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全国第34名的成绩跻身省内前三,超越南京理工大学(38名)、南京农业大学(45名)等传统强校。苏州大学(49名)、中国矿业大学(52名)、河海大学(54名)分列第6至第8位,南京师范大学(65名)和南京医科大学(65名)并列第九。无锡的江南大学以全国第66名遗憾落选省内前十,成为本次榜单的最大冷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此次位列江苏省第三,其核心竞争力源于鲜明的学科特色与近年来的科研突破。作为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子\”之一,南航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领域持续发力,近五年承担了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自主研发的\”天巡一号\”卫星系统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24年,该校与商飞集团共建的\”大飞机创新研究院\”,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产大飞机产业链中的技术支撑地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南航毕业生进入航空航天系统就业比例高达38%,为C919、CR929等国家重大项目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中国矿业大学以全国第52名稳居江苏省第七,展现了传统行业强校的转型智慧。面对\”双碳\”目标带来的行业变革,矿大率先布局新能源与智能采矿领域,其\”深地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建成国内首个千米级智能矿山实验平台。
在2024全球能源高校排名中,矿大跻身世界前50,尤其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领域,该校研发的\”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已实现商业化应用,年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学校通过\”学科交叉特区\”建设,培育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慧矿山系统工程\”等6个新兴本科专业,毕业生在宁德时代、国家能源集团等龙头企业中的竞争力显著提升。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高校,江南大学此次未能进入省内前十,折射出特色型高校在综合排名中的天然短板。虽然该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两个A+学科保持绝对优势(连续三届学科评估全国第一),但在人文社科、医学等领域的建设相对滞后。
2024年数据显示,江南大学科研经费总量(28亿元)仅为南航(56亿元)的一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牵头数量也落后于省内前十高校。此外,地理位置因素不容忽视:相较于南京、苏州等中心城市,无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客观劣势。
不过,该校在产业融合方面颇具亮点,与茅台、伊利等龙头企业共建的22个联合实验室,年技术转化收益突破5亿元。
南京大学凭借\”天文与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A+学科的绝对优势,持续领跑基础研究;东南大学在5G通信、智慧城市领域斩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苏州大学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纳米材料、放射医学两大\”杀手锏\”学科年均孵化高科技企业超20家;河海大学发挥\”水科学\”传统优势,主导了长江流域水生态修复等国家级工程;南京医科大学则在重大疾病防治领域取得突破,其新冠病毒变异株跟踪预警系统被纳入国家疾控体系。这些高校的差异化发展,共同构筑了江苏高等教育的\”高原+高峰\”格局。
2022年江苏省高校排名,苏大进入三甲,江大进入四强
江苏省拥有16所双一流高校;其中双子星的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还有几所四非高校的办学实力也是非常强的;在国内按照办学规模计算仅次于北京市。2022年武书连版的江苏省高校排名揭晓,南大与东南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但是第三、四名的格局发生了变化,被苏州大学与江苏大学逆袭了。一般认为江苏高校的四强后两位是南航与南理工,这次排名稍微后移了一点。
素有头部211高校之称的南航与南理工,在武书连版高校排名中,被苏大压过了可能还有一点道理,毕竟这些年苏大的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多成果的,排名也一直在上扬。不过真的论硬实力,比南航与南理工还是要弱一点的,苏大只有最强省属高校的称号,可没有人说是头部211高校。这次苏大进入江苏高校的前三甲稍许有点意外。
江苏大学把南航与南理工压在身后,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包括我也不知道武书连选取了哪些样本数据;让江大在科研上大幅领先了南航与南理工,南航与南理工可是拥有A+学科实力的高校,在科研上的能力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南航在航空航天上的实力,在国内也是比较靠前的存在,这可不是江大可以靠近的。江苏大学排在了国内38位 ,江苏第四位确实是高了,国内高校40名左右的位次可是末流985高校与头部211高校的座次了。江大各方面的实力显然达不到这样的层次的。
江苏省的南信息、南邮等知名双一流高校被四非的江大、扬大和南工大超越了;虽然三校在国内的影响力也还不错,基本上是国内百强高校。但是与南邮与南信大相比较确实还是要差一点的;南信大的大气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实力可不是这三校可以比较的。特别是大气科学可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存在的。南邮在通讯电子与计算机方面的实力可是互联网大厂的最爱。
江苏最强的三所四非高校为什么叫座不叫好呢?主要还是三校的优势学科偏冷有关系,南工大的强在化工领域,这方面国内高校可是强手如林,比较起来南工大优势也不是特别明显。江大的优势在农机与轻工领域,偏冷不算还难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工科实力比较一般般。扬大的优势学科在农林牧与师范学科上;总体实力还是不错的;在热门理工科上的实力还是欠缺一点。三校是江苏省第三轮双一流建设的重点高校,就看最近四年谁可以拿出顶级的国家级科研成果,谁就可能进入双一流高校的序列。
在江苏省排名20以后的高校,排名的位次比较复杂的,个人认为主要在学校的规模,地理位置和优势专业上去理解,如果说硬办学实力,真的不好区分;苏南地区的高校优势非常明显,即使排名不高;高考录取分数都非常的高,其次是苏中地区的高校,苏北地区高校实力强,但是高考分数还是比较低的。二本院校的地理位置优势非常明显,其次就是专业设置了,办学实力区别不是特别的大,一般都有1-2个优势专业,排名高低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江苏高校最新排名:苏大暴涨!南航南医滑铁卢,江大扬大南林发威
国内有许多排行榜,但没有一个排行榜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满意与否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家学校是否排的够高。所以每一个排行榜出来,都会有人交口称赞,也会有一大批人怒喊野榜。
校友会排行榜是国内排名最早的榜单,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校友会2025江苏高校排名已发布,本文来看一下排名情况。江苏高校2025排行榜,放置于文末。
01
整体排名情况
江苏是全国优质高校最多的省份之一,有许多实力接近的院校,因此竞争也十分激烈。25年,有15所高校进入全国100强,占全国仅六分之一。校友会江苏高校排名与国内影响力较大的软科相比,在个别学校上,是有一些差异的。
前10名高校,顺序为:南大、东南、南理/苏大、南农、南航、江南、南师、河海、扬大。
从前10名的名单来看,有个别学校大家可能觉得有待商榷。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两所实力强劲的双一流高校,没有进入前10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省内地位与南理不相上下,争夺第3名的有力争竞争者。在校友会排名中,仅排第6,看上去有些低估。南医更是退到了第16名,算是滑铁卢。扬州大学是唯一一所非双一流院校杀进前10的。苏州大学在校友会榜上进步越来越明显,本年度已经上升到全省第3名。
图源:网络
02
部分院校情况
苏大Vs南航Vs南理:两个类型的高校,南航南理是国防军工特色比较鲜明的工科高校,同为工信部211。苏大则是文理工医农兼备的综合大学,是省属211。
在校友会榜单上,南理的表现还算正常,全国38名(省第3),但南航有些异常,全国50名(省第6)。南理被评为6星级世界高水平大学,南航仅为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成了不一个层次的高校,这就有些奇怪。
国家对南航的定位极高,有3个一流建设学科入选(航空宇航、力学、控制),在211中属于前列。航空宇航学科群实力非常强尤其是直升机领域。南航目前急缺的是顶尖学科(A+)。
南理与苏大并列第3,在兵器、化工领域实力领先(A+),国家三大奖表现不俗,2020年以来获得5项(1项进一,2项技二,2项进二)。略遗憾的是仅有1个学科:兵器,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图源:南理官网
苏州大学文理工医俱全,2025年校友会排名全国38名,与南理并列全省第3名。苏大在科研论文领域表现强横,最新ESI全国23名,超过很多985高校。江苏对苏大非常看重,24年预算经费59.5亿,省属高校第一。在特种医学、药学、纺织、设计领域实力不俗。
江大Vs河海:江南大学全国51名(省第7),上冲势头很猛。江大是是非常有特色的高校,食品科学被誉为世界第一,是江大的核心优势学科。设计、轻工实力居全国第一方阵。
图源:25新年贺词
河海大学被誉为水利黄埔,水利工程(A+)同样被软科评为世界第一。水利学科群(含环境、土木)整体实力顶流。在校友会榜上位居全国第63名(省第9),全国排名中被江大甩开。
扬大Vs矿大Vs南林Vs南医:扬州大学在校友会榜上比较受宠,全国第64名(省第10),是非双一流中排名最靠前的。作为6校合并的高校,文理工医农俱全。可惜当年未能入选211,兽医学实力不俗(A-),如今正在冲击双一流的路上。
南林作为国内最强的林业院校之一,林业工程和林学双A+,比较遗憾未能入选211。幸运的是现在入选了双一流。南林排名全国第67名(省第11),比其他榜单例如软科等排名要高很多。
扬大南林在榜上表现优异,而矿大和南医则表现不一。矿大输给了扬大、南林,排名第75名(省12名),作为地矿学科群全国领先的211院校((矿业、安全双A+,地质、测绘A类),还是有些低估了。南医在校友会榜单表现一般,仅排名全国104名(省16名),与软科排名相比(24年全国48,省第6)相比,差距甚远。南医作为国内医学第二梯队领头羊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全国顶流,临床、护理、口腔、基础医实力强劲。
限于篇幅,其他院校不再一一赘述。
03
回顾与建议
校友会没有公布各校明细指标得分,因为无法搞清楚起伏较大的院校究竟在哪一项上吃了亏。排名看看即可,不可做选校依据。
大学比拼的不是排名,应该是谁为社会贡献更大,谁培养的人才更多。各校应该加强自身条件,扎根科研和人才培养。落实到具体选校上,更多地应该看心仪专业所属的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情况,行业就业声誉等等。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图源:校友会,版权归其虽有
用户评论
终于等到了!每次都很好奇江苏哪个学校最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准备考研,看看这个排名能帮不帮到我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想看看哪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最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去读机械工程,不知道江苏哪个学校比较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排名什么时候公布,我好提前做备课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排行榜能涵盖各方面的专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苏高校质量还挺高的,这几年进步很大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排名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指标是不是很全面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标准,最重要的还是选对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朋友说南京大学的文学院很好,不知道排名的表现如何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看江苏高校的师资力量怎么样,很重要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个一览表能详细介绍各个学校的特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了解各个学校的校园环境,排名能不能提供一些相关信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排名的时候要注意录取分数线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学校虽然名声不怎么大,但教学质量却很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苏高校的排名变化很大吗?每年都不同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有更多针对不同专业和地区学生的排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对未来的高考招生政策有一定的影响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各个学校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哪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苏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怎么样?排名有没有这个数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