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可选择专业
南昌大学可选择专业:
热门工科专业分数基本相当!
那么这两所高校您会如何选择,下面小编带大家看看两校实力如何!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等多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汇聚多所高校及高新科技企业。学校是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国家“111计划”高校,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第96位,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
学科建设特色鲜明,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0.3‰。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控制科学与工程获评A-(全国前10%),机械工程等4个学科位列B档。学校拥有本科专业8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7个,覆盖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
人才培养注重实践创新,保研率约3%,但机电、自动化等王牌学院可达5%-8%。毕业生就业质量突出,年均就业率超97%,80%以上毕业生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流向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建筑地产等行业。据2022年就业报告,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6480元,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超8000元,与腾讯、华为、广汽等300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优势显著。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学校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等多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南昌红谷滩新区前湖湖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江西省高等教育的领军学府。
学校综合实力强劲,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70位,稳居区域顶尖水平。学科建设成果显著,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全国前2-5%),临床医学、化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进入前0.5‰。现有本科专业13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59个,覆盖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战略领域。
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整体保研率约4%-5%,材料、临床医学等优势学科可达8%-10%。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年均就业率超93%,近60%毕业生扎根江西本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主要就业于医疗卫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据2022年数据,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约6000元,计算机、电子信息类超7500元,与江铜集团、江铃汽车等500余家单位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
整体而言,地理位置广东工业大学略优,实力方面两校侧重点不同,广东工业大学工科强劲,而南昌大学综合实力略胜于广东工业大学,全国排名也是略高!
对于这两所高校大家会如何选择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踊跃讨论发言!
西南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大学,怎么选,更有性价比?
我们去集贸市场买东西,如果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就可以说是买到了性价比很高的大学。对大学来说,也有性价比高低之分。什么样的大学属于性价比很高的大学呢?用相对较低的分数被办学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录取,或者被就业前景被看好的专业录取,都可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
今天聊到的4位主人公,分别是西北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单从办学层次来看,东北大学和东南大学是985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北大学都是211大学,按照一般的逻辑,985大学肯定要好于211大学。但是对具体的考生来说,也未必如此。那么,这4所大学当中,选择哪一所的性价比更高呢?我们还是用事实说话吧。
性价比怎么样,就业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即便大学的层次很低,是“双非”“三非”,甚至是专科学校,只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好,能找到比较不错的工作,就是好大学。
1、东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东南大学最近这些年的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般在97%左右,其中本科毕业生当中有61%左右的人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当中有9成左右的人选择协议就业。
从毕业生的地域流向来看,毕业生主要流向江苏(超5成留在江苏就业)、上海、浙江、广东和北京,其中留在江苏就业的毕业生当中,有3成以上选择在南京就业。
按照毕业生就业人数多少的行业领域排序,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建筑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单位包括华为、选调生、国家电网、东南大学、中兴通讯、阿里巴巴、中国建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抖音、深圳普联、腾讯、微软、南京银行、中国电信等。
2、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东北大学最近这些年的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般在92%左右,其中本科毕业生当中有49%左右的人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当中近9成左右的人选择协议就业。
企业是吸纳东北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阵地,其中本科生45%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42%左右的毕业生流向民营企业;研究生毕业生40%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29%左右的毕业生流向民营企业。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看,9成以上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公共管理、科学研究、教育、金融、电力和建筑等行业,其中35%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制造业。从流向地区来看,主要流向辽宁、广东、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河北、天津、陕西等。
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重点单位包括比亚迪、国家电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建筑集团、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东北大学、华为技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
3、西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西北大学最近这些年的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一般都在80%左右,其中本科毕业生当中有46%左右的人选择继续求学深造,25%左右的人选择协议合同就业。
企业是吸纳西北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阵地,其中26%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35%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其他企业。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教育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从流向地区来看,主要流向陕西省(63.38%),其次是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浙江省等。
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重点单位包括比亚迪、华为、中国建筑、中石油、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兴通讯、隆基绿能、中国邮政、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
4、西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西南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一般在92%左右,其中毕业研究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5%左右,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0%左右。研究生毕业生中92%左右选择签约就业;本科毕业生有57%左右选择签约就业,31%左右选择继续升学深造。
中初教育单位是吸纳西南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阵地,大约有46%的毕业生选择中初教育单位就业。除此之外,还有21%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其他企业,11%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领域等行业。从流向地区来看,主要流向其中选择在重庆市(29%左右)、四川省(18%左右)、广东省(6%左右)。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类高校成员,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的比例一般超过5成,在制造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单位等也有毕业生的分布。
看完了就业情况,接下来就看看这4所大学的录取数据了,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那么,985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不是就一定比211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次选取的样本省份还是全国高考大省、文明礼仪之邦山东省,看看山东省的考生和家长是如何报考的。
1、四所大学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有多少?
2024年西南大学设置了64个本科招生专业,西北大学设置了30个本科招生专业,东北大学设置了24个本科招生专业,东南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9个本科招生专业。呵呵,西南大学的招生专业数量直接是东南大学的7倍!
2、四所大学在各个录取分数段上的专业数量有多少?
录取分数线超出660分的专业,东南大学有1个,其余3所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50分的专业,东南大学有6个,其余3所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40分的专业,东南大学有8个,其余3所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30分的专业,东南大学有9个(100%),其余3所大学有0个。
可以看出,东南大学以绝对优势碾压了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接下来,我们就比较一下这3所大学的情况。
录取分数线超出620分的专业,东北大学有8个,西南大学有1个,西北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10分的专业,东北大学有14个,西南大学有13个,西北大学有5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00分的专业,东北大学有21个,西南大学有25个,西北大学有12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90分的专业,东北大学有24个(100%),西南大学有37个(57.8%),西北大学有22个(73.3%)。
可以看出,东北大学还是以985大学的光环赢得了本轮的胜利。西南大学由于开设的专业数量太多,拉低了整体的录取分数。
3、四所大学最受欢迎的10个王牌专业是哪些?
东南大学有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666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57分、计算机类657分、电子信息类657分、理科试验班652分、工科试验班(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650分、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649分、文科试验班类(郭秉文班)644分、文科试验班类(数智经济与智能管理)639分。
东北大学有人工智能(未来技术学院)62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28分、物联网工程626分、人工智能626分、机器人工程625分、电子信息类625分、自动化类623分、计算机类622分、智能制造工程617分、数学类616分。
西南大学有应用心理学620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18分、法学618分、信息安全615分、中国语言文学类614分、软件工程614分、人工智能61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13分、电子信息类612分、数学类612分。
西北大学有考古学614分、计算机类613分、临床医学612分、电子信息类610分、法学610分、经济学607分、数学类606分、中国语言文学类606分、历史学606分、物理学603分。
通过对录取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考生报考积极性是优先选择985大学,其次是211大学。同样是985大学,东南大学的吸引力高于东北大学;同样是211大学,西南大学的吸引力要高于西北大学。
从机构排名情况看,软科榜上,东南大学排在第13名,东北大学排在第39名,西北大学排在第67名,西南大学排在第69名;校友会榜上,东南大学排在第21名,东北大学排在第29名,西南大学排在第37名,西北大学排在第69名。软科和校友会排行榜上,东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的位次没有什么争议,但是西南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位次还是存在分歧的,就像考生报考志愿一样,有些分数段西南大学胜出一筹,有些分数段西北大学胜出一筹。
东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西北大学是陕西省属高校,一般来说部属高校的吸引力比省属高校大一些。
从地理位置来看,东南大学位于江苏南京,地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实习和就业机会丰富,文化氛围浓厚,交通便利。东北大学位于辽宁沈阳,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在制造业、装备工业等领域有丰富的实习和就业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相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可能略显逊色。西南大学位于重庆,是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教育、农业、制造业等领域。西北大学位于陕西西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有丰富的资源,但在经济发展活力和就业机会方面可能相对东部发达地区要少一些。
总体来看,如果你想学工科,东南大学和东北大学是较好的选择,其中东南大学的工科整体实力更强,学科精度更高;如果对师范教育或农业相关专业感兴趣,西南大学是不错的选择;若钟情于考古、历史、经济学等人文社科领域,或者想在西北地区发展,西北大学是个不错的考量。
至于选择哪一所更具性价比,我觉得要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爱好、未来职业规划以及对不同城市的喜好等因素来综合进行考量。
西南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大学,怎么选,更有性价比?
我们去集贸市场买东西,如果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就可以说是买到了性价比很高的大学。对大学来说,也有性价比高低之分。什么样的大学属于性价比很高的大学呢?用相对较低的分数被办学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录取,或者被就业前景被看好的专业录取,都可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
今天聊到的4位主人公,分别是西北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单从办学层次来看,东北大学和东南大学是985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北大学都是211大学,按照一般的逻辑,985大学肯定要好于211大学。但是对具体的考生来说,也未必如此。那么,这4所大学当中,选择哪一所的性价比更高呢?我们还是用事实说话吧。
性价比怎么样,就业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即便大学的层次很低,是“双非”“三非”,甚至是专科学校,只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好,能找到比较不错的工作,就是好大学。
1、东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东南大学最近这些年的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般在97%左右,其中本科毕业生当中有61%左右的人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当中有9成左右的人选择协议就业。
从毕业生的地域流向来看,毕业生主要流向江苏(超5成留在江苏就业)、上海、浙江、广东和北京,其中留在江苏就业的毕业生当中,有3成以上选择在南京就业。
按照毕业生就业人数多少的行业领域排序,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建筑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单位包括华为、选调生、国家电网、东南大学、中兴通讯、阿里巴巴、中国建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抖音、深圳普联、腾讯、微软、南京银行、中国电信等。
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东南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11977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23位。在《3年工作经验人才平均月薪TOP50高校榜单》上,东南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11569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14位。
2、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东北大学最近这些年的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般在92%左右,其中本科毕业生当中有49%左右的人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当中近9成左右的人选择协议就业。
企业是吸纳东北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阵地,其中本科生45%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42%左右的毕业生流向民营企业;研究生毕业生40%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29%左右的毕业生流向民营企业。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看,9成以上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公共管理、科学研究、教育、金融、电力和建筑等行业,其中35%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制造业。从流向地区来看,主要流向辽宁、广东、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河北、天津、陕西等。
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重点单位包括比亚迪、国家电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建筑集团、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东北大学、华为技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
很遗憾,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没有看到堂堂的985大学东北大学的名字。但是在《3年工作经验人才平均月薪TOP50高校榜单》上,东北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9524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49位。
3、西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西北大学最近这些年的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一般都在80%左右,其中本科毕业生当中有46%左右的人选择继续求学深造,25%左右的人选择协议合同就业。
企业是吸纳西北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阵地,其中26%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35%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其他企业。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教育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从流向地区来看,主要流向陕西省(63.38%),其次是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浙江省等。
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重点单位包括比亚迪、华为、中国建筑、中石油、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兴通讯、隆基绿能、中国邮政、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
很遗憾,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没有看到堂堂的985大学西北大学的名字。在《3年工作经验人才平均月薪TOP50高校榜单》上,也没有看到西北大学的名字。
4、西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西南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一般在92%左右,其中毕业研究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5%左右,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0%左右。研究生毕业生中92%左右选择签约就业;本科毕业生有57%左右选择签约就业,31%左右选择继续升学深造。
中初教育单位是吸纳西南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阵地,大约有46%的毕业生选择中初教育单位就业。除此之外,还有21%左右的毕业生流向其他企业,11%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领域等行业。从流向地区来看,主要流向其中选择在重庆市(29%左右)、四川省(18%左右)、广东省(6%左右)。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类高校成员,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的比例一般超过5成,在制造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单位等也有毕业生的分布。
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西南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5833元,在全国的高校里面排在第171名。在《3年工作经验人才平均月薪TOP50高校榜单》上,没有看到西南大学的名字。
看完了就业情况,接下来就看看这4所大学的录取数据了,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那么,985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不是就一定比211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次选取的样本省份还是全国高考大省、文明礼仪之邦山东省,看看山东省的考生和家长是如何报考的。
1、四所大学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有多少?
2024年西南大学设置了64个本科招生专业,西北大学设置了30个本科招生专业,东北大学设置了24个本科招生专业,东南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9个本科招生专业。呵呵,西南大学的招生专业数量直接是东南大学的7倍!
2、四所大学在各个录取分数段上的专业数量有多少?
录取分数线超出660分的专业,东南大学有1个,其余3所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50分的专业,东南大学有6个,其余3所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40分的专业,东南大学有8个,其余3所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30分的专业,东南大学有9个(100%),其余3所大学有0个。
可以看出,东南大学以绝对优势碾压了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接下来,我们就比较一下这3所大学的情况。
录取分数线超出620分的专业,东北大学有8个,西南大学有1个,西北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10分的专业,东北大学有14个,西南大学有13个,西北大学有5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00分的专业,东北大学有21个,西南大学有25个,西北大学有12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90分的专业,东北大学有24个(100%),西南大学有37个(57.8%),西北大学有22个(73.3%)。
可以看出,东北大学还是以985大学的光环赢得了本轮的胜利。西南大学由于开设的专业数量太多,拉低了整体的录取分数。
3、四所大学最受欢迎的10个王牌专业是哪些?
东南大学有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666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57分、计算机类657分、电子信息类657分、理科试验班652分、工科试验班(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650分、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649分、文科试验班类(郭秉文班)644分、文科试验班类(数智经济与智能管理)639分。
东北大学有人工智能(未来技术学院)62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28分、物联网工程626分、人工智能626分、机器人工程625分、电子信息类625分、自动化类623分、计算机类622分、智能制造工程617分、数学类616分。
西南大学有应用心理学620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18分、法学618分、信息安全615分、中国语言文学类614分、软件工程614分、人工智能61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13分、电子信息类612分、数学类612分。
OK,关于全国百强大学排行榜2023—全国百强大学最新排名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该排名真能反映现在教育水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校真的进前一百了吗?马上去看排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名校竞争真的很激烈吧,要努力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上大学的话,确实要参考一下这份排行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这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也是蛮重要的指标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有些学校排名变化很大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行榜有没有考虑地域差异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年都看看排行榜,就知道教育进步挺快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好奇第一名是哪个大学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榜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大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哪些领域学校最厉害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自己梦想的大学上排行榜,感觉心里有点小激动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排名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不能一味相信。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除了看排名,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份排行榜能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份排行榜是如何评判的?是不是太单方面的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很激烈啊,要多努力才能脱颖而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生活不仅是学习,还有很多其他的体验,比如交朋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未来我们学校也能进入百强排行榜!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学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