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父母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再去留学,才是更为稳妥和明智的选择。这种分歧让这位学生感到无比气愤,他满心困惑,始终想不明白。在他看来,家里明明资金充裕,完全有能力支持他现在就去留学,为何父母要拒绝他的请求。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深入的交流,双方最终不得已协商达成一致。决定让这位学生先在国内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然后再去留学读研深造。
过去的留学模式往往是在国内完成基础学业后再出国深造,这种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父母的决策。
国内的高等教育近年来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父母可能认为在国内读本科能够为孩子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稳重、循序渐进的发展理念,或许也是父母坚持让孩子先完成国内本科教育的原因之一。
此事一经曝光在网上,瞬间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切关注,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网友毫不掩饰地直言不讳道,这位学生的父母实在是目光短浅。要知道,新加坡属于英联邦体系,在那里读完大学后,后续前往欧美国家继续深造读书会方便许多。他们的这种短视之举,很可能会错失孩子更好的发展机会。
还有网友满怀感慨地倾诉,这个父母简直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就拿自身为例,我就正在为当初没让孩子去新加坡上大学而懊悔不已。同事家与我家孩子一般大,人家孩子已经顺利拿到了 pr ,而自家孩子却因为当初的错误决定失去了这样的良机,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对于这样的情况,笔者也被这位学生父母的做法惊得目瞪口呆。毕竟,孩子成绩如此出色,有着如此积极向上的想法,再加上家里经济条件宽裕,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还坚决阻止孩子的决定,着实不多见。
当然,从父母的角度来思考,或许他们也有着自身的顾虑。他们不想让孩子过早地出国留学,而是期望孩子能够先在国内读完本科,再去留学读研深造。因为在他们看来,那时候孩子的心理素质会更加稳定,年龄也相对成熟,能够更好地应对留学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在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与考量。作为旁观者,确实不大适合去随意议论其中的对与错。不过,静下心来想想,本科毕业后去留学读研,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孩子在各方面都更加成熟稳重。况且,家里既然有这样优渥的条件,估计早就找相关专业人士做了详尽的咨询,经过综合全面的考虑后,才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往往更倾向于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父母希望孩子在国内完成本科教育,也是受到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
国内的本科教育在某些专业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为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从孩子的成长心理方面考虑,过早出国留学可能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和不适应,而在国内完成本科教育,能够让孩子在熟悉的文化环境中逐步成长和成熟。
亲爱的读者,对于高二的男生想要到新加坡留学,但家长却反对,要求他本科毕业再出去留学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一年“惊喜”和“后悔”一样多
写在前面:“新加坡是我的留学强推!”——新加坡国立大学计量金融专业就读学长分享。
在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就读之前,因为我之前曾经在法国留过学,可以算是苦难记,无论是教学质量和生活环境都实属一般,社会问题还不小,无论是疫情期间的管控,还是白人歧视,都让我在前往新加坡的时候,做足了心理建设,把心理预期降到了最低。
12月初刚刚结束了zoom university的形式,我从线上教学转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真正到达新加坡的时候,真的是意外之喜。首先从环境而言,真的非常干净,城市秩序非常好,安全问题完全不用担心。疫情控制非常好,目前统计到的新增几乎只有境外输入病例,进入密闭场所都要扫码,甚至比国内控制还要严格。是我的留学强推!
新加坡交通非常方便,因为新加坡这边研究生没有折扣的,所以稍微交通费用要比国内高一些,不及法国可以办年卡。公交地铁都是按距离收费。但是如果只是往返于学校和住的地方,学校的校车还是免费的,也不会有什么过高的交通费。
购物大型商场支持支付宝,部分商店可以微信扫码,拿到学生准证STP办张本地卡可以随时刷卡,新加坡还有自己的支付软件,下载了一样可以线上支付。一般需要用到现金的地方,就是去市场买水果买菜的时候。
整体而言,完全没有不适应感,新加坡基本可以算是半个华语社会,出去玩或者吃饭都可以中文交流,本身在国立,同学也是华人比较多,反而欧美裔的学生少,去了趟南洋理工大学发现,那里华人更多。给大家看看新加坡的绝美夜景!
聊一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我的本专业——计量金融。因为新加坡城市小,也就比北京五环稍微大一点,所以新加坡国立算是离市中心很近了,坐公交30min,地铁会更快,同时国立在西海岸,离海近,沿海有许多港口,虽然不是美国的那种阳光海滩,但是能够在植被非常茂盛的海滨公园去徒步、骑自行车,呼吸呼吸海风。
国立不算很大,坐上校车转一圈,也就十几分钟,整体是都很不错的。要和国内高校比的话,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整体校园设计很有风格,不那么死板,不同学院都有独特的建筑设计,再加上整体的环境确实要好一些。请欣赏超美的国立吧!
我的专业是计量金融,老师许多中国人,可以说5:5的比例,所以不用太担心上课因为口音听不懂的问题,新加坡本地的老师会有“新加坡口音”,适应之后也不会难懂。(新加坡口音就是他们自己以为是英音,但其实,并不是!)
本专业计量金融本届80多人,女生多男生少,比例不是很平衡的。很多人来新加坡都是读金融或者管理专业,其实整体女生都比较多。隔壁金融、金融等专业人更多一些。
关于我的专业选择和给后来人的建议,我都放到最后。现在先聊一下课程内容。我的专业是规定10门课毕业,5门必修课,5门选修课。必修课真的是好难啊!
不同的课程看老师的风格,留作业或者不留,是个人作业还是小组作业。我个人更喜欢小组作业,因为一般小组作业一学期大概3-4次,比较复杂一些,而个人作业是每周都会留,然后比较注重对课堂知识的检验和延伸。
之所以选择计量金融这个专业,是因为我看到了计量这个非常高大上的字眼,也确实是一个比较难申请的专业,头脑一热来的。但现在简直就像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计量金融虽然担了金融两个字,但是没有设置在商学院,而是在science学院(理学院)下的数学系,所以专业内容和金融工程更加相似,只是金融工程偏向计算机教学,计量金融更偏向数学理论。专业的教授大多都是数学、物理专业,金融反而少。
就拿去年的数理金融这门课程而言,因为是线上开卷考试,老师出的题目简直难度逆天,我们都偷偷吐槽是不是因为是线上的考试,所以老师们想着索性出难一点,让我们自己看造化能不能通过。
在选修课上,国立是几轮选课的制度,第一轮先选必修课,一般不会有抢不到课的情况。第二轮是选修课,国立允许你申请其他学院的选修课,但是你想选的课程,需要向其他学院提出申请,并被通过才可以,很容易没名额,所以存在抢不到想上的课的情况。
聊到留学生活,怎么能少得了衣食住行的几件生活大事呢?我也是比较快就适应了国立的就读生活,接下来就聊聊一些生活小tips吧。
>>>>
吃在新加坡
我自己吃饭一般是在学校食堂、社区食阁,或者自己做饭吃。一般一餐饭最低4-5新币。我住的地方有社区中心设立的食阁,一般都是社区内的爷爷奶奶,上班族会来吃,就是环境一般,但是价格便宜。
常见的就是烧鹅饭、烧鸡饭,海南鸡饭,咖喱饭,想吃面就是鱼丸面、肉丸面,都是细面,学校食堂的种类会更丰富,除了以上这些,还会有麻辣香锅,印度菜等。我整体还是觉得新加坡的菜适合广东、潮汕地区的同学吃,对我来说口味并不太适合。放图大家可以看看哈。
>>>>
住在新加坡
因为我的专业学校是不保证住宿的,又因为疫情原因一部分学校宿舍外借用于隔离了,所以我认识的同学都没有抢到宿舍床位。所以,我觉得大概,是抢不到的。如果确定入学的同学,还是早早关注租房信息。
目前我和本专业的同学在学校附近合租,离学校步行10分钟。租房子相比国内价格要更高,如果是主卧,普遍1200新币左右,换算人民币就是6000多了,次卧便宜一些,按照周边设施、新旧程度,最便宜的可以到500、600新币。
去新加披的当天,因为规定到达后需要先隔离一天,等核酸检测的结果,所以我是直接从机场打车到了住的地方。等核酸结果出来了可以自由活动。例如注册学籍、学生准证STP的办理,学校会有手册,然后你也可以问先来的同学,还可以关注微信@国大周边,获取一些校园内外信息,帮助你迅速适应在国立大学的生活。
>>>>
玩在新加坡
新加坡整体和国内都相似,基本的娱乐生活其实都可以满足。再加上课程没有那么紧,不到期末作业密集的时候,每天上完课都可以有一定的休闲时间。
我会和同专业的朋友一起吐槽一下课程老师啊,因为每年教课的老师都不一样,这是因为国立吸纳很多的新老师进入,所以真的会有个别老师上课经验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去游泳、跑步,和不同专业的小伙伴打个球,还可以攒局一起在家里打麻将,哈哈。我打麻将不太厉害的,输得多一点,主要是一起玩个气氛。
我没有加入国立的学生社团,因为本地人比较多吧,学生会之类还需要递交表格之类的,比较麻烦没有想要加入。
来新加坡最幸福的就是,告别了法国地狱级困难的留学生活,结果新加坡这么方便真的是让我很惊喜了。如果说留学之前做的准备,嗯,建议该买的都尽量买好带过来,此处特指日用品,不是锅碗瓢盆哦。
因为新加坡虽然小,但网购速度真的有够慢,一般都要3-4天,如果是平常都要用到的日常用品,真的是来不及。比如薄的被子,床单被罩,建议能带就带。不然来了还要去市区买。
衣服不用带太多,一两件长袖就够了,新加坡这边常年夏季,过来了可以再买衣服,衣服和国内的价格不差太多。
新加坡的物价相比国内高一些,但是不太夸张,留学必备老干妈一瓶2-3新币,也就是十来块钱,还是可以的。
哈哈,最后是老学长的嘱咐,就是建议慎重考虑选择计量金融这个专业!!!这也是我后悔的关键点。
不是黑我的本专业,而是计量金融确实,难度很高!可以算是相当硬核的专业了。以下所聊的大家结合自己的留学目标来看,如果只是想提升学历,或者进入金融领域工作,完全可以选择金融学、应用经济学,甚至管理经济学这类课程简单的专业!(以后决定从事本专业的学霸当我没说)
同时因为计量金融本身就是针对具体领域的,所以如果之后不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过去学的知识很难有用武之地。所以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确实会选择更加纯粹的专业,例如金融学来学习。如果我早一点知道量化专业和自己的不匹配,应该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专业不能只看课程介绍,实际的课程内容和质量你是了解不到的。当然就像我之前说的,你要明确你的留学目标之后,再来选择。那如果你之后想要读博,就不能选择授课型专业了,这些都是考虑的因素。
最后说两个问题,一个是留学后留在新加坡工作的问题,一个是国立和南洋理工的认可度问题。
首先学了金融相关专业能不能留在新加坡,可以说新加坡金融行业华人并不好找工作,企业相比起中国人,更愿意招聘东南亚人,倾向于本地保护。不像香港有很多中资企业,虽然行业薪资高,但是能留下的都是凤毛麟角!
第二就是很多人都纠结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大学哪个好一点,不需要有这种纠结,因为新加坡主要的3所高校,除了管理大学,国立和南洋在新加坡当地认可度差不多,整体的世界排名相差不大,回国认可度也接近。除了管理大学是新加坡本地认可度比较高,回国基本是认可度比较低的。
最后,如果想要留学,新加坡真的是留学强推,无论是整体的城市环境,还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就读体验,入股不亏!期待之后在新加坡国立看到你们。
24fall不看后悔‼️热门留学国家优缺点
24fall不看后悔‼️热门留学国家优缺点
后悔去新加坡留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后悔去新加坡留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用户评论
其实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嘛,也许新加坡适合别人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合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太极端了吧,感觉有点偏激。新加坡的确也有缺点,但也有很多优点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学本来就是个很大的挑战,遇到挫折很正常,但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新加坡留学的感受每个人都不同,也许这篇文章只是作者个人的主观经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是应该多来一些第一手的经验分享,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新加坡留学的情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觉得很遗憾,希望这位作者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开心节奏呀。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朋友去新加坡读研,还挺喜欢那里的生活,感觉没那么多坏处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加坡确实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需要多花些时间去适应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地方都有优缺点,关键要看自己的目标和性格适合哪种环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学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历,更重要的是开阔眼界和提升自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加坡的教育资源很优质,我觉得这篇文章没提太多相关优势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本文能让更多想去新加坡留学的人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倒是挺想去新加坡体验一下的生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是学习上的压力太大了吧,导致对生活的感受都不太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看到作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幸福和快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后悔了还好,总比不知道该做什么更让人难过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加坡离我们家很远,确实需要考虑很多现实因素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再去一次,也许会选择不同的专业或者学习方式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关于留学真实生活体验的分享,帮助大家更好地做出选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