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张晓华张雷
11月1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以下简称“火箭学院”)庆祝成立65 周年。在这里,我国第一枚导弹诞生,我国首次“两弹”联合任务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是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力量;在这里,我们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导弹武器,为国家战略安全奠定了基础;先后成功研制12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为三大里程碑做出了突出贡献。
艰难起步,走上自力更生之路
“苏联的导弹先于图纸和材料到达,我们在图纸到达之前就开始了‘反设计’。”火箭学院成立前一个月,中苏双方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号。苏联将向我国提供导弹样品和技术材料,并派出专家帮助中国仿制“1059”导弹(后更名为“东风一号”)。据一部(现为总设计部)技术密集处陈千秋回忆,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没有一个技术人员学过有关导弹的课程。看着眼前的导弹,他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反设计”绝非易事。这似乎预示着中国航天事业将从一开始就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当时,火箭学院没有相应的导弹产品生产、试验和总装试验工厂,但航天员们不畏困难,热爱钻研。他们将导弹一点一点地“解剖”,并根据专业分配每个部分进行研究。 “大家都很积极主动,主动加班,不用等上级分配任务。” 1960年11月5日,“1059”发射成功,自制导弹首次飞越中国地平线。
1962年3月,“东风二号”试飞失败,这是中国航天自力更生以来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原总设计部10室主任魏其勇至今仍记不清当年的心痛。每个人都参与设计改进并积极准备卷土重来。
宇航员从来不畏惧挫折。他们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切都经过系统总体、一切经过地面检验”的科研管理体系。这“两件事”流传至今,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宝贵财富,对后续模型产品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次失败也成为我国航天工业形成可靠性理念的转折点。
1964年,改型设计的“东风二号”成功下水。两年后,“两弹组合”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用本国导弹发射核武器的国家。从此,中国拥有了可以实战使用的核导弹,科技和国防能力迅速发展。
携手同行,彰显航天责任
绵延万里的大巴山,是红军长征中征服的第一座雪山。在这个红军战斗过的地方,你依然能感受到航天员们对抗天与地的英雄气概。
“我们用一场热闹的制作‘大战’庆祝了研究所成立20周年。”在062基地工作了20多年的张惠民回忆,当时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合作非常困难。伺服机构在其他地方,总装和控制系统其他单元分散在大巴山相距数百公里的狭窄沟壑中,很难见面和交流,更不用说进行协作实验了。
“我们非常自豪能够在这里战斗。”从大城市到大山深处,像张慧敏这样的火箭学院工作者充满了自豪。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在这片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土地上,红色圣地体现了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乘势而上,支撑航天强国梦想
“运输车辆必须保证良好的减震性能,国外提出的技术指标高于国际标准,卫星密封容器的设计在国内尚属空白……”1986年,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他们首次向世界敞开大门,准备向海外推出。对于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时任火箭研究院十五所一室副所长王瑞泉果断承担起卫星集装箱和运输车的设计任务。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而且会比外国人做得更好。”联合训练期间,外方对卫星集装箱的评价是“Excellent!”关于运输车辆的稳定性,外方记录的振动加速度数据显示“非常小!”王瑞泉团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是可信的、优秀的。
“随着航天精神代代相传,我们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将会越来越近。”火箭学院第十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何友文表示,随着我国航天发射进入持续高密度状态,火箭学院承担了产品型号的增加,但我们从未退缩,一直在战斗在建设航天强国的第一线。
65年团结奋斗,65年风风雨雨。作为国家航天重大工程的承担者和进出太空能力的引领者,火箭学院人不断攻关,搭建探索浩瀚宇宙的阶梯,屡创佳绩,为建设强大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航天国家。
(光明日报北京11月16日电)
《光明日报》(版本08,2022 年11 月17 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