修道院时上的人文课。这门课程融合了宗教、历史、文学,一学年的阅读量约为25本书。老师布置的第一本书是但丁的《神曲》。陈敏茜说,当她第一次听说但丁时,她“还没有意识到。当我回去查字典时,我完全傻眼了”。

另外两名同学王殿宇和陈新轩都是南京人。他们在申请美国高中时更加“有准备”。王殿宇的机会来自她初中时参加的暑期学校。她发现自己很喜欢美国的小班教学,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她申请了波士顿的圣马可学校。两年后,因为最喜欢的数学老师辞职,当时读11年级的王殿宇转学到了一流的数学学校PEA,并加入了学校的数学队。带队老师是著名的美国数学奥林匹克代表队主教练冯祖铭。

谈起在这所学校的学习经历,两人的感受几乎一模一样。由于之前有在美国和加拿大其他高中的学习经历,王殿宇和陈新轩在英语方面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挑战,但在PEA的学习仍然不容易。现分别就读于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王殿宇和陈新轩一致表示,他们在PEA养成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适应常春藤盟校的学习强度。

在PEA,学生之间每天的问候常常是:你昨晚睡了几个小时?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几乎所有在私立高中就读过的中国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而这种相似的学习经历也让这个群体中的人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因此,美高党就成为了某种身份的象征。

除了学习上被“折磨”的普遍经历外,社会化和文化适应也是美国高中生早期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即使拥有出色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中国孩子也常常无法表达简单的社交问候,例如What's up、How is it go。

徐杰高二时从上海转学到奥尔巴尼男子高中。在上海外国语学校附中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的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中并没有遇到太多的语言障碍。但当同学们向他打招呼“What's up”时,他愣了几秒,思考着如何回应他们;等他意识到这是一句普通的问候时,其他人已经走开了。

“美国高中党”收获的不仅仅是常春藤名校,更是成为“人”

与国内高中生相比,几乎所有有美国高中经历的学生似乎都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申请大学时表现得更加理性。一方面,他们毕竟拥有更多的资源: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以及参观各大校园的便利;另一方面,两三年的海外教育和独立生活经历确实给了他们关键的成长和反思的空间。

陈欣是一名来自浙江宁波的美国高中生,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高中三年对她来说最难适应的不是学业上的挑战,也不是文化上的适应;这是如何管理自己和时间。

陈鑫表示,与中国高中相比,美国高中的资源更丰富,自由时间更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评价也更加多样化。在中国,学生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但在这里,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有时更受欢迎。大家看重的不是你的成绩有多好,而是你是否足够酷。陈鑫在高中时参加了5000米越野跑,每天训练到7点。比赛期间,她回到学校已经九点多了,然后她就开始做作业。 —— 正是这些日常的经历,让陈欣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还不够好。只是学习,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

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陈鑫进行反思:当生活突然出现很多选择时,你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分配时间,是否坚持。这一切都让陈鑫感到困惑。她必须经常停下来思考自己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教育注重个性发展,注重美国学校提供的多样化选择和平台。这些对于在抹杀差异化教育的应试制度下长大的中国学生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因素。有时可能会成为挑战甚至障碍。

陈欣说,这三年她最大的成就不是GPA 4.0和被MIT录取,而是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当她在中国的时候,她的父母总是告诉她,你必须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我们都会帮你……但是当她来到美国后,她发现自己需要独立决定做什么事情。并不断激励自己完成这些事情。如果你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你要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做出选择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陈民谦表示,每个人对压力的反应都不同。有些人会变得非常叛逆,做以前在中国不会做的事情,比如抽烟、喝酒、吸毒;有些人会变得抑郁,甚至患上抑郁症。目睹这一切后,她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不同,并变得越来越宽容。陈民谦所在的中学虽然是一所相对保守的天主教学校,但价值观体系与国内相比还是比较多元。陈敏茜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不同价值观的人相处,如何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如何不去评判,如何做自己。

美国高中申请一般要求学生接受面试,而面试问题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似乎有些陌生。例如,有一年乔特的面试问题是:如果你回到宿舍,发现你的室友把你的巧克力吃了,并把它留在地板上,你会怎么做?圣保罗问十年后当你在谷歌上搜索你的名字时,你希望什么样的信息排在前三名?事实上,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招生人员想知道标准化分数背后的人是谁。

陈新轩表示,应用本身就是讲故事、讲人生经历、讲反思。当我申请PEA时,作为一个16岁的学生,这是很困难的,这种反思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没有太多故事可讲。最终,她选择了自己在加拿大的移民身份和观点。她在加拿大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也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价值观:当她的视野变得更广阔时,“它让我发现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感觉和陈敏谦一模一样。

这种对“人”的考察和选拔也贯穿于美国大学的选拔过程中。不幸的是,国内学生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往往会关注一些排名。他们渴望用标准化分数、活动清单和各种荣誉来告诉招生官他们做了什么,是否配得上学校的排名;在这种心态下,他们不太关注陈民谦总结的那些可能有实际影响的东西。他们实际上可以学习和生活的软因素。

芝加哥大学前校长哈钦斯有句名言:“教育的目的在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使人成为人”。不过,他所说的更像是一种理想状态。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或者说不充分的教育应该努力争取什么。然而,在抹杀差异、不鼓励自我探索和认知的单一评价体系的教育中,很难培养这种“人”意识。

然而,在美国生活了七年后,杨文曦并没有美国化。相反,她觉得有些无聊。她说自己可以融入美国社会,但当然需要付出一些额外的努力;但她宁愿选择不融入,选择华人社区,选择更自然的生活。最终,像许多西北大学的中国毕业生一样,她去了香港的花旗银行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