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收纳盒、手绘文明棋……这所有着“创新”基因的学校里,孩子们的创意很“接地气”

新闻资讯2024-08-13 14:47小乐

搭建收纳盒、手绘文明棋……这所有着“创新”基因的学校里,孩子们的创意很“接地气”

一亿粒米一排有多长?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金同飞在数学课上学习了“大数”的概念后,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于是,她在严妙春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探究之旅。金同学先用尺子量出了1粒米的长度,大约是5毫米,然后把10粒米排成一排来测量长度。

金同飞告诉小编:“通过计算和单位换算,我发现一亿粒米的长度是500公里,大约是从上海人民广场到连云港龙河广场的距离!”

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像金这样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还有很多。

11月9日下午,“激活创新,链接未来”——学校“智能魔方”课程结业暨“未来学校智能制造局”活动在上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举行。

我们去看看,这所激发孩子们无限创造力的学校是怎样的?

学到的知识很“接地气”

在学校的“创新博览会”上,学生们正在展板前介绍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

手绘一套有趣的文明象棋,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弹奏一首夏夜歌,美术课后用粘土等材料自发制作兵马俑,结合国文学习,打开五种感官尝尝秋天的味道.

孩子的创造力涉及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

据了解,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会为学生设计驾驶任务,将问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在四年级的一堂劳动技能课上,老师通过课前调查,选出了学生们最喜欢的收纳盒。

学生们综合考虑实用性、设计性、稳定性、美观等因素,投票决定搭建一个储物箱。

(照片由学校提供)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在学习单上画出了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讨论了收纳盒的设计要点。

有同学表示,从功能角度来说,收纳盒的容量要大,可以容纳不同尺寸的文具;还有同学考虑结构问题,表示收纳盒应该具有外观漂亮、结构稳定的特点……

让学生体验、创造

相信他们的创新能力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宜春说,2003年,学校提出“一起玩、一起活动,学会玩、学会创造”的理念。

(照片由学校提供)

“创新”这个关键词始终根植于这所百年老校的课程理念之中。

随后,学校开展了培养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课程研究,并将成果命名为“智慧立方课程”。

顾名思义,“智慧”是指学生创新素养的智慧; “立方”是指为学生提供多维度发展空间的创新素养课程结构。

“智慧立方”也意味着以“求知、差异、创新”为目标,在创新的课程空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张宜春校长希望把学校打造成——

·无处不在的创新“文化场”

创造力的培养应广泛存在于学校课程活动和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师生的创新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培育学生创新个性的“孵化器”

学校相信,在合适的环境下,大多数学生都能具备创新素质。在此基础上,学校致力于创新人格课程的开发和培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孵化器”。

·鼓励学生体验创新的“实验场”

学校鼓励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创新,让他们经历创造过程的各个阶段,提高创新素养。也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学习科学领域专家王梅进行了点评。

(照片由学校提供)

她对学校的做法表示肯定,认为师范附小的做法具有前瞻性。将学生的创新与日常学习相结合,是未来学校和教育需要思考的方向;通过将创新训练与学科相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参与,也带动了教学方法的变化。

上海教育科学院通识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未来学校研究项目组专家刘莉希望学生能够成为学习和体验问题解决的设计者,增强对创新的理解。此外,她还提出,教师分享创新理念、展示创新成果和成果也是激活创新的重要途径。

(照片由学校提供)

摄影|王嘉怡(除非另有说明)

注重“第一教育”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获得更多惊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