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qs世界排名;中国大学qs 排名

中小学留学2025-04-05 20:46出国留学咨询网

中国大学的qs世界排名;中国大学qs 排名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中国大学的qs世界排名;中国大学qs 排名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中国大学的qs世界排名;中国大学qs 排名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3月12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第15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该排名显示,中国(内地)获得1230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分别是北大的语言学、古典与古代史,清华的艺术史、环境科学。在所有香港院校中,香港大学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200名的数量最多(55个),排名上升的学科最多(47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43个学科排名上升。

复旦大学进步势头强劲,2025年度共有46个学科上榜,其总上榜学科数在中国内地高校居第一。

中国内地60%的学科排名上升

第15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对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所大学在55个学科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独立的比较分析。此外,还对五大学科领域(艺术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了评估。

中国(内地)获得1230个学科排位,在所有排名中,60%(735个)的学科排名上升,只有2%(24个)的学科排名下降,9%的学科排名保持稳定,新增358个学科排位。此外,中国(内地)在五大学科领域排名中,占据159个排位。其中65%(103个)排名上升,18%(29个)排名下降,12%(19个)排名保持稳定,且新增8个学科排位。

中国(内地)高校在QS的五项指标中均有全面提升。尤其是学术声誉,该指标整体提升了64%,在拥有10个或以上排名项目的国家或地区中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中国(内地)高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该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全球第一,在该学科中排名第11。

在今年的排名中,全球10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有7所来自中国(内地)。在全球5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中国(内地)有32所。清华在37个学科排名中有所上升,只有一个学科的排名有所下降,三个学科的排名保持不变,整体排名上升了88%。该版排名显示,中国在科研方面,尤其是在H指数(H-Index)方面,表现突出。中国(内地)6所大学在14个学科的H指数中名列第一,仅次于美国(17个),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六个学科中名列第一。

中国(内地)高校在篇均引用指标中也表现突出,三所大学在这一指标上获得满分,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排名201-250)、湖南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251-300)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化学(排名601-700)。

北大和清华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

从学科领域来看,澎湃新闻注意到,艺术与人文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北大、清华和复旦,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28、33、79。

工程技术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7、16、27。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北大、清华和上海交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26、51、71。

自然科学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清华、北大和中科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10、12、26。

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北大、清华和复旦,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13、18和58。

另外,材料科学方面,共有66所大学入选,其中三所进入世界前20。清华材料科学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

艺术史成为中国(内地)最成功的学科之一,有两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清华在这一学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列全球第三。同济紧随其后,排名第八。

工程学是中国(内地)高校的一大强项,清华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方面均名列前十名,这些表现也使得清华在工程与技术大类中排名第七,这是中国(内地)高校在该学科大类中的最高排名。

北大在语言学、古典与古代史方面跃居第二,分别上升了21位和10位。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显著上升推动了这两个领域的进步。

清华的环境科学排名上升10位,位居第二,这要归功于两项声誉指标的上升。这两所大学在这些学科中都是全球最受学术界好评的大学之一。

北师大教育学科跻身全球前十的高校,其教育学排名世界第七。

中大和厦大是今年新增学科排位最多的大学,在学科排名中各增加了13个学科。

复旦46个学科上榜,居中国内地高校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从该版排名来看,近日学校相关改革受到社会关注的复旦进步势头强劲。

该版排名中,共有29所中国内地高校的21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强。其中北大43个、清华33个,复旦紧随其后有30个学科。从总上榜学科数来看,复旦大学数量最多,共有46个,北大则是45个,浙大44个,总上榜学科数位列前三席。

此外,复旦2025年度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均居排名的前100。其中工程与技术类学科进步显著,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39位)、化学工程(32位)、数据科学(49位)进入全球前50,所有入榜工科学科均进入全球前100。

从指标得分来看,复旦各学科学术声誉均明显提升,该校近年来以\”AIforScience\”(AI4S)为引领的新工科布局以及跨学科深度融合的成果初步显现,系列重磅科研成果备受社会关注。

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北大清华各有两个学科进世界前三

3月12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第15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该排名显示,中国(内地)获得1230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分别是北大的语言学、古典与古代史,清华的艺术史、环境科学。在所有香港院校中,香港大学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200名的数量最多(55个),排名上升的学科最多(47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43个学科排名上升。

复旦大学进步势头强劲,2025年度共有46个学科上榜,其总上榜学科数在中国内地高校居第一。

中国内地60%的学科排名上升

第15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对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所大学在55个学科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独立的比较分析。此外,还对五大学科领域(艺术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了评估。

中国(内地)获得1230个学科排位,在所有排名中,60%(735个)的学科排名上升,只有2%(24个)的学科排名下降,9%的学科排名保持稳定,新增358个学科排位。此外,中国(内地)在五大学科领域排名中,占据159个排位。其中65%(103个)排名上升,18%(29个)排名下降,12%(19个)排名保持稳定,且新增8个学科排位。

中国(内地)高校在QS的五项指标中均有全面提升。尤其是学术声誉,该指标整体提升了64%,在拥有10个或以上排名项目的国家或地区中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中国(内地)高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该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全球第一,在该学科中排名第11。

在今年的排名中,全球10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有7所来自中国(内地)。在全球5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中国(内地)有32所。清华在37个学科排名中有所上升,只有一个学科的排名有所下降,三个学科的排名保持不变,整体排名上升了88%。该版排名显示,中国在科研方面,尤其是在H指数(H-Index)方面,表现突出。中国(内地)6所大学在14个学科的H指数中名列第一,仅次于美国(17个),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六个学科中名列第一。

中国(内地)高校在篇均引用指标中也表现突出,三所大学在这一指标上获得满分,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排名201-250)、湖南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251-300)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化学(排名601-700)。

北大和清华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

从学科领域来看,澎湃新闻注意到,艺术与人文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北大、清华和复旦,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28、33、79。

工程技术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7、16、27。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北大、清华和上海交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26、51、71。

自然科学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清华、北大和中科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10、12、26。

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领域,中国(内地)大学中前三名分别为北大、清华和复旦,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别为:13、18和58。

另外,材料科学方面,共有66所大学入选,其中三所进入世界前20。清华材料科学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

艺术史成为中国(内地)最成功的学科之一,有两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清华在这一学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列全球第三。同济紧随其后,排名第八。

工程学是中国(内地)高校的一大强项,清华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方面均名列前十名,这些表现也使得清华在工程与技术大类中排名第七,这是中国(内地)高校在该学科大类中的最高排名。

北大在语言学、古典与古代史方面跃居第二,分别上升了21位和10位。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显著上升推动了这两个领域的进步。

清华的环境科学排名上升10位,位居第二,这要归功于两项声誉指标的上升。这两所大学在这些学科中都是全球最受学术界好评的大学之一。

北师大教育学科跻身全球前十的高校,其教育学排名世界第七。

中大和厦大是今年新增学科排位最多的大学,在学科排名中各增加了13个学科。

复旦46个学科上榜,居中国内地高校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从该版排名来看,近日学校相关改革受到社会关注的复旦进步势头强劲。

该版排名中,共有29所中国内地高校的21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强。其中北大43个、清华33个,复旦紧随其后有30个学科。从总上榜学科数来看,复旦大学数量最多,共有46个,北大则是45个,浙大44个,总上榜学科数位列前三席。

此外,复旦2025年度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均居排名的前100。其中工程与技术类学科进步显著,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39位)、化学工程(32位)、数据科学(49位)进入全球前50,所有入榜工科学科均进入全球前100。

从指标得分来看,复旦各学科学术声誉均明显提升,该校近年来以\”AIforScience\”(AI4S)为引领的新工科布局以及跨学科深度融合的成果初步显现,系列重磅科研成果备受社会关注。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2025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中国(内地)位列世界第三

IT之家 3 月 12 日消息,据 QS 世界大学排名官微消息,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今日发布第 15 版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本次排名对全球 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0 多所大学在 55 个学科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独立的比较分析。此外,还对五大学科领域(艺术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了评估。

这是 QS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学科排名,凸显了全球高等教育不断变化的格局。虽然传统上在排名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 地区仍保持着其优势地位,但它们正逐渐受到新兴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这种转变从亚洲和中东地区院校的骄人表现中可见一斑。此外,随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大学面临财政压力,这种趋势很可能会加速发展。

  • 美国:美国高校在 32 个学科中遥遥领先。哈佛大学排名最好,在 15 个学科中排名第一;其次是麻省理工学院,在 11 个学科中排名第一。

  • 英国:英国院校在 17 个学科排名中领先。剑桥大学在四个学科中名列前茅,牛津大学在三个学科中排名领先。

  • 中国(内地)获得 1230 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大放异彩,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

  • 加拿大:加拿大有两个排名前三的学科。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所有香港院校中,香港大学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 200 名的数量最多(55 个),排名上升的学科最多(47 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 43 个学科排名上升。

中国(内地)获得 1230 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的 3245 个学科排位和英国的 1662 个学科排位。在所有排名中,60%(735 个)的学科排名上升,只有 2%(24 个)的学科排名下降,9% 的学科排名保持稳定,新增 358 个学科排位。此外,中国(内地)在五大学科领域排名中,占据 159 个排位。其中 65%(103 个)排名上升,18%(29 个)排名下降,12%(19 个)排名保持稳定,且新增 8 个学科排位。

中国(内地)高校在 QS 的五项指标中均有全面提升。尤其是学术声誉,处于飙升阶段,该指标整体提升了 64%,在拥有 10 个或以上排名项目的国家或地区中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中国(内地)高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该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全球第一,在该学科中排名第 11。

材料科学是中国(内地)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共有 66 所大学入选,其中三所进入世界前 20。清华大学是全国的领头羊,排名第六。这反映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其驱动力来自于该领域的战略投资、行业领导力和研究。《中国制造 2025》计划明确将新材料作为重点创新领域。

艺术史成为中国(内地)最成功的学科之一,有两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清华大学在这一学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列全球第三。同济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八。

工程学是中国(内地)高校的一大强项,清华大学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方面均名列前十名,这再次反映了中国更广泛的工业和制造业目标。这些表现也使得清华大学在工程与技术大类中排名第七,这是中国(内地)高校在该学科大类中的最高排名。

在今年的排名中,全球 10 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有 7 所来自中国(内地)。在全球 5 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中国(内地)有 32 所。清华大学在 37 个学科排名中有所上升,只有一个学科的排名有所下降,三个学科的排名保持不变,整体排名上升了 88%。中国在科研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尤其是在 H 指数 (H-Index) 方面,中国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内地)6 所大学在 14 个学科的 H 指数中名列第一,仅次于美国(17 个),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六个学科中名列第一。

中国(内地)高校在篇均引用指标中表现突出,三所大学在这一指标上获得满分,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排名 201-250)、湖南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 251-300)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化学(排名 601-700)。

  • 北京大学在语言学和古典与古代史方面跃居第二,分别上升了 21 位和 10 位,令人印象深刻。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显著上升推动了这两个领域的进步。

  • 清华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上升 10 位,位居第二,这要归功于两项声誉指标的上升。这两所大学在这些学科中都是全球最受学术界好评的大学之一。

  • 北京师范大学是唯一一所除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外,有学科跻身全球前十的高校,其教育学排名世界第七。同样,北京师范大学也拥有卓越的学术声誉。

  • 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是今年新增学科排位最多的大学,在学科排名中各增加了 13 个学科。

    OK,关于中国大学的qs世界排名;中国大学qs 排名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失心疯i

    终于等到China university rankings出来啦! 想看哪家学校怎么样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这几年中国大学在国际上越来越有竞争力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疲倦了

    QS排名每年都很有关注度啊,想知道哪个学科最厉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排名永远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但可以作为校友交流的好话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希望看到更多家乡学校的进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对一些特定领域的专业,中国大学表现确实很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排名变化会让人心动的,期待明年继续关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恃无恐

    感觉各校都有各自的长处,要看自己适合哪种环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这份世界排名很有参考意义,尤其是对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爱放弃

    还是那句话,选学校应该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不仅仅是排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大学学习不仅关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品和能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希望高校能继续加强教学科研建设,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离殇

    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很有信心,未来肯定会有更多优秀高校诞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关注这份排名,也是了解世界高等教育趋势的好办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看到自己家乡大学进步了,真的感到无比自豪!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年何念

    排名只是一时的,实力才是永恒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中国高校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令人期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墨断笺み

    相信中国大学会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合作,走向世界舞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是梦遥不可及

    学习也要有趣,学校环境也应该舒适宜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