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来聊聊哈佛大学这波操作,真是耍了一手好戏,既要站队又要营造个中立的假象。这事儿干得啊,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
首先,哈佛大学法学教授Noah Feldman插话强调“哈佛大学不是政府,不应该有外交政策或国内政策”。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这不是吹牛吗?学术机构怎么能完全脱离时事呢?
再看看哈佛这个“机构声音工作组”,这招挺新,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聪明又理性”的形象,好像在说:“看吧,我们多么谨慎,连个报告都出了”。
但是报告中的逻辑确实很愚蠢。公开表达同情反而会疏远一些社会成员,这不是讽刺吗?哪个大学敢说在任何问题上都可以让所有学生达成共识?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跟其他学校比,哈佛没全盘采用芝加哥大学的“机构中立”原则,这一点到是让人看到了一丝“特立独行”。
不过,仔细一看,这只是换了汤,没有换药。费尔德曼教授表示,“作为一个有价值观的机构,我们不能保持中立”,但这是否是一记耳光?
前一分钟他还在谈论减少对时事的立场,下一分钟他就说:“我们不是中立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简直令人震惊。
至于哈佛对特朗普总统的税收提案和招生政策的立场,费尔德曼教授似乎觉得这与大学的职能完全一致。这不是废话吗?这些确实是为了金钱和生存,但谁能逃脱呢?哈佛大学只是一个道德外壳,一旦接触到它的好处,就必须站出来发声。
汤姆·金斯伯格还必须解释哈佛大学如何保持中立,尽管报告称事实并非如此。这不是一次完整的旅行吗?当彼得·伍德说“不存在机构中立”时,像大学这样的机构真的能保持中立吗?
哈佛这次所谓的“减少对时事问题的表态”,不过是在玩一场文字游戏,试图在公众面前塑造一个既关心又超然的形象。
但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只会让人认识到其背后的虚伪和不稳定。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已经看够了,这种“双面”的做法只不过是同一出老戏的重演。
版权声明:本文由今日头条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