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反种族主义运动持续升级。继示威和“反思运动”之后,“登记运动”又掀起轩然大波。目前,新一轮指控针对的是拥有300年历史的耶鲁大学。认为其名称涉嫌种族歧视,要求学校更名。该话题一度登上美国社交平台热搜榜首,乔治城大学、布朗大学等多所大学随后上榜。耶鲁尚未做出回应,这种沉默被一些人视为对白人特权的默许。
这部“美国灾难片”的情节变得越来越荒唐。 “黑”已经成为禁用词。谷歌将“黑名单”改为“黑名单”。高露洁不得不重新评估“黑色牙膏”。就连大张伟的《阳光彩虹小白马》也因为歌词的国际同音而险些被贴上“种族主义”的标签……反种族主义运动本应帮助少数族裔争取平等权利、消除歧视,如今却发展成了一场“种族歧视”运动。为了抹去所有可能与种族主义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符号,对政治正确的追求变成了一场又一场虚幻的狂欢。生活充满恐惧,言语必须谨慎,我们似乎已经走到了一种“死胡同”。
在名字上大做文章,更多是一种情绪宣泄,没有追寻种族主义的根源,从而偏离了解决问题的正轨。美国的种族歧视一直根深蒂固,并且本身也塑造了美国的历史。在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语境的内战、民权运动、颜色战争之后,这个问题早已深深融入美国文化的核心,难以割裂。与此同时,党派纷争的煽动和政治操弄,使得反种族主义运动频频沦为政治秀、拉选票的枪,逐渐变味、走向极端。正如前总统奥巴马所说:“美国400年的种族歧视现象不是简单的抗议就能改变和解决的。”只要非裔美国人或者平权的坚定支持者就永远难以进入美国政治文化权威的中心,无法在利益和价值观上有发言权,体制机制的漏洞就没有得到修复。恐怕这样的场景还会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回顾当下,反种族主义在文化领域异常蔓延。不仅美国的历史和文化被清算,世界各地的语言似乎都被戴上了不必要的枷锁。可以说,旧痛并未消失,反而又添了新伤。随着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不同肤色人之间的隔阂变得更加明显,撕裂美国社会的危机很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这让我们想起了三代黑人在街头抗议时绝望的呼喊:“十年又一年!” “什么都不会改变!”
“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时代什么时候到来?首先要做的是走出历史局限的阴霾,正视过去和现在,停止断章取义,从法律和制度机制上探究种族主义的原罪,让反种族主义的视角逐渐成为人们的思维共识和生活常识。也许有一天,肤色差异不再让人感觉绝对异常。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写道:“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非裔美国人和少数族裔为此奋斗了200多年,现在他们需要更清楚地看到谁是真正的敌人。否则只能是“子孙再哀子孙”。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曹文晓
编辑张迪
流程编辑刘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