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香港大学中国商业中心ESG中心创始主任石瀚“ESG的目的是推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绝不是一时的趋势。”香港大学中国商业中心ESG中心创始主任石瀚在“2023 :010 -30000 ESG峰会”上对可持续发展经济论坛报记者表示。 “其最终目标是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激励企业采取行动,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根源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石寒进一步指出。今年11月,由《财富》杂志主办的2023 《财富》 ESG峰会在上海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新商业指标:可持续发展与共享利益”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石瀚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ESG变革的深远影响。 ESG的本质是彻底改变整个业务的运营逻辑。对于当前的“反ESG”声音,石瀚认为,这些反对意见可以被视为ESG发展过程中的“成长的烦恼”。 ESG的发展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太可能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里轻易击败近百年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完成大规模的系统性变革。
为什么ESG突然这么受欢迎? CST:近两三年,关于ESG的讨论特别热烈,但实际上ESG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哪些因素或事件促使ESG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石瀚:当前,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进展缓慢,多数国家提交的成绩单并不理想。如何真正落实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要认识到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没有企业的大力参与,可持续发展就很难取得进展。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大多数人却未必能够理解。即使意识到位,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即想方设法让企业更好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期望通过“企业社会责任”(CSR)来推动企业从道德角度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然而实践证明,企业社会责任无法实现上述目标。 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首次提出ESG概念,即环境、社会和治理,呼吁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将ESG纳入投资决策过程。 2006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列出了六项原则,倡导投资机构将ESG原则纳入投资决策。这是ESG投资首次有可操作的原则指导。 2009年,联合国机构发起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UN SSE),旨在推广交易所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特别是推动上市公司加强ESG信息披露。可以发现,国际社会从2006年左右开始推动ESG投资,企业界大规模行动始于2019-2020年,有两件大事:一是2019年8月,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发布《声明》企业宗旨”,181位CEO宣布放弃“股东利益”。 “第一”原则强调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等,而不仅仅是对股东;另一个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世界经济论坛沃斯年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定为主题。过去十几年,国际社会从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到企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推动ESG,但真正的转折点其实是COVID-19疫情的爆发。疫情期间,人们发现ESG表现良好的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强,公司股价也更有韧性。大家已经开始形成共识,—— ESG表现与企业韧性密切相关,韧性是不确定时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COVID-19疫情期间,人们也开始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COVID-19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近三年的停滞,而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可能比COVID-19疫情更大。因此,企业必须更加关注ESG实践和绩效,以有效抵御未来的气候风险。在中国,此前很多人对ESG心存疑虑。甚至有人认为ESG是西方国家发明的限制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工具。但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日益倡导和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推动更多央企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题报告,力争到2023年实现相关专题报告“全覆盖”。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可以看到,国内对ESG的推广相对国外来说比较晚,而且进展很快,所以人们会感觉ESG这两年突然变得很“热”。但我想强调的是,ESG的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不是一时的流行。长期以来,我们默认的社会分工是:企业负责盈利和纳税,政府负责解决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问题,慈善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补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以追求利润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同时将社会和环境成本外化到经营过程中。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资源消耗的增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适用。为了扭转当前社会离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远的趋势,我们必须将企业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这是一场深刻的发展模式转变,至少需要20到30年的时间。 ESG的出现就是要实现这种发展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由于ESG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金融机构刚刚开始开展ESG投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对滞后。政府在ESG法规和监管法规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企业尚未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然而,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绿色溢价的接受度也有限。因此,当前的ESG热潮有些泡沫。我们迫切需要推动企业在ESG方面进行多元化探索,真正建立中国企业探索ESG的一系列先行实践,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ESG法规和标准,加强ESG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特色人才培养。虽然这些关键要素的发展需要时间,但只有这样,才能让全社会长期关注ESG,缩小我国与国际ESG发展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升我国在ESG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全球ESG框架标准的制定。
ESG生态有待完善CST:在热捧的同时,ESG也面临着一些质疑。例如,美国有声音质疑ESG投资能否为股东带来利益; ESG评级是否公平、权威、透明等,您如何看待这些反对意见?石瀚:ESG领域的一些批评主要源于不同主流评级机构根据各自的方法和数据对同一家公司给出的评级不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这也是推动ESG发展的挑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ESG评级发展时间较短,缺乏一致的评级标准。从ESG概念提出到现在,ESG投资只经历了不到二十年的发展,而在中国,ESG投资的历史更短。期望ESG评级或ESG生态系统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像金融评级一样成熟,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期望。从历史角度来看,ESG评级出现问题并不奇怪。此外,在讨论ESG投资时,我们不应将其与短期投资或传统投资等同起来,因为从概念上讲,ESG投资旨在追求长期回报。在美国,对ESG的反对主要集中在养老金投资决策中是否应考虑ESG因素。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支持ESG的声音较多,但如果以短期回报来衡量,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需要看到的是,ESG投资仅经历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尚未达到完全超越传统投资的阶段。此外,ESG投资还面临巨大挑战,即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难以保证。 ESG投资的前提是拥有“好的”信息,只有投资者才能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如果被投企业的ESG信息披露存在问题,那么ESG投资就没有依据。因此,ESG领域出现各种质疑也是正常的。毕竟,ESG投资和评级本身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讨论。如果这些问题能够逐步得到解决,那么企业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和项目就会变得水到渠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也会变得更加顺利。 CST:也就是说,ESG生态尚未完善,很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时间探索?石瀚:是的,ESG生态系统的建设还没有完全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目标非常雄心勃勃。通过ESG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需要巨大的系统性变革。如果现在就能轻易完成这样的转变,短短十几年就能轻易击败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发展模式,其实是不现实的。传统与新事物之间经常存在冲突和竞争。未来,当ESG投资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时,毫无疑问,人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ESG投资,而不必像今天那样努力推动变革。因此,这需要时间、努力和持续改进。 CST:如果现阶段ESG投资不能带来更高的回报,那么当前市场ESG投资的出发点或动机是什么?石瀚:从国际上看,是否签署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UNPRI)似乎已经成为区分一个金融机构是“野蛮人”还是“文明人”的基本标志。此外,如果投资机构不加入UNPRI,很多国际基金,包括中东主权基金,根本不会考虑对其进行投资。可以说,ESG投资现在已经成为投资机构的基本素质或形象要求,这也是驱动力之一。
此外,相当多的投资机构或投资者也进行了ESG投资的初步探索。 ESG投资体系非常庞大。从某种意义上说,ESG投资对于金融机构乃至整个企业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ESG要求企业承担以前没有承担过的外部成本。不能再忽视污染、采取996工作制压迫员工等,企业必须逐步抛弃过去的一系列常规做法,承担更大的社会和环境责任。同样,进行ESG投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承担之前未考虑到的环境成本。过去,金融机构投资了一些大型污染行业或项目,现金流表现一直非常出色。现在,ESG投资要求金融机构斩断过去最赚钱的方式,寻找规模更小、新的、风险更高的项目。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绝不是他们自愿做的事情。因此,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推动投资机构逐渐从“根本不做”转变为“能做,虽然成本更高”,进而发展成为完整的ESG投资体系。金融机构内部需要进行真正的变革,涉及理念、制度、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等全面、深层次的变革。中国金融机构的ESG转型刚刚开始,未来三五年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阵痛。
ESG的本质是改变商业逻辑CST:标准是推动ESG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您对ESG信息披露标准和ESG评级标准的多元化有何看法?石瀚:我同意未来或者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有多种ESG评级标准。金融评级领域仍然存在不止一种主流标准。从数量上看,ESG涵盖的非财务信息应该是财务信息的很多倍,其范围不仅限于经济或金融,还包括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方面。在ESG领域追求一致的标准并不容易,而且风险也很大。如今,真正成熟的从事ESG投资的机构通常都会获得各种ESG评级结果和基础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决策。他们不会简单地依赖某个评级结果来做出投资决策。 ESG 本身非常复杂,试图通过单一标准化标准来评估ESG 有点过于简单化了。就像在金融领域一样,即使在金融评级领域,也存在多个相互竞争的评级机构,因为金融领域也有不同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因此,ESG领域出现多种评级标准是正常的,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多样性和选择,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和偏好。 CST:很多时候,当人们谈论ESG投资时,他们更多地关注于规避金融风险。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理解ESG投资对于建设更加可持续的世界的价值呢? ESG投资是否会削弱或缩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价值?石瀚: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自我救赎的一次尝试。从理论上讲,ESG是推动企业向可持续经营转型,或者说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或工具。可持续发展是目标,ESG是手段。确实,在实践中,ESG投资往往强调风险规避。 ESG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风险与机遇并存。 ESG的本质是推动行业洗牌、企业转型的手段,而不是说ESG是为了防止企业消亡。过去,市场上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ESG更多的是把这种竞争格局变成良币、驱逐劣币,并通过一些机制加速对社会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企业的退出。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真正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一些金融机构或投资者更多地从风险角度看待ESG,这其实不是问题。 ESG是一个很好的标尺,可以帮助他们识别哪些公司或业务的风险较高,从而加速ESG风险较高的公司退出市场。此外,一些企业家和金融机构也会更加关注ESG带来的新机遇。因此,不要简单地将ESG与ESG风险等同起来。企业实施ESG时,一方面需要管控风险,另一方面要抓住ESG带来的机遇。不幸的是,只有少数有经验的公司尝到了ESG 的好处。例如,他们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获得低成本融资。也有企业看到了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市场。不过,这些公司相对较少,大多数公司还在思考是否搞ESG,更关注风险。识别机会并积极追求ESG的积极效应需要时间,企业需要大胆探索。 CST:关于ESG 投资,您还有什么需要强调的要点或信息吗?石瀚:其实,相比环境(E)和社会(S)绩效的考量,最关键的还是对公司治理(G)的深入研究、评价和管理。
即使一家公司在环保方面表现良好,例如大型风电公司,但如果公司治理结构较差或核心治理团队不稳定,该公司仍可能面临经营问题。并不是所有从事环保业务的企业最终都能成功。如果一个企业存在治理问题,无论它如何宣扬社会责任,如何从事大规模的慈善活动,都可能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强调对公司治理的深入研究和管理对于ESG投资至关重要。
· 结尾·
文丨胡文娟
来源丨《财富》 2023年12月号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合作推广、投稿、转载,可以后台留言,或添加官方微信(ID:sdg-china)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