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qs与us大学排名谁更权威—usnews和qs哪个更权威国内,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排名参考指标:
- 学术声誉占比:30%
- 雇主声誉占比:15%
- 师均论文引用数占比:20%
- 师生比例占比:10%
- 国际教师比例占比:5%
- 留学生比例占比:5%
- 国际研究网络占比:5%(新增)
- 就业成果占比:5%(新增)
- 可持续性占比:5%(新增)
优势:
QS 榜单拥有独特的全球雇主声誉指标,这是当下各大高等教育机构排名产品中独属 QS 的一项标准。所以,如果你比较重视高校在全球范围内的就业优劣,就要多关注 QS 榜单排名结果。
局限:
QS排名国际化程度这一指标比重太大,如果高校没有足够数量的留学生和外国教师,很难在排名中取得好成绩,所有尽量有些学校在本地名气很响,但在QS上却碌碌无名。
适合学生:
QS学术权重较低,主要注重就业,国内企业也大多喜欢看QS排名,因此适合未来打算回国就业的同学,同样也适合研究生、英联邦、香港、澳洲、加拿大等国家申请的留学生参考。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又译U.S.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USNEWS the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Methodology,是《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两个杂志合并而成的英文周刊,主要刊登综合性报道和评论。USNEWS排名不仅包括世界大学排名,也包括了美国高中、美国大学、各大常见专业及研究生院的排名。从1983年开始发布美国大学和高中的排名开始,至今已40余年。
排名参考指标:
- 全剧研究声誉:12.5%
- 地区研究声誉:12.5%
- 出版物(包括学术文章、评论等):10%
- 书籍(对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类学科尤为重要):2.5%
- 学术会议(对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尤为重要):2.5%
- 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指数**:10%
- 总引用数:7.5%
- 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中出版物的数量:12.5%
- 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出版物的数量与总出版物数量之比:10%
- 国际合作(发表论文中含国际作者的数量):5%
- 发表论文中韩国际作者的数量与总数量之比:5%
- 22个相关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的文章数量:5%
- 22个相关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的文章数量与总文章数量之比:5%
「US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参考的指标覆盖了我们所能想到、去评价一个学校的方方面面,也综合考虑了教职员工、业界人员、学生等来自不同角度的意见,客观因素占比75%,是比较全面、理性、且深入的。但从比重上来说,大部分参考了学术期刊,也更多的考量了在校人员及研究人员的评价,因此结果对「学术型院校」、尤其是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术型院校更为有利。
例如,常春藤之一的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以人文社科及商科见长,世界排名仅为119;另一所更注重本科阶段教育的常春藤院校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世界已经排到了全球200余名。
但反观相较之下学术气息浓厚、或理工科更为强势的院校,例如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匹兹堡大学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虽然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但都跻身进了世界前60。
优势:
U.S.News主要参考研究声誉、文献及科学基础程度,对学术型院校更为有利。
局限:
其中一个指标——师资力量,主要受班级人数的影响。因此大班教学的公立大学没有小班教学的私立大学、文理学院排名情况好。
适合学生:
在选择美国学校的时候U.S.News的参考度更高,因为U.S.News的榜单参考的考量因素与美国更为相关,对于美国择校要求更为全面,以及打算投身科研以及就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Methodology,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自2003年发布,此后每年发布一次。可以说,ARWU是四大排名中最为客观的一个。且数据来源也非常透明,相当注重学术。
排名指标参考:
- 【教育质量方面】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和机构:10%
- 【师资水平方面】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机构20%;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研究员:20%
- 【科研产出方面】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的文章数量:20%;《科学引文索引》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文章数量:20%;
- 【个人表现方面】机构内每个人的学术表现:10%
优势:
ARWU是四大排名中最为可观的一个,且数据来源也非常透明,相当注重学术。ARWU 几乎所有指标都是量化的,论文数量、著名校友数量都是统计得出,非常真实客观。
局限:
- 重理工、轻人文;
- 没有考虑到各个学科发论文数量的差异,使得医科占优的学校排名优势巨大,整体医学>理科>工科>社会人文>商科。
- 完全没有考虑业界因素,影响力仅限于学术圈;
- 数据多来源于中国,让中国学校排名整体偏高。例如,中山大学在ARWU的去排名为全球第73位,但在其他世界大学排名的排位仅为100-300余名。按地区统计数据来源,亚洲的数据占总数据超过40%,是美洲的近2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按照国家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的数据数量几乎等于英美两国之和。
适合人群:
基于以上的优势与局限性,建议考虑在国内升学、打算申请医科/理工科、或者是着重学术的同学可以多看看ARWU,如果想要就业,ARWU可能并不适合作为参考。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为《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增刊所发表。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Methodology。这个机构本来跟QS合作,在2004-2009年期间联合推出《THE-QS世界大学排名》,后来分道扬镳。现在,THE改与路透社(Reuters, 独家合作)、及上文提到的出版集团爱思唯尔 (ELSEVIER)合作,建立了自己的排名系统。目前涵盖世界排名、学科排名、美国文理学院排名等。
为了保证排名的公正和透明,THE排名每年都由普华永道 (PwC)进行独立审计。
- 教学方面29.5%:教学名声15%+师生比4.5%+博士/本科生比例2%+博士/员工比例5.5%+收入水平2.5%
- 科研环境29%:科研名声18%+科研收入5.5%+科研产出5.5%
- 科研质量30%:引用质量15%+科研强度5%+科研质量5%+科研影响力5%
- 业界表现4%:业界收入2%+专利2%
- 国际形象7.5%:国际生2.5+国际员工2.5%+国际合作2.5%
从排名指标来看,THE被戏称为「学霸榜」是有一定道理的。排名参考的大半为客观指标(67%),相对理性。但在所有17项参考指标中,过半与科研高度相关、且占到了总考量的69%,比重非常大。尽管相比起之前对科研及论文引用的采样,现在的评价标准已经多样了许多,但仍然不利于以非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大学。因此,我们认为,「THE世界大学排名」更适用于作为有志于到英语教学国家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的参考。并且,THE的范围比较集中于英国的本科学习,把学校收入、学校环境、老师条件等都加入参考,对于耗时较长的本科学生影响力较大
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北大17,清华25,这个排名靠谱吗?业内这么看…
昨天,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位列前三,北京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并列17位,清华大学位列第25位。
QS排名能干啥?
QS世界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被公认为四大较为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常被用作人才认定的参考依据。国内多个省份(如广东、山东、湖南、河南…)的定向境外选调生,都是参考QS排名。像香港“优秀人才引进”计划,评判知名大学的标准是:QS、上交(软科)、泰晤士、USNEWS四大综合排名的前100名。
“对外行的人来说,可以优先看QS排名。业内会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排名,QS是雇主们更看重的一个指标,就业啊,持续性啊都是雇主需要看的内容。像美国的话,很多学生可能会更看重U.S. News。中国这边的话,通常会用上海软科排名。”杭州新通留学的胡老师介绍说。
QS到底靠不靠谱,千人千面。“互联网行业对于QS排名并不是非常看重,更多的是看重target school和实习经历。咨询行业同样,更多看重target school( 除埃森哲卡QS200)。金融行业中,根据企业的知名度以及岗位优劣,基本会卡QS排名。在国企、公务员、高校和人才引进中,也会对QS排名做出严格要求,上海落户对本硕毕业学校的QS排名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有留学领域博主发帖评价道。
评价指标20年首调整,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规模又创新高,本次排名在 104个地区共有 1500 所大学上榜,多于去年的 1418 所。排名基于对 1750 万篇学术论文,及来自超过24万名学者和雇主的专业意见分析得出。
QS排名根据主要根据:1)独立调查问卷结果、2)各类学术研究成果、摘要和论文引文的国际数据库 3)各所大学,包括学生数量、教师数量以及人员构成的国际化比例数据进行排名。
今年,QS首次将“就业成果”、“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网络”指标纳入排名体系,并对已有指标的权重也重新调整。这也是QS世界大学排名自发布20年以来的首次调整。
和以往相较,调整后的指标加强了就业能力层面的关注。学术声誉和师生比例指标下调,而雇主声誉占比上调、新增就业成果。
澳洲成最大赢家,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高校排名下滑
QS排名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变化,蹲守QS排名更新已成为留学圈的热点事项。今年,在新标准下,QS排名的结果更是格外令人期待。
今年,美国顶级公立院校排名进步显著。其中加州伯克利(第10名)、加州洛杉矶分校(第29名)的榜单位次均较去年提升17位。德州奥斯汀、华盛顿西雅图、宾州州立、普渡大学等公立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英国高校进入前100的有17所。剑桥大学保持第二名,牛津大学上升至第三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则攀升11个位次名列45名。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依然名列40强,但华威则跌至67名。
中国高校的排名出现较为显著的下滑。北京大学从去年的12名下降至17名,并且成为唯一一所进入世界前20名的中国大陆高校;清华大学下降至25名。
中国高校排名下降主要是受就业指标的影响。在进入榜单的71所高校中,有46所大学的“雇主声誉”排名有所下降。
香港高校排名同样呈现下滑趋势。仅香港大学(26)和香港中文大学(47)入围全球50强,香港科技大学(60)和城大(70)较去年分别下降20和16名。
澳洲高校成最大赢家,多所高校有20名以上的升序。悉尼大学上升22名位列第19,新南威尔士大学上升24名进入前20,悉尼科技大学进入前100,狂升47名。
是认可QS,还是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6月5日,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在国内认可度较高,很多单位招考以此排名为参考,有着严谨的学术研究和海量的数据,排名主要基于以下核心指标:1)学术声誉(占30%)2)雇主声誉(占15%)3)师生比(占10%)4)单位教员文献引用数(占20%)5)国际教职工/学生比例(各占5%)6)国际研究网络(5%)7)就业能力(5%)8)可持续性(5%)。
QS前100学校变化不大,但排名有较大变化。
来看下QS100排名:
因为QS是英国机构,所以这次排名英国大学进步明显,前十有4所英国高校。
这个排名出来后,本月25日,美国的US.NEWS主导的世界大学排名来了。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共有全球104个国家的2,250所高校上榜。
排名方法则依然使用13个指标和权重来计算:
US.NEWS今年的排名前十美国大学美国7所,英国3所。
中国高校排名在稳步上升中,前100里面,中国高校占比达10%以上了。你认可那个排名?
好了,关于qs与us大学排名谁更权威—usnews和qs哪个更权威国内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用户评论
我感觉QS的排名比较注重学术声誉啊,US News更看重就业情况。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俩排行榜各有侧重点吧,具体哪一个更权威还得看个人需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一直纠结这两个排名的区别,哪个更加全面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是说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多了解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国内学生来说,好像US News排名影响力更大一点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老话说美国高校排名更重视就业情况,QS比较关注学术研究.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朋友去申请留学的时候参考了这两个排名,最终选择了自己认为合适的学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排名更权威?我觉得还是看个人对哪些指标更重视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两个排名的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都有不同,所以比较起来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时候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来选择学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个排名都是非常权威的机构,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觉得US News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更实用点?毕竟看就业情况很重要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QS排名比较注重研究实力,US News更关注师资力量和校友资源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排名只是个辅助工具,不能完全决定一个学校的好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个榜单虽然权威,但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丢了,要理性看待排名信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多了解一些学校的具体情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除了两个排名,我还觉得应该关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师资队伍等方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排名只是一个参考依据,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身的努力和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