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哥伦比亚最水的硕士项目,哥伦比亚研究生毕业好就业吗,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通过协商,两校将在工程和应用科学各个领域开展本科和研究生衔接培养,合作程度空前加深。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完成本科三年学习,期间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将承担部分课程的讲授。同时两校还将为学生精心安排一系列特色学术活动及暑期科研项目,帮助学生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实践能力。
之后,学生将赴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交流学习一年并直升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硕士项目。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在五年内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成为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该联合培养项目计划于今年正式启动,未来两校还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关系。
此前,港中大(深圳)已有近180名毕业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在运筹学、商业分析、统计学、金融工程、数据科学、金融经济学等领域进行深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深圳设立,建校十年以来,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不断开拓与全球知名大学的战略合作关系,搭建高端国际交流平台。截至目前,港中大(深圳)开展实质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数量达149所,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遍布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达254个,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社会担当的高层次人才。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实习生 钟正阳
还在嫌弃所谓的“名校试水项目”?其实你不一定考得上
平日里,我们经常听到身边同学说:“美国XX大学XX项目很水,不要去申!”又或是“申请XX大学XX专业的中国人那么多,肯定很水!”…那么,我们应如何判断申请的项目水不水呢?今天,禾小花就来和大家深度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来说,“名校试水项目”这个概念指的是世界名校中据说十分容易申请的项目,因此,许多背景相对较差的同学都去“捡漏”,仿佛只要提交了申请就能够被录取。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该组数据选取了8个网上众多学生定性为“水”的名校项目来做分析:
哥伦比亚大学:运筹学硕士
杜克大学:工程管理硕士
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数学硕士
西北大学:项目管理硕士
康奈尔大学:应用统计硕士
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金融硕士
从以上8张数据图我们可以大概看出,网上多数同学都在吐槽的所谓的“水项目”,它们录取的平均三维成绩可不算低,基本在GPA85+、GRE320+、TOEF 100+的水平,硬件要求一点都不“水”。那么为什么它们会给人一种很“水”的感觉呢?
1)录取人数相对较多
项目代表:
例如上图的西北大学项目管理硕士、 杜克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等。
反驳理由:
南加大的EE录取人数一直也很多,但是专业排名却一直保持在前二十,该项目在不断扩招也只是因为就业市场发展。以此为例,可见第一条理由并不能说明这些项目很水。
2)录取中国学生比较多
项目代表:
例如上图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硕士、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罗切斯特大学金融硕士等。
反驳理由:
众所周知中国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很强,因此大多数美国名校统计系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都很多,而耶鲁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曾经录取的中国留学生比例甚至高达90%+。以此为例,可见第二条理由并不能说明这些项目很水。
3) “据说”就业不好
项目代表:
以公共卫生/政策项目为主,例如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耶鲁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卡耐基梅隆大学公共事务硕士等。
反驳理由:
世界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急缺以上领域的人才投身社会治理与疫情防治,只要个人的工作能力过关,你就是如今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大把高薪工作正等待着你。以此为例,可见第三条理由并不能说明这些项目很水。
4)录取门槛低
项目代表:
以常见的商业类项目为主,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分析硕士、波士顿大学商业分析硕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业分析硕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管理硕士等。
反驳理由:
录取门槛低是一个相对概念,哈佛这档名校有自己的录取门槛,而克拉克大学、肯特州立大学这类次一级的大学自然也有自己的招生要求,因此,对于不同背景的学生来说,两者都有着不同的难度。
此外,录取门槛低、申请难度低也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能够申请得上,当然更不意味着被录取了就能轻轻松松拿到一个毕业证。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评判一个项目水不水呢?
1)学生水平
可以从学校录取的平均分、托福成绩等硬性条件上进行筛选,毕竟那些未来跟你在一起学习的小伙伴的水平可能会对你产生极大影响。
2)教学水平
可以查看该项目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并从课程的实用度、形式、师资配备及影响力上来判断学校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
3)就业前景
可以关注该项目在国内外的认可程度,它会对你未来找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另外还要注意该项目的就业率以及找工作的时间节点。
在美国大学毕业申请藤校研究生太简单了吧
最近越来越多的朋友孩子被录取藤校研究生,在美国大学读本科生和国内本科生在申请欧美大学研究生时的差异,说句过来人的话:在美读大学,考藤校研究生很简单
—
1. 美国本科生申请研究生的优势举例**
*例子1:科研机会与推荐信
– 背景:一名在美国排名50左右的大学就读的本科生,主修计算机科学,GPA 3.8。
– 科研经历:从大二开始,他加入了教授的机器学习实验室,参与了一个关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在大三时发表了一篇会议论文。
– 推荐信:实验室的教授为他写了一封强推,详细描述了他在项目中的贡献和学术潜力。
– 申请结果:他成功申请到了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
分析一下,会觉得:
– 美国本科生更容易获得科研机会,尤其是通过教授的直接推荐。
– 教授的推荐信在申请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当推荐人来自美国学术界并有一定影响力时。
*例子2:校友网络与内部资源
– 背景:一名在西北大学就读的本科生,主修经济学,GPA 3.7。
– 校友资源:她通过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联系到了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研究生的校友,校友为她提供了申请建议,并帮她修改了个人陈述。
– 申请结果:她成功被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硕士项目录取。
分析一下:
– 美国大学的校友网络非常强大,尤其是在藤校和顶尖大学,校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申请材料。
– 职业发展中心和教授也会为学生提供申请支持,这种资源在国内大学相对较少。
例子3:课程设置与GPA优势
– 背景:一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就读的本科生,主修生物工程,GPA 3.9。
– 课程设置:她修读了许多高阶课程,并在相关课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 申请结果:她成功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生物工程博士项目录取,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分析一下:
– 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灵活,学生可以选择高阶课程来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
– 美国大学的GPA体系相对透明,高分学生在申请中更具竞争力。
—
2. 国内本科生申请研究生的挑战举例
例子1:科研经历不足
– 背景:一名在上海科技大学就读的本科生,主修材料科学,GPA 3.8(百分制90分)。
– 科研经历:他尝试联系教授参与科研,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最终只参与了一个小型项目,且没有发表论文。
– 申请结果:他申请了10所美国顶尖大学的研究生项目,全部被拒。
分析一下:
– 国内本科生在科研机会上相对不足,尤其是非顶尖大学的学生。
– 即使成绩优秀,缺乏科研经历和高质量的推荐信也会导致申请失败。
例子2:推荐信影响力不足
– **背景**:一名在武汉大学就读的本科生,主修金融学,GPA 3.7(百分制88分)。
– 推荐信:他的推荐信来自两位国内教授,但教授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有限。
– 申请结果:他申请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金融硕士项目,均被拒。
分析:
– 国内教授的推荐信在国际申请中的影响力可能不如美国教授。
– 如果推荐人没有国际学术声誉,推荐信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例子3:语言和文化差异
– 背景:一名在清华大学就读的本科生,主修电子工程,GPA 3.9(百分制92分)。
– 语言考试:他的托福成绩为98分(满分120分),未达到许多顶尖大学的最低要求(100分)。
– 申请结果:他申请了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硕士项目,均被拒。
分析:
– 国内学生在语言考试上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托福或雅思成绩未达到顶尖大学的要求时。
– 文化差异也可能导致申请材料(如个人陈述)的表达方式不符合招生官的期望。
—
3.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举例
例子1:藤校硕士项目的“水”
-背景: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硕士项目每年招收大量学生,班级规模超过200人。
– 录取标准:该项目对GPA和标准化考试的要求相对宽松,许多学生的背景并不突出。
– 就业情况:虽然项目名气大,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一般,许多人回国就业。
分析:
– 一些藤校的硕士项目以盈利为导向,录取标准较低,尤其是自费项目。
– 这些项目的学术含金量可能不如博士项目,但在国内就业市场上仍有一定吸引力。
例子2:国际学生比例高
– 背景: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中,80%的学生来自中国和印度。
– 录取标准:虽然项目竞争激烈,但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录取标准相对灵活,尤其是那些自费的学生。
– 就业情况:许多国际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尤其是在科技行业。
分析一下:
– 美国研究生院中,国际学生占据了很大比例,尤其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
– 这些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学校创收,同时为国际学生提供就业和移民机会。
总结
用户评论
哥大硕士确实很有名气啊,不过水不水的真不好说,得看你想读哪个专业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毕业去哪儿上班主要还是看你的技能和经验吧,学校光有牌子不够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哥大的校友资源很强大,这在找工作的时候也能派用场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硕士不一定是求职最好的凭证,实际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考哥大,得提前做好准备了,学费和生活费都高昂的要命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还是得看个人选择,哪个学校更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就选哪个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朋友读了个IT相关专业,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挺稳定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就业好坏跟自己的努力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别把压力都给学校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大毕业生待遇应该不错吧?毕竟是世界顶尖的大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更了解这个专业就多收集一些信息吧,比如具体的课程设置什么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别盲目追求名牌学校,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大校友会也很活跃,可以去参加活动认识更多人,互相帮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想在美国发展,读个美国硕士项目确实是个好选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除了学校,还要注意你的专业技能和英语能力,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工作也看重实践经验,建议趁还读书的时候多积累一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大毕业的证书肯定很有份量,但更重要的是你身上所具备的能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哥伦比亚有很多国际合作项目,可以拓展视野。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读研的话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方向,再选择学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硕士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要专注于学习本身。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