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生命体: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何以互构相生(传统文化的新生)

新闻资讯2024-08-14 00:56小乐

新文化生命体: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何以互构相生(传统文化的新生)

朱以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历史深处,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根源和高雅深邃的审美魅力;青年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喜爱轻松灵活的表达方式。两人似乎有着“旧”与“新”之间的时空屏障,“重”与“轻”之间的对比气质。然而,在数字时代新媒体平台和新生产力的推动下,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交融融合。它们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有趣的“网络国风”,创造出“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两个结合”下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共建:融合、重构、有机统一

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结合、相互构建是时代孕育的必然结果,也是两者发展的内在需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古今中西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唤醒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个体意识和自我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化解构了单一的价值标准和话语霸权。在过去的大众传媒时代,成人社会的主导性话语逐渐衰落。

配备了技术、从某种有趣的文化出发的新媒体文化,与青年文化有着本质的默契。尤其是原本局限于一定传播范围的青年亚文化,却有着其鲜明的个性、风格、趣味、潮流感。而其对新技术的快速接受,使其很容易在新媒体文化形态中获得关注,实现从相对封闭的小众群体向大众化传播的转变。

中国青年亚文化有其鲜明的本土特色和风格表征。具体来说,西方青年亚文化以颠覆性的符号手段来表达自己的风格,以“反抗”主流文化,而中国青年亚文化却从未停止过与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互动,甚至自然而然地将传统文化视为一种重要形式。自我风格的构建和区别于外来文化的塑造方法,以寻求情感共鸣,实现自我价值和认同。

因此,与西方青年亚文化宣扬个人主义反叛不同,中国青年亚文化表现为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情感释放,带有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想象。

从“古风圈”“汉服圈”到国风潮流,作为最早冲出圈子进入大众视野的青年亚文化代表,其背后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是情感密码融入“新部落”。将个人叙事转化为集体记忆,是中国青年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典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在于其包容开放的胸怀,在于其不断迭代更新的内在动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具有现代意义,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可,激发年轻人积极参与传统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结合是一种融合与重构,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 “新文化生命体”有生长进化的生命需要。正如生物同化可以将摄入的物质转化为体内自身的能量一样,“新的文化生命形式”也在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相互刺激和培育中发展起来。能量交换和自我更新。

一方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培育青年文化,为青年文化提供资源宝库,奠定价值基础。以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中国漫画和动画受到广泛欢迎。传播民族风情、传承东方美学的虚拟偶像也将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实现跨文化交流作为主创团队的自觉意识和责任。

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灵感源泉和表达载体时,它就摆脱了旧有的传播语境和框架的束缚,以数字技术和潮流文化更新为新的形态,开阔了青年的视野。文化并深化其青年文化的哲学基础。

另一方面,“新文化生活方式”是Z世代青年“古为今、西为中”的探索创新,通过文化形式重新诠释和探索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年轻人喜爱的媒体表达方式。

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多模态、小叙事、具身化、智能化。受到Z世代的跨界混搭和时空旅行的启发,“新文化生命形式”的旺盛生命力:以人物还原《山海经》的远古神兽,结合中国水墨风格用美式涂鸦,电子唢呐奏响中外经典,将传统服装与赛博朋克连接,让汉服化妆“玩”出科技感……越来越多的B站、抖音、小红书上的Z世代博主使用新的逻辑拼贴组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挪用和重构,用《六经注我》通过“情”和“趣”创造性地展示传统文化。

通过互联网的协同创作和分享,后亚文化的风格重构和符号提取,让孤傲的传统文化不再标新立异,“父亲的”、“传统的”文化符号成为具有差异化消费诉求的流行元素。在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反串视频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形式和科技表演中,可以开发传统文化的流通和消费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演进和创新。新的消费需求。

融合重构后的“新文化生命体”,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包容、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内核稳重、韵味悠长,但外在呈现却充满大气、风格多变:古今、新旧、复古的感觉。具有未来感、智能化、数字化、“反技术依赖”、“崇尚传统手工艺”……充满矛盾却又统一自洽,形式与风格混合、复合、多层次、流动与动态谈判的互动特征展现出不拘一格、跳跃而动感的“网络气场”。

共同成长:新陈代谢与气质转变

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融合与重构,使“新文化生命体”成为一个通过自我调节完成新陈代谢的开放生命系统。青少年作为最具潜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主体,充满变革力量。不迷信、盲从权威,在批判中传承,在反思中发展,与时俱进,是青年文化对传统文化“为我所用”态度的体现。

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结合“不是‘拼盘’,也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 “新文化生命体”的新陈代谢需要剔除糟粕和“排泄物”,才能释放能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年轻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更多平等、公平的价值观,对封建等级制度和落后的性别观念表现出了敏感和排斥。近年来,不少文艺作品都用不执着感情关系的“大女主”姿态,或者男女并肩行走的和解之路,展现“女性”的“她时代”的力量。并不逊色于男人”。带有批判性表达的创作往往会赢得年轻一代的共鸣和支持。

“新文化生命形态”具有推陈出新、适应环境、更新演化的生命特征。被誉为中华民族国粹的戏曲,在价值观审美、剧场环境、观看关系都发生变化的新媒体时代,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的问题。从白先勇推出青春版《牡丹亭》到带动昆剧复兴以4K和VR技术打造演播室版《龙凤呈祥》,从越剧《新龙门客栈》精准把握年轻观众审美喜好的“君晓CP”到“上戏416” 《女子组合》用戏曲戏曲短视频火爆全网,从《将令》 华阴老戏曲与摇滚音乐激烈碰撞现代戏曲《祝家庄里的年轻人》 越剧与街舞相结合,古戏掀起一场《青春革命》,融入青年文化,将时代审美融入古典戏曲风格。这是“新文化生命体”适应新媒体环境,以青春更新的力量激活传统文化能量的典型例子。

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相互塑造,两者激发的“化学反应”使二者在转型过程中气质深度交织、交融。突出独特性、追求风格的青年文化如果没有坚实稳定的文化基础,就会显得肤浅、多变、不稳定,难以持续发展。通过吸收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吸纳其文化底蕴,可以为青年文化指引方向,扎根,在创新中展现诚信的价值。数字时代年轻人的参与,促进文化传承新生产力赋能。青年创作者以活跃的思维、广阔的想象力、技术敏锐性和实践能力,抢占文化发展建设的主动权,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热情转化为创新智慧和行动,成为文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棋手”。 “新文化生命体”在青年文化的推动下不断突破、向前发展,呈现出创新、诚信的动态增长态势。

结合两者优点的“新文化生命体”,骨骼结构健全,新陈代谢血肉充盈。它不仅具有沿着中华传统文明向下扎根、顽强成长的能力,而且弥补了传统文化创新突破能力的不足。衍生出不同于古今的“新时代”精神气质。 “新文化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离不开Z世代青年作为文化生产者的文化自觉和创造动力。它还取决于经济发展趋势、科技环境、国际交流、文明互鉴。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青年文化的鼓励、培育和引导,是推动“新文化生命形态”不断演化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产业平台也为“连接一切”的视听全产业链提供了青年创意赋能传统文化的可能。在新生产力的驱动下,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在“古今中西”交融的文化格局中深度融合,展现出“青年中国”的新动力和活力。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云婷青年教授”)

来源:文汇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