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很时髦、还很专业——武汉成为国际学生研学旅游的“热”土

新闻资讯2024-08-09 07:03小乐

这里很时髦、还很专业——武汉成为国际学生研学旅游的“热”土

7月26日,中法青少年在湖北省武汉市艾莎学校上合唱课。新华社记者杜子轩摄

新华社武汉7月30日电标题:这里很时尚、很专业。 —— 武汉已成为留学生求学、旅游的“热土”。

新华社记者于培

“明月几时来?酒问青天,不知天宫里是何年……”在抒情的音乐和清亮的歌声中,40名中法青少年唱起了歌曲《但愿人长久》 ,许下即使相隔千里,也要相见的承诺。共赏明月,珍惜友谊。

中法友谊“世界儿童是一家人”儿童村夏令营28日在武汉结束。中法青少年新排练的合唱表演将闭幕式推向了高潮。年轻人的友谊体现在会心的眼神和温柔的笑容中。发芽。

“音乐为深入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武汉艾莎学校表演导师、音乐总监吴溥仪表示,中法两国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合唱团选用的中文歌曲《但愿人长久》首,将古诗词与现代音乐融为一体。法语歌曲《香榭丽舍》意在庆祝巴黎奥运会开幕。

法国青少年在互相了解的同时,对楚剧、汉服、书法、篆刻、舞龙狮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有趣的探索。湖北青少年也对法国当代生活和文化进行了有趣的探索。流行文化,以及教育理念和全球化。视野得到进一步了解。

“我们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希望以后有机会在巴黎再次见面!”法国学生队领队、里尔大学新生哈穆扎·费拉说道。

盛夏时节,武汉酷热难耐。在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的盘龙城遗址,一场生动的“考古课堂”正在上演。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9名留学生带着对考古的热爱和追求来到盘龙城,加入到中国野外考古发掘的第一线。他们用手铲小心翼翼地刮着地面,鞋子、帽子、袖子上都沾满了泥。他们在“炎热”的考古遗址待了一整天。

“好像是铜的!” —— 临近傍晚,考古遗址突然沸腾起来。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学生李巴汉感到惊讶,并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助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新发现。考古学生轻轻拨开松软的泥土,发现了一个清晰可辨的铜箭头。经过拍照和录音后,新发现的物品随后被全部拆除并带回文物陈列室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分析。

7月24日,一名新加坡学生拍摄了出土的青铜器。新华社记者胡静文摄

“我太幸运了!在这五周的考古实习中,我第一次挖掘到青铜器,而且是一个完整的箭头。”李巴汉说,他从小就对历史很着迷,去年他在国际田野研究所(IFR)学习时在官网上看到中国考古项目正在招收国际学生参加,就非常感兴趣。对商代遗址盘龙城感兴趣,立即提交了申请。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表示:“我们希望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老师之间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同时,我们还将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学生了解中国考古学,将中国考古学带到最前沿。”在国际上推广想法和经验。”

本次“考古课”是武汉大学2024年珞珈全球暑期学校的内容之一。 6月底以来,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余名学生抵达武汉大学,参加“亚洲建筑文化与传承”、“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等研修班。 《遥感地理信息与城市环境》《地球空间信息学》等课程。

走在绿树成荫的武大校园里,美国青年艾伦·凯告诉记者,过去两周,他和20多名来自斐济、斯里兰卡、越南、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以及武大的学生一起聆听讲座、实地调研、聚焦“可持续发展”主题、参观新能源汽车工厂、了解中国NGO如何助力保护长江……

“这样跨学科、跨国界的开放式教学非常专业,深深启发了我,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故事。”凯佑用流利的中文说道。他已成功申请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想在下个月提前适应校园生活。

阳光明媚,载着费拉和他的一群法国年轻人的飞机飞过蓝色画布般的天空。他们将中国制造的圆扇、字画带回法国,并计划将义卖所得的善款投入到更多公益事业中。积极的。

李巴汉将返回新加坡继续完成他的考古学课程论文。临近毕业,他正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来到这里实现中国梦的凯友,如今结识了更多的中国朋友,有机会深入体验中国……滴水成河,时尚专业的武汉成为他们拥抱中国的窗口并融入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