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生活打卡季#警笛长鸣,一大群间谍包围了一座小楼。伴随着嘟嘟的声音,一圈圈的电波出现。表情坚毅,动作敏捷……李夏从容淡定地发了电报。发完信息后,他迅速将密码塞进嘴里,深情地给战友们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永别了,战友们,我想你们……”
这股电波穿越时空,至今每一句话都直达人心。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这位勇敢无畏的共产党员的原型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李白。他用生命之光照亮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夜空。
亘古不变的“红潮”,造就了西店永恒的精神。这根红根不断向前延伸,将理想信念之火深深地播撒在东方红丝带上。
作为我国国防工业最早建立的两所重点军事院校之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已办学90余年,稳居国家“双一流”、“211工程”行列”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被誉为我国网络和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黄埔军校”,开创了我国西北高等教育的一大高峰。
“红色电波”铸就“军电”辉煌
红色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底色,也是无线电文化的象征。
“红色技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努力拼搏,完成光荣使命,前线在等着我们!” “巩固和平,建设国防,我们必须担负起这个重任……”三首来自不同历史阶段的校歌,深深歌颂了一代又一代西店人的使命和责任。
半个广播电台成立,中央苏区诞生,长征学校成立,滋养延安精神。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办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历史始终与中国革命史紧密相连。红色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伸展出中国大学最长的红色根。
龙岗战役中缴获的一半电台
“科学的千里眼和耳朵”。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通学校师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期间,西店人民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广播支援工作;抗战战略防御阶段,他们参与了八站八网的建设,保障了中央、中央军委、中央军委等党政军系统的通讯联络。边境地区政府;在日伪军封锁期间,西店人自主研制通讯装备,解决了通讯器材装备短缺的问题,为全军通讯力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抗战紧张时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成立,保证了中共中央及时了解战局形势,宣传抗战思想。 -抗日战争,甚至学校师生直接参加了抗日战争。他们浴血奋战,立下许多功勋,为民族独立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部军工电子”名扬海内外。
战争年代,西电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和平时期,西电与国家同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需求,谱写新时代辉煌篇章!
“信息蓝”展现“西部电力”宏伟蓝图
蓝色具有理性、准确的形象,与科技、互联网、电子信息领域有着天然的契合。 “西电蓝”成为校徽的颜色之一,象征着理性和活力。
富有韵律感的蓝色代表着继承过去、开拓未来。西电人继续耕耘在“信息蓝”电子领域。在通信、信息处理与雷达、航空航天技术、微电子、计算机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天线与机电耦合等领域不断攀登顶峰。
在学科建设方面,西电一枝独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电共有11个参评学科上榜。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学校电子信息学科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同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继续保持在ESI全球前1的位置,处于世界前列。在兰科2022年中国优秀学科排名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进入中国顶尖学科,位居全国第一。
科研方面,西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锚定电子信息领域“卡脖子”技术的迫切需求、国防的迫切需求和国民经济产业链的迫切需求,与世界同步研究,让“弯道超车”成为可能。谱写了西店独特的篇章。
西电在5G通信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西电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31年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创办,到今天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领域一直是其专业,在我国创造了多项“通信第一”。国家: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残骸通信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器、第一台毫米波通信机、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台“绳索电报交换机”通讯设备、第一台“塔式空管机”“腔体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
在国家火星探测工程、探月工程、太阳探测工程、大型射电望远镜等重大工程中,在“寻声工程”和主导实施的“周日工程”中,西电智慧频频闪烁,这是我国高性能电子装备的一次飞跃。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
2022年6月,全球首个全系统、全链路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中心通过验收,“天天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6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其中,氮化镓微波器件被国际同行称为半导体领域“三大代表性成果之一”。相关技术和产品已在华为5G通信基站中批量应用。在严格的“芯片禁令”下,他们支持华为、中兴、三安等民族企业实现5G通信核心器件的重大突破和自主可控,解决了华为在芯片领域的三大“卡脖子”问题之一。
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同时,西电也立足西部、扎根西部。西电的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贴近民生和需求。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等多个领域打通科技信息服务和推广“最后一公里”。公里”。
“秦盾”——拥有自主可控的云加密数据库系统,致力于解决云数据库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农掌门”——依托“互联网+现代农业”精准帮扶模式,解决农民最关心的“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问题,年均产值超7亿元,带动数十万贫困户实现收入稳定增长; “奶山羊智慧养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奶山羊的精细化管理和健康监测,大大提高了蒲城县奶山羊的数量和养殖年产值。
奶山羊智能化养殖
向上支撑国家重大工程战略,向下脚踏祖国造福人民,西电不断贡献科技强国的“西电智慧”和“西电力量”,在电子领域的天空里大展宏图,书写“高高在上天地”的西电故事。 “金名片”延续“军工电子”辉煌
黄金象征着丰收和光明,是时间存在的证明。
“西部电力现象”的金名片,续写“西部军电”的辉煌。再过百年,依然明亮,永不褪色。办学90多年来,西电以“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创业英雄多、航天总工程师多、董事局主席多”的“西电现象”享誉海内外。工程师”。
“永恒的电波”烈士李白、“雷达判官”包峥院士、东风系列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包为民、嫦娥五号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天宫一号总设计师杨红、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等众多航天总工程师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用走在时代前面永无休止的追求,用坚韧的行动诠释了西店人民“热爱党和国家、勤奋进取”的精神。以及务实、信息特征、勇于做好人的“第一”精神特征。
今天的西店人继承了前人永恒跳动的心,依然雄心勃勃、矢志不移。
进入新时代,西电教育聚焦热门学科、热门行业。就业是西电一张亮丽的金名片。西电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年度最佳大学就业典范奖”、“IT行业黄埔军校”。这是当之无愧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年西电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设备制造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拥有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中国等知名科技企业电信、中兴等“大厂”已聘用数百名西电毕业生。
西安电子科技2022届毕业生与集中单位签约
九十多年来,一代代西店人砥砺前行,艰苦奋斗,秉承“立德、求真、笃学、笃行”的校训,不断奋斗,续写辉煌。 “军用电气”。许多西电校友进入电子信息、互联网行业,成为华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公司的领导者。 “西店就业好”的金名片闪闪发光。
风一吹,就该起航了。不要等到鞭子举起来。西店人以“敢呼日月改天”的饱满精神和“一颗红心报祖国”的爱国之心,以千种方式传承到祖国各地,传唱新时代的中国!
地处秦岭脚下、终南山北麓,西电始终想国家之所想、关心国家之所急、研究国家之所需。它不断专精于自己的手艺,在最正确的地方挖最深的井,勇于挑战“卡脖子”问题,敢于开拓“从0到1”的无人区,未来,西电一定会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