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

出境入境2024-03-09 12:07小乐

精准发力 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

奋斗百年,扬帆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张伟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首批扶贫普查结果显示,所有贫困户实现了“两忧三保障”,即衣食无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有保障安全也有保障。

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结果。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40年来,7.5亿人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中国的扶贫法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加强领导是基础,抓精准是本质,加大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带动是基础。这些都是在我们伟大的脱贫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有益的经验。”国务院扶贫办负责人说。

消除绝对贫困

对于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的小黄来说,2020年的开端非常特别。他乘坐免费航班去上班。

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他和安顺市其他154名农民工乘坐专机来到青岛,开始了2020年的农民工生活。安顺市积极对接东西部扶贫合作城市青岛,组织45家企业为安顺市提供就业岗位1065个。

同样被政府派去上班的还有湖南省娄底市的小徐。他已经比小黄先开始工作了。 2020年2月24日,湖南首趟“点对点”直达高铁列车——G9628次从娄底出发,接驳农民工返湖北务工。 456名娄底农民工,其中13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乘坐这趟专列返岗。

政府利用专机、火车免费送贫困户外出务工,调动他们全年的积极性。

安徽省阜阳市大徐村村民韩大姐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她已经50多岁了,还有年老体弱的母亲要照顾。 “家里经济负担很重,想工作却又出不去。”韩姐说,幸运的是,村里引进了“扶贫工坊”。

对于韩姐来说,在车间做一些缝纫、贴标签的工作简单易行,也解决了困扰她很久的问题。 “当农民有种地收入,又当工人有工资,这种足不出户就能脱贫致富的生活,让人感觉生活很精彩。”韩姐说道。

家住江西省宁都县堆房乡板井村的廖竹生,不仅实现了从贫困户到电商能手的跨越,还帮助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廖竹生生来双手残疾,不能举重物,家境贫困。 “我家有六口人,其中三人是残疾人。”廖祝生说,“但我们家并不缺少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

2014年,廖竹生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政府为贫困户提供电商扶贫、资金、政策、智力等多种支持和帮助。 2015年,他参加宁都县免费电商培训班后,在政府资助下开了一家网上布鞋经销店,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6年,他在15万元贴息贷款的帮助下,找了四位合伙人组建励志园,组团创业,种植脐橙。采用“电商团队+种养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了周边贫困群众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廖祝胜的创业团队成员已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16人。他们成立了两家电子商务公司,并与120亩脐橙、柚子果园、50亩茶园、500亩生态种植养殖基地建立了产业联盟。营业额100万元以上,利润30万元以上。

这些小故事汇聚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扶贫实践。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表示:“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据介绍,按照现行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020年,贫困人口较多的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7个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高于农村全国居民。增速为0.2个百分点至1.7个百分点。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精准是中国扶贫经验的关键词。去年12月举办的“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负责人分享了“中国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经验。

建档立卡,解决谁养谁的问题。国家制定贫困认定标准和程序,组织基层干部群众通过农民申请、民主评议、公示等方式进行贫困认定,对认定不准确的,及时剔除,及时纳入新的,完整记录贫困和援助的原因。完善扶贫措施和扶贫效果,建立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现贫困数据从村到户到人。

选拔村干部,解决谁来供养的问题。从县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人员,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超过300万干部参加,每年留守值班人数近100万人。这些干部与贫困村有着密切的联系。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运筹帷幄,走出贫困之路。

推行分类政策,解决如何支持的问题。根据贫困成因和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帮扶需求,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实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90%以上的贫困户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70%以上的贫困户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工资收入与生产经营收入的比重贫困人口逐年增加,转移性收入比重逐年下降,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实施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所有贫困村都通了硬化路、公交车和邮路。超过290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彻底结束了干旱缺水地区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实施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为超过4000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餐,及时鼓励因贫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救治19名以上贫困儿童。百万贫困大病、慢性病患者,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小病。不必离开家乡,患常见病、慢性病不必出县,大病基本生活有保障。实施搬迁、危房改造和生态扶贫,搬迁贫困人口近1000万,完成2493万贫困人口危房全部改造,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7450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建立贫困退出机制,解决如何脱贫问题。中国的扶贫标准可以概括为“一、二、三”。 “一”是指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二”,就是衣食无忧;“二”,就是衣食无忧。 “三”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达到这一标准后,将通过民主评议、入户核定、公示等程序实现脱贫,实现政府认可、贫困户认可、社会认可。

建立防止返贫、解决稳定问题的长效机制。中国将从2021年起设置过渡期,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为脱贫群众提供支持。建立不稳定、脆弱贫困户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提前采取精准帮扶措施,防止返贫和新贫困。

有效对接乡村振兴

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斗,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相关工作停止。

要按照党中央要求,把巩固扩大脱贫成果作为首要任务,推动脱贫政策、措施、工作体系逐步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出现大规模返贫,确保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据了解,2021年政策总体保持稳定,投资不减少,援助队伍不撤。各级财政投入必须符合巩固扩大脱贫成果、保障良好衔接的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开展贫困县、贫困村、脱贫人员监测,及时发现不稳定户、及时帮扶。容易陷入贫困。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支持工作,加强产业支撑和就业帮扶,确保他们安居乐业、就业创业、逐步致富。加强民意民智支撑,鼓励引导脱贫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时,创新扶贫工作将更加规范和完善。加强扶贫资产、扶贫小额信贷、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扶贫公益阵地、扶贫车间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我们还将坚持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要做好政策衔接、产业帮扶抓好衔接、就业帮扶抓好衔接、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衔接、公共服务提升抓好衔接、重点县抓好衔接、考核抓好衔接。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