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马尼亚恶魔图片【塔斯马尼亚恶魔!】

新闻资讯2025-03-16 18:19出国留学咨询网

塔斯马尼亚恶魔图片【塔斯马尼亚恶魔!】

今天给各位分享塔斯马尼亚恶魔图片【塔斯马尼亚恶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由于其短小精悍的体型和别具一格的战斗方式,以及惊人的咬合力,它们被冠以“塔斯马尼亚恶魔”的称号。

塔斯马尼亚州历来是大型有袋动物的避难所,但在欧洲人登陆澳大利亚后,许多大型食肉有袋动物迅速绝迹。

因为当地居民认为这些动物会杀家畜,所以对这些动物展开了大规模的猎杀,袋獾由于身型小且适应力强而幸存下来。

1936年,澳大利亚的最后一只袋狼死去,这让人们意识到了保护物种的重要性,于是濒临灭绝的袋獾成了保护动物。

此后,免于人类干扰的袋獾开始恢复自己的种群数量,但不幸的是,在20世纪末它们又染上了一种不治之症。

袋獾面部肿瘤病(DFTD)

这是一种非病毒性传染性寄生性肿瘤,染病的袋獾的口部开始出现表观病变和肿块,之后这些变化会从面部传染到全身并发展成肿瘤。

面部的肿瘤会严重影响摧毁袋獾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从而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最后被活活饿死。

除此之外,侵入身体内部的肿瘤会造成器官衰竭以及其他器官组织感染,这更加增加了它们的死亡率。

研究人员发现,被感染的袋獾群体在12-18个月内的死亡率达到了100%,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该病于1996年在塔斯马尼亚东北部的袋獾中首次发现,此后,已经传播到袋獾范围的95%,使袋獾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更严重的是,在2014年的时候,袋獾种群中又出现了变异的DFTD毒株(DFT2),这让疫苗的研发变得更加复杂。

据有关报道称,这种病变的毒株还可能扩散到其他相关物种,比如鹌鹑等,那样的话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势必遭受极大破坏。

肿瘤病是如何传播的

具有传染性的肿瘤病是极其罕见的,除了DFTD,只有犬传染性性病瘤,它是通过狗的性行为传播的。

那袋獾的面部肿瘤病是如何传播的呢?说来也好笑,肿瘤病之所以能在袋獾中大规模传播完全是袋獾自己的原因。

袋獾虽然小但却很好斗,常常因为争夺食物或配偶而大打出手,而它们进攻的方式显然是用嘴巴咬。

当两只袋獾在战斗中咬到对方的脸时,这种疾病就得到了传播,这也是为什么病情最先出现在脸上原因。

另外,也有科学家认为,叮咬不仅会导致肿瘤扩散,而且它也有可能是造成肿瘤病的罪魁祸首。

因为如果复发性的疤痕形成过程被突变打断,就可能会致癌,无法愈合的伤疤会长成一个外部组织,然后传播。

图为:痊愈的袋獾

“恶魔”有望战胜“病魔”

虽然袋獾整个种群的历史看起来充满了灾难与不幸,但最近传出的好消息是,它们正在慢慢适应并战胜肿瘤病。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科学家发现变异基因组在整个种群中变化曲线开始趋于平缓,这意味着肿瘤病的传染性开始下降。

这种疾病追踪方法属于基因组学,一般用于追踪人群中的传染性病毒,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将其用于肿瘤分析。

另一个直观的事实是,科学家们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患病袋獾的面部肿瘤开始消退,出现了正常皮肤。

以前人们为了阻止疾病在袋獾中的传播而对患病袋獾进行了隔离,但疾病的传播速度却并没有减缓。

而之后人类的做法是,不过多干预袋獾种群,让它们自己适应这种可怕的疾病,结果是袋獾赢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袋獾适应肿瘤病的速度极快,在疾病肆虐的16年内,它们只演化了五代就适应了疾病。

前面我们说它们躲过了人类的捕杀,而如今对顽疾的战胜这一举动似乎还要更伟大,它们是家族中仅剩的成员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后

从诞生之日起,动物就与疾病之间就不断开展“军备竞赛”,一方想方设法变得更具侵略性,另一方则尽可能的提高防御能力。

这种防御能力可以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容忍适应,一种是抵抗反击。

人类的免疫系统显然属于后一种防御方式,而袋獾对肿瘤病的成功抵御则是一种完美的适应。

我们对癌细胞的态度倾向于消灭,但从袋獾的成功“抗癌”中我们或许可以学到新的思路和新的东西。

比最原始社会落后2倍,失落的塔斯马尼亚文明,放弃使用先进技术

图注:复活节岛

孤岛总是给人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些与世隔绝的动植物奇怪到让你难以想象,而那些人类文明也是如此。

我们经常会对“失落的文明”感兴趣,我们幻想那是世外桃源,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如果说孤岛的动植物可以用“独特”来形容的话,那么孤岛与世隔绝的文明只能用“原始”来形容。

坐落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曾经就有一个真正的“失落文明”,这里的人们(塔斯马尼亚土著)与世隔绝了8000年。

图注:红色部分为塔斯马尼亚岛

但是它们走了一条与外界完全不同的道路,如果把外界越来越先进的文明称为“进化”的话,那么他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退化”,现在的主流科学也都是用退化来形容他们。

大约在34000年前,最早的智人带着当时最先进的旧石器时代技术来到这里,但是在最近的8000年里,他们放弃了几乎所有技术,回到原始社会。而当19世纪欧洲人到达这里时,发现他们过着比3万年前最原始社会还要原始2倍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塔斯马尼亚的土著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他们的文明会倒退?

塔斯马尼亚土著如何到达这里?

塔斯马尼亚岛的面积还挺大的,差不多有两个台湾那么大,虽然,现在这里距离澳大利亚最近只有200公里(隔着一条巴斯海峡),但原始智人很难跨越。

然而,在最近一个冰河时期(大约4万年前)到来时,海平面开始下降,原始的智人也是一个喜欢冒险的物种,他们从澳大利亚跨过巴斯海峡来到塔斯马尼亚。

塔斯马尼亚恶魔图片【塔斯马尼亚恶魔!】

图注:塔斯马尼亚岛有点像苹果

​有一些研究显示,塔斯马尼亚最早的移民是在34000年前到达这里的,当时的塔斯马尼亚比现在要宽阔得多,大约能有14万平方公里,而现在只有6万多平方公里。

由于连接澳大利亚,当时的塔斯马尼亚智人与澳大利亚会有往来。

然而到了大约16000年前,冰层开始消退,海平面逐渐上升了大约120米,到了8000年前,塔斯马尼亚岛土著开启了真正与世隔绝。

图注:塔斯马尼亚恶魔——袋獾

有多落后?

现在塔斯马尼亚岛经常被称为“世界的尽头”,是风景不错的旅游胜地,岛上住着50多万人,但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正塔斯马尼亚土著,可以说这个民族已经消失了,最后一个纯正血统塔斯马尼亚人在1905年去世。

19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到处扩张,他们发现了这座岛屿,并带去了疾病和压迫,塔斯马尼亚土著无法承受住,它们被抓到集中营,大部分人死于饥饿。

不过,让欧洲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人真的太落后了。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塔斯马尼亚人和我们一样都是智人。

图注:塔斯马尼亚族群以4-5个家庭组成

​但是塔斯马尼亚人已经几乎不穿衣服了,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是裹些兽皮涂点动物油脂了事,要知道他们是在冰河时期迁移过来的,那会它是有衣服的。

因为不用制作衣服,它们失去了“骨制品技术”,在欧洲人到来后,发现他们没有动物骨头制成的钩子、鱼叉、骨针等等,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智人工具。

​另外,3万年前澳大利亚智人广泛的捕猎工具也没有,如投矛器、网、回旋镖等等。

除了这些捕猎工具之外,部落纷争需要用到的“​柄​制工具”技术也失去了(那些把石头,兽角绑在棍子上的技术)。

​要知道这些工具是更久远、已灭绝的人种都会使用的工具,比如尼安德特人和佛洛里斯人都会用。

佛洛里斯人的脑容量比智人小许多,但他们在9万年前就开始使用这些工具了,而作为智人的塔斯马尼亚人却没有。

其实,开始的时候他们是会使用这些工具的,因为澳大利亚的土著一直在使用,所以可以确定塔斯马尼亚人是后来自己丢弃的。

图注:最后四个纯正塔斯马尼亚人

为什么塔斯马尼亚人会“退化”?

根据人们使用的工具复杂程度,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字情况,可以判定一个文明的原始程度。

塔斯马尼亚人只会一些最基础、简单的工具,所以说他们很原始。塔斯马尼亚人并没有放弃使用火,只是他们竟然不知道捕鱼。

在欧洲人来到这里后,发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这个地方鱼群密度太高了,甚至是当时鱼群密度最高的地区。

​​但是,塔斯马尼亚人却放弃了这些资源,他们大部分人生活在海边,只有女性会潜水寻找甲壳类动物食用。

通过工具的放弃时间推断,塔斯马尼亚人大约在3800年前放弃捕鱼,而且当欧洲人把鱼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对这种带有腥味的优质蛋白竟然产生了恐惧。

另外,他们的主要食物之一是海豹,而海豹周围经常会有鱼群包围,他们是绕过鱼群去捕杀海豹的。

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推断塔斯马尼亚人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仰发生了改变。

图注:最后一个讲塔斯马尼亚语的人(左)

​比如在某一时刻,他们某些部落中有威望的人突然发现吃鱼会影响种群发展,或者说吃鱼可能带来不幸,所以呼吁大家不要吃鱼了。

然后,这样的文化在整个塔斯马尼亚岛蔓延,最终导致后来的人都不再捕鱼。

其他技能和技术也是一样的,在某一个时刻他们突然觉得这些东西没有必要了,于是就抛弃了,当然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存。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不过还有一种主流的解释,那就是人口基数,该理论认为需要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才能维持技术和技能。

图注:塔斯马尼亚土著妇女

​当欧洲人到来的时候,据说整个岛屿只有4000人,这样的人口基数当然无法维持先进的技术和技能。

你可能知道岛屿上的种群很容易崩溃于基因的多样性,因为要不了几代人它们就都会是近亲繁殖了,但是4000人还是足够的。

有些学者通过计算发现,最低只要98个健康的人类,人类的种群就能够得到维持。

​然而,塔斯马尼亚岛人口阈值肯定也不止4000人,要知道这里现在常住人口是50万。

所以我个人认为是前面提到的文化层面诱因最终导致了人口少,而人口越少越不需要优良的技术和工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想象一下,某个文化层面的诱因导致捕猎技术和工具的落后,进而导致生产力落后,能养活的人自然就少了,人口自然少了。

而人口少了后,它们就更加不需要优良的技术和工具,以此一步步退化回去。

最后

塔斯马尼亚岛的这种退化现象被称为塔斯马尼亚效应,这种现象还挺常见的,在许多地方和历史都有会看到类似的影子,一旦封闭他们就开始退化。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地球也是这样的孤岛呢?

我们会不会突然有一天发现,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不可能飞出地球,最终有一个“人类大祭司”站出来提倡放弃使用一切科技技术,保留一些最有用、最原始的、最贴合自然的生存技术就好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是否也有可能回到原始社会,回到最初呢?

这个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我们真的无法走出地球,科技对我们而言是利还是弊真说不好。

用户评论

哽咽

这照片也太猛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简直就是一只来自地狱的生物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感觉这种动物肯定很厉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塔斯马尼亚恶魔真是太酷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丶一切都无所谓

想看更多关于它的图片和视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级床震

长得好像猛犸象,是不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这眼神也太吓人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这么强壮的动物,真是太神奇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没想到这种生物真的存在,我一直以为是虚构出来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塔斯马尼亚恶魔是地球上最特别的动物之一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月流沐@

它的牙齿和爪子都好吓人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我要去塔斯马尼亚看看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i

好奇它的生活习惯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像电影里那么厉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这种动物一定很难饲养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希望它能够保全品种,不被人类伤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全网暗恋者

它的皮毛看起来很厚实的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我喜欢这个独特的生物,很有魄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太想要这张图片了!我要把它设为手机壁纸!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下次去动物园去看塔斯马尼亚恶魔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希望它能够一直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