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根兰高等专业学院毕业(布兰德学院)

新闻资讯2022-11-15 09:45网友发布

布尔根兰高等专业学院毕业(布兰德学院)

目录:

  • 1、奥地利资料
  • 2、奥地利人也讲德语,他们和德国人是一个民族吗
  • 3、二战德国和日本的军事交流

奥地利资料

蒂罗尔州:12648平方公里,65万人口。

蒂罗尔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土地分割的苦难。蒂罗尔南部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了意大利。如今奥地利境内的蒂罗尔成了两块不相连的土地。蒂罗尔州位于阿尔卑斯山东北部,全境几乎都是起伏的山峦,冬季雪量充足,夏季气候宜人,是世界最著名的度假胜地。

福拉尔贝格州:2601平方公里,34万人口。

福拉尔贝格州位于奥地利最西部,与德国、列支敦士登和瑞士交界,雨量充足,日照时间最长,西面与邻国共享博登湖,其余地区均被群山环绕。福拉尔贝格州的畜牧业和奶制品工业非常发达,位于全奥地利之首。食品工业中,巧克力和果汁生产也榜上有名。此外,福拉尔贝格的纺织品工业和电力工业在奥地利也是首屈一指的。

环城旅游的起始点是莫扎特广场和莫扎特纪念碑以及钟楼。 在它旁边的瓦格广场上坐落着老宅,这是萨尔茨堡著名诗人乔治•特拉考的出生地。

在莫扎特广场中心耸立着莫扎特纪念碑。它于1842年9月5日由莫扎特的子孙们主持揭幕。莫扎特的遗孀,康斯坦茨•冯•尼森未能经历这一隆重的庆典。她死于同年的3月6日。人们在她的故居为她设立了一个纪念牌。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是建立此广场的重要倡导者。他私人捐助了巨款,并且还捐赠了一个大理石底座。今天这个底座被收藏在卡罗里诺•奥古斯坦博物馆里。1842年广场得到了扩建。

乔治•特拉考 乔治•特拉考于1887年出生在萨尔茨堡的一个钢铁商人的家庭。一战初期,27岁的他死在克拉考的一间野战医院里。 在他短短的有生之年里,他所创作的诗歌作品为他在二十世纪德文诗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今天他的一些作品被翻译成26种不同的语言。

坐落于瓦格广场旁的这位诗人的诞生地,现在是研究和纪念他的场所,并且专门设有介绍和导游。人们可以在这里参观到作家的手稿和个人信件,还可以了解房间旧貌,文学评论书籍及欣赏配乐幻灯。

主教官邸

中世纪的主教官邸自16世纪末形成了今日的风格,并代表了早先巴洛克建筑雄伟的特点。

可供参观的景点有:主教官邸豪宅-从前的礼仪大厅,萨尔茨堡侯爵主教的住宅, 及收集了16-19世纪欧洲画家众多作品的主教官邸画廊。旧主教官邸对面坐落着主教官邸新楼。

坐落在市中心的萨尔茨堡主教官邸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体,其中包括了180座房间和3个大庭院。这里曾经住过萨尔茨堡的主教们,到19世纪为止,他们一直在这里操纵着这个国家的命运。

萨尔茨堡的主教们修建他们宫殿的时间长达数百年,在无数次的改建中,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冯•莱特奥(1587-1612)对这座建筑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主教官邸被用于招待外宾和召开国际会议。

主教官邸广场

主教官邸广场是依照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的设计建造的。广场周围有大教堂,主教官邸,主教官邸新楼,钟楼,米歇尔教堂和位于中央的中世纪建造的市民住宅。

在广场的正中央是主教官邸喷泉。这座巨大的喷泉设施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它是由古伊多巴尔特•图恩伯爵主教在1656年和1661年间建造的。

主教官邸画廊

具有贵族气息的收藏馆。萨尔茨堡的主教官邸画廊是萨尔茨堡艺术品的汇粹。它继承了巴洛克式的贵族气质,且用一种理想的方式补充了这座城市的巴洛克风格。因此它在萨尔茨堡城多年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展品包括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16-19世纪欧洲绘画。

展览馆定期举行特别展览。如果您提前预约,还可以得到导游以及博物馆师范介绍。

萨尔茨堡大教堂

最初的建造要追述到774年,当时正是圣维吉尔的时代(745-784年)。在经历了1598年的一场大火后,1614年主教马库斯•史提库斯依照桑提诺•索拉力的设计开始重建这座大教堂。 1628年,新教堂在巴黎斯•罗德龙主教主持了大教堂的落成仪式。教堂博物馆中有丰富的藏品。

城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筑物是天主教的中心萨尔茨堡大教堂。它以其雄伟的立面和巨大的圆形屋顶体现了阿尔卑斯山一侧早期巴洛克风格雄伟的特征。自它落成之日起,它就与教廷王侯的一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教堂在大火中被烧毁,到被重建和扩建,这一系列过程中无一不见证了萨尔茨堡教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与独立性。

1944年的轰炸摧毁了教堂的屋顶和部分圣坛。之后 ,又被重新修葺。1959年又根据其原来结构的基础上做了扩建。刻在门栅栏上的年代标志记录了“774”,“1628”,“1959”三个年代。它们使人们想起在这三年里的三次修葺。在正墙里面上有4座巨大的雕像:手持钥匙和宝剑的圣徒彼得和保罗,手持盐瓶和教堂模型的州守护神圣徒鲁佩特和维吉尔。作为墙饰的2个印有花纹的盾代表了大教堂的两名主要建造者马库斯•西提库斯和巴黎斯•罗德龙。

大教堂广场构成了大教堂的前庭。古伊多巴尔德•图恩主教于1660年让乔瓦尼•安东尼奥•达利欧设计修建了大教堂的穹顶。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1766-1771沃尔夫冈与约翰•巴布提斯特•哈根瑙尔为希基斯蒙•施拉腾巴赫伯爵大主教建造的圣母柱。

萨尔茨堡要塞

萨尔茨堡要塞建于1077年。由大主教格博哈德主持修建。后由雷翁哈德•冯•克罗查赫(1495-1519)主教进行了扩建。要塞完全继承了中欧城堡风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纪侯爵的房间和城堡博物馆。自1892年起乘城堡小路上的缆车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城堡。

萨尔茨堡要塞作为莫扎特故乡的标志完全保持了中欧城堡的风格。这座有超过900年历史的建筑物的初建可以追述到授职之争时期。当时发生了教皇与国王之间的主教任命权力的争夺。忠于教皇的萨尔茨堡主教格博哈德于1077年在其领地上萨尔茨堡,上沃尔分,弗里萨赫建造了防御建筑。格博哈德的防御设施在康拉德一世(1160-1147)的领导下全部完成。

15和16世纪,在匈牙利战争和农民起义的混乱状态下,萨尔茨堡也被卷进其中。大主教们都退到城堡的保护之下。在此期间,城堡的主要建筑被加高了一层,并建造了兵械库。雷奥哈德•冯•克尔查赫主教(1495-1519)又扩建了城堡,并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在萨尔茨堡要塞漫长的历史中,没有任何进攻者能攻占下它。城堡过去常年是一座防御设施,间或也作为主教官邸。同时,它还充当过兵营和监狱的角色。

沃尔夫•迪特里希主教被他的侄子暨继承者马库斯•希提库斯囚禁在这里五年之久,直到1617年去世。

今天城堡全年为游客开放。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来这里参加国际夏日学院举办的课程。

每天都有导游带您参观王侯房间。

城堡博物馆 城堡博物馆和莱纳政权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萨尔茨堡国家政权第59号"莱纳大公爵")。博物馆的展览包括城堡历史,萨尔茨堡的武器手工业以及司法权史。

要塞铁路 1891年8月,萨尔茨堡地区委员会做出决定,建造一条要塞铁路。仅用了78天时间,这座被萨尔茨堡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水罐铁路"的项目完工了。

"水罐铁路"这个名字源于缆车所应用的一种技术。而这种技术恰恰是车辆运行所需要的。在山顶车站,人们在车辆的底盘上灌上水,通过重量平衡的办法把固定在同一根缆绳上的缆车从山谷牵引上来。每辆车搭载的乘客数量不同,就需要加入不同数量的水(每个乘客大约相当于80升水)。44年后这种车辆实现了"电气化"。在城堡铁路建成100年后的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最现代化的缆车铁道之一。

弗朗西斯卡教堂

萨尔茨堡最有趣最具有历史风格的教堂建筑便是弗朗西斯卡教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公元1220年左右教堂的新建筑落成。

在教堂的对面是鲁佩特收藏馆。 这座博物馆收藏着现代艺术品和萨尔茨堡地区收集品的一部分。

与萨尔茨堡大教堂一样, 弗朗西斯卡教堂的历史可以溯源到萨尔茨堡基督教早期。两座教堂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与作用.。萨尔茨堡大教堂是巴洛克式主教教堂,主要用于宗教活动, 而弗朗西斯卡教堂则是细长的歌特式,在这里人们可以静静地祷告。

关于教堂的兴建年代人们不是很清楚。有些人说可能早于萨尔茨堡大教堂.。它的建造应归功于圣•维吉尔。

如同其它萨尔茨堡的教堂一样它也受到了大火的毁坏. 1167年 作为弗立德里希• 巴巴罗萨皇帝的裁判所这里成了大火的牺牲者。而后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得到重建。 这次重建受到了当时正处在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的影响,并在15世纪初大大加强。

在历史上每一位执政的大主教均对弗朗西斯卡教堂进行了改建。 普通市民与大主教们都争取使自己在弗朗西斯卡教堂的历史上留下永远的一页。 因此在这里就统一了从罗马时期到近现代所有的建筑风格。

大学教堂

大学教堂是萨尔茨堡最大的巴洛克式教堂。作为大学专用教堂它由菲舍尔•冯•艾尔拉哈修建,并于1707年投入使用。其中的4个小教堂用于四个系。人们在1990年对大学的广场进行了翻修。

这里的"绿色市场"除周末外每天都进行典型家居用品的销售活动。这座于1622年落成的大学的主教学楼建于1618至1652年间。

要建一座大学教堂的计划最早是由巴罗斯•罗德龙主教提出的。当时,即1623年他正在萨尔茨堡创建修士学院。最终开始动工则又等待了很长时间。因此当时教授与学生们只能在学术礼堂进行礼拜仪式等宗教活动。除此之外在这座礼堂里还举行戏剧演出和其它庆祝活动。

直到70年后的1694年主教约翰•爱恩斯特•冯•图恩才将建造独立教堂的计划付诸实施。

大主教选了当时最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师约翰•贝昂哈德•菲舍尔•冯•爱尔拉赫作为主建筑师。同时这座建筑日后也成为菲舍尔最著名的杰作。大学教堂落成典礼于1707年11月20日举行,持续了38天。

艺术节剧

艺术节剧院坐落于僧侣山山脚, 人们把这里称作艺术节戏剧区。 小艺术节剧院建于1924到1925年。 而大艺术节剧院则由克来蒙• 霍尔茨麦斯特于1956-1960年建成。 此外还有一座于1693年按菲舍尔计划建成的骑术学校。年的萨尔茨堡艺术节汇演都在这里举行.

这里的马匹洗浴池于1695年由米歇尔•哈德哈特•曼德尔建成。一组建筑中的三座剧院各有各的风格与情调。因此重要的文艺演出都在一起进行,从这一点上讲萨尔茨堡是幸运的。

大剧院由奥地利建筑设计师克雷门斯• 霍尔茨麦斯特设计建造的, 1960年在卡拉杨主持开幕。剧院视野宽阔,拥有2177个座位.在这里主要演出歌剧和大型音乐会。主幕的入口可以调节,范围在14米到30米之间。小剧院有1324个座位和60个站位。其实规模并不小。1924年初建,后来几经改建。最后一次是在1963年。

洗马池与宫廷马厩的正面墙是在约翰•贝昂哈特•菲舍尔•冯•爱尔�%

奥地利人也讲德语,他们和德国人是一个民族吗

奥地利是属于民族成分比较单纯的国家。奥地利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8%。 奥地利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 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 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 并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者居民的 成分。他们虽然与德意志人在族源上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 但却有着自己独特 的民族形成过程。奥地利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约2000人, 分布在克恩藤州南,毗邻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人,约25000人,分布在布尔根兰州, 他们是在16世纪土耳其入侵时从斯拉夫南部地区迁移来的。在布根兰州还有匈牙利人, 约 占本州人口的2%。此外,在维也纳还有少量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 前苏联解体后,其原欧洲部分的各民族向西欧包括奥地利开始大量移民。近两年,阿尔巴尼亚、 前南斯拉夫的难民又大量涌入奥地利。奥地利的这些少数民族与奥地利族人相处和睦,但他们仍保留各自民族的习俗与特点。

二战德国和日本的军事交流

二战德国没有向东亚派遣军队,只有少数观察员。因为一战布尔根兰高等专业学院毕业的失败剥夺了德国所有布尔根兰高等专业学院毕业的海外殖民地,德军在中国也没什么立足之地,二战期间与日本布尔根兰高等专业学院毕业的军事交流主要靠海运,以潜艇为主【资料】二战后期,德军以马来亚的槟榔屿为基地,成立了一支印度洋潜艇舰队

在整个战争期间,共有41艘德国潜艇试图突破盟国海上封锁,前往远东日本控制下的港口,其中只有16艘抵达了布尔根兰高等专业学院毕业他们的目的地,剩余25艘全部被击沉。

战争后期,在陆地上,德国军队已经陷入了两线败退中布尔根兰高等专业学院毕业;在天空上,盟国战略轰炸机已经遮天蔽日;在海洋上,德国海军引为骄傲的“狼群”几乎销声匿迹。但是,我们还没有输,德国仍然有复仇的力量。在U-219和U-195的货舱里,装着12枚拆散的V-2导弹零件,这些德国最先进的武器将按希特勒的命令运往日本,加强日本的作战能力。为安全起见,装配和指导生产的武器专家们搭乘U219的姊妹艇U-234前往日本。

1944年1月5日,当满载物资的德国商船布尔根兰号在南大西洋航行时,尾随而至的美国轻巡洋舰奥马哈号用一阵猛烈的炮击将这艘商船送进了海底。这是德国最后一次尝试用水面舰艇突破盟国的海上封锁,向远东日本控制下的港口运送物资。在此之前的三年内,共有15艘德国运输船突破盟国的海上封锁,将57000吨的物资,如雷达,密码机,通讯设备,武器资料等运往日本;同时,有16艘从日本开来的商船突破封锁,为德国带来111,490吨的物资,包括钨,橡胶,钼等战略物资。而在布尔根兰号沉没后,德国终于意识到,在盟国占据绝对优势的大西洋上,继续使用水面运输保障与日本之间的联系已经是不现实的。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德国对远东的战略物资如钨、钼等的需求飞速增长,而日本则迫切需要德国提供先进武器的技术资料,以对付在太平洋节节推进的美军。当水面航线被切断后,德国和日本决定使用专门建造的运输潜艇继续维持德日之间的航线畅通。

1944年初起,德国开始制造用于德日航线的潜艇,以及相关准备工作。自1942年9月U-181号潜艇首航印度洋后,U艇对于亚洲航行并不陌生,而1943年时,德国更在日本的协助下于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建立了支持U艇远洋作战的补给和维护基地。起初,德国计划调用在地中海闲置的大量意大利潜艇,但随后意大利的迅速投降让这一计划变成泡影。因此,德国在1943年末准备大量建造20型运输潜艇,用于德日航线的运输。但是这一生产计划必需的资源被挪去建造更急需的远洋攻击潜艇,最后德国不得不将现有的部分潜艇改装以完成这一任务。1944年2月26日航向远东的U-851号潜艇,就是由IXD型潜艇改装而成。这艘潜艇自波尔多启航,货舱里满载水银和铀氧化物。由于11月盟国海空军对槟榔屿的攻击,驻守槟榔屿的德国潜艇统统转移到了雅加达,这里成为德国海军远东舰队新的潜艇基地。好运似乎一直庇护着U-219,1944年12月26日,停泊在U-219,U-861泊位旁边的1135吨的日本弹药运输船Taicho丸忽然爆炸,港口设施大部被毁,人员死伤惨重,而U-219仅仅受了一点擦伤。

1945年5月5日,最终的日子来临了,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驻东京的德国海军武官保罗.温奈克将军向远东的所有德国潜艇发出暗号“彩虹”。在雅加达,伯哈根艇长召集了自己的部属,宣布德国已经向盟国投降,但仍将与“邪恶的苏联共产主义者”战斗。U-219将不会服从命令自自沉,而将被移交给日本海军。此时U-219已经为返回德国装满了橡胶,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U-219随后航向泗水,所有德国艇员都被安置在一个专门营地内,日本海军第102维修支队则全面改装U-219,使之符合日本海军要求。1945年7月15日,U-219被正式命名为I-505,隶属南方第2远征舰队。但此时的日本海军已是山穷水尽,连配备一艘潜艇的熟练士官都配不齐。直到战争结束,U-219/I-505从未离开过港口。

1945年9月,随着日本投降,U-219被移交给英国皇家海军。1946年2月,英国皇家海军将已经无用的U-219在巽他海峡内凿沉。在战争期间德国所建造的17艘运输潜艇中,它是唯一一艘幸存到战争结束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