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密涅瓦大学qs排名(密涅瓦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密涅瓦大学qs排名(密涅瓦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杭州外国语学校应届高三生曹思成,就在收到包括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香港大学等6封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后,选择了这所位于美国的名为密涅瓦的大学,成为该校第一届30名先锋班(实验班)学生中的一员。同时来自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大三学生吕晓宁也放弃了就读美国常春藤名校的机会,向这所“非传统大学”抛去了自己的橄榄枝。
录取率低过哈佛?
密涅瓦由哈佛大学前社会科学系主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蒂芬·柯斯林博士担任校长,还有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前联邦财政部长、哈佛前校长等学者和官员加盟,学校今年是第一年在全球招生。吕晓宁、曹思成和其他的28名同学组成学校的“先锋班”。他们将在旧金山读完第一年核心课程,然后休学一年,作为密涅瓦的全球特使周游列国。而他们其余的6个学期将分别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柏林、香港、孟买、伦敦和纽约6个校区度过。没有传统的校园,城市就是校园。没有老师传统地上课,只要打开电脑,就能在实时互动的线上平台和身处各地的同班同学一起上课。如果学生有事需要回国,依旧可以在国内继续上课。
“我们收到了2474份申请,其中有100多名是常春藤的在读大学生。最终,我们只录取了68人,录取率仅有2.8%,比哈佛的6%还低。”
密涅瓦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科恩·罗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经上过体验课程的曹思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密涅瓦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觉得如果哈佛的魅力是校园文化,那我在密涅瓦学到的就是社会文化,一种能更好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
初识密涅瓦被打动
今年三月,还在学校上管理经济学课的吕晓宁,突然接到一个快递的电话,是一个来自上海的包裹,显示:易碎品。她让朋友帮忙代取,心里也不明白是什么。直到朋友拍了张照片,那是个精致的木头盒子,里面有一个iPad mini2和一张写着专属于她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卡片。此时吕晓宁才明白,自己被密涅瓦录取了。而且是作为2014年全球先锋班30名学生中的一员。
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吕晓宁是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她原本毕业后打算去北美留学,目标是美国排名前15的学校。但密涅瓦的出现一下打乱了她之前所有对未来的计划(包括出国留学、之后的职业规划等)。“第一次接触密涅瓦是我朋友转发了一个相关的邮件给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学校很牛、很有趣,想申请但是又觉得不会被录取。”吕晓宁对本刊记者说。到后来,除了4年7地的游学,随着对密涅瓦的进一步了解,吕晓宁逐渐被这所大学打动了。
让吕晓宁分外向往的是密涅瓦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和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在她看来,密涅瓦重新设计了整个本科生的教学体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
“最吸引我的是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和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
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一共有四门,分别是“理论分析”(严密的逻辑分析、理性思维、数据分析和正规体系)、“实证分析”(训练学生用科学方法对问题进行框架分析,对猜想进行试验和论证)、“综合系统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次级效应、多元素相互作用、动态趋势和复杂性理论)以及“多元模式交流能力”(高水平阅读、协作、公开演讲、集体协作、沟通以及辩论能力),
“我的理解是教给我们一些非常基础,但却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系统学原理、表达方式(演讲、辩论)等。”
科恩·罗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密涅瓦在培养学生专长的同时,鼓励不浮于表面的广泛涉猎。
“培养有影响力的世界公民,应该深入了解不止一个领域,他们应该具备不止一项可以带来突破的专业素质。我们第一年的课程关注思维能力训练和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我们没有入门级课程,那些入门级的内容学生或者已经通过预科课程学过了,或者可以通过慕课(MOOC)进行自学,我们教的是相当于一般高校里的那些以‘201’或者‘301’编号的课程(即中级课程)。”
三步测试进入密涅瓦大门
和所有申请国外大学的过程一样,曹思成首先在网上填写了申请。申请并不需要填写父母的收入、职务等,甚至不问她的性别、国籍,但要求她写出自认为最优秀的5个成就。在将自己高中担任广播台台长、组织同学给盲童录制音频书等经历写下后,经过了短暂的等待,曹思成收到了测试邀请。测试题总共有3部分,第一部分是测试逻辑推理,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50道包含数学、填词等类似IQ的测试题。第二部分是性格测试。让曹思成印象深刻的是,这部分测试和她从前做过的性格测试大不相同,测试卷中类似的题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几次,曹思成觉得这是学校为了避免考生只选择最优答案而撒谎。最后,面试官又围绕她此前填写的个人经历,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场视频面试。面试除了询问她此前经历过什么挫折,学到了什么外,还有比较紧张的“烧脑题”。其中,面试官让她假设自己要协调6个新成员开会,但其中两人始终不配合,要在8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解决方案。这样直接考验实际能力的题目很像企业的面试。
和曹思成相似,吕晓宁也经历了不一样的申请、测试和面试过程。在记忆中,她参加过很多种在线测试,密涅瓦的测试算比较难的。在吕晓宁看来,密涅瓦很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曹思成相似,吕晓宁介绍,自己的面试也被问及个人的经历和对密涅瓦的理解,“密涅瓦倾向于从学生的经历中了解他们的品质和性格”。最后如果被密涅瓦录取,它就会悄悄给学生寄个木盒子,里面有定制版的iPad,存放着密涅瓦的创建者本·尼尔森专门给学生录的一段视频,里面会提及学生的名字和成就,以及进入密涅瓦就读的相关信息。
直接回复参与文章互动讨论,精彩留言读者将有机会获得赠书。
致歉声明:
2015年4月30日《最全|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发布 中国86所高校入选列世界第2》文中的表格(中国大陆各省市上榜高校)“广东”部分,小编误将“华南农业大学”写为“胡安娜大学”,特此更正。我们对此失误表示非常抱歉,以后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为您服务,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温馨提示
精彩没读够?没关系!
1.就业蓝皮书;2.新生;3.学生事务;4.教学教务;5.招生宣传;6.就业;7.专业建设;8.质量年报
回复关键词或相应的序号即可获取相关文章,精选好文给你好看!
专注高等教育
麦可思研究
微信号:MyCOS_Research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美国10所最难进的大学?第一名录取率仅1%!
美国大学声誉全球领先,赢得众多留学生的青睐。然而空有一腔热血是不足以踏入梦校的~一般来说,学校实力越高,对留学生的申请要求也就越高。
每年,Niche都会根据美国教育局发布的数据并结合名校录取率、标化成绩统计发布《美国最难进大学TOP10》榜单。上榜学校不仅有着超低的录取率,还有着最高的成绩要求,一起来看看2024年全美最难进的学校有哪些吧!
第十名:宾夕法尼亚大学
QS全球排名第1
宾夕法尼亚大学是著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在宾大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
其金融专业和护理专业排名全美第一,教育学、经济学、医疗、历史学、法学、英语及商科其它众多专业皆排名全美前十,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建筑与工程教育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3Fall有超过59465名学生申请宾大,增幅8.93%,这是学校历史上申请人数最多的一年,学校ED录取率约为14.8%,比去年ED录取率(15.63%)下降了0.83%。
虽然宾大一直实行的是“标化可选”政策,但仍有许多申请者选择提交标化:SAT分数中位区间为1510-1560,ACT分数中位区间为34-35。
第九名:布朗大学
QS全球排名第1
布朗大学作为一所世界著名的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如今依旧保持着严格的招生制度和极高的入学门槛,师生比约为1:7。根据美国教育局的披露,布朗大学的录取率在6%。
布朗大学的资金资助项目每年以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形式向学生提供大约7亿美元的资助,这使得超过50%的学生可以获得资助,共有8位校友及教职工曾获得诺贝尔奖。
布朗大学录取门槛也是肉眼可见的提高,SAT成绩50%中位数提高到了1500-1560,ACT成绩50%中位数提高到了34-36。因此,建议想申请布朗大学的同学,标化成绩达到1530+/35+才是较为安全的分数。
第八名:耶鲁大学
QS全球排名第1
耶鲁大学,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之一,是美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学,除此外,耶鲁还是锁非常有个性的大学,因为其没有Business school。
耶鲁的本科生院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齐名,历年来共同角逐美国大学本科生院美国前三名。
耶鲁大学2027届共收到52250名申请人中录取了2275名学生,录取率约为4.3%。耶鲁的早申录取率比整体录取率的高出2倍之多,想申请的同学可以利用好早申的机会。
第七名:普林斯顿大学
QS全球排名第1
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也是藤校中的老大,在世界大学的排名上的表现一直是“优等生”的存在。
《普林斯顿日报》对过去录取率趋势的分析表明,2027届的录取率可能在5.82%左右或更高。人均奖金量排名全球第一,这和Princeton会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学习补助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从2012届到2025届,申请普林斯顿大学的人数大幅增长,所以申请者不仅要在学术上出类拔萃,还要展示他们独特的才能、课外参与和对社区服务的承诺。
第六名:哥伦比亚大学
QS全球排名第1
哥大坐落于人人向往的纽约曼哈顿,是世界顶级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也是常春藤盟校之一!录取率维持在7%左右。
说到哥大,中国著名主持人杨澜等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哥大校园里走出过5位美国开国元勋,奥巴马、罗斯福等四位美国总统,34位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0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哥伦比亚大学2027届常规阶段和早申阶段共收到57129份申请,是该校历史上申请人数第三多的申请量。但最终只有2246人被录取,录取率为3.9%,与前两年的3.73%和3.66%相比略有增加。
哥伦比亚大学非常重视学术指标,约95%的录取学生来自高中年级前10%,SAT成绩中间范围为1510–1560,ACT成绩则在34-35之间。
第五名:麻省理工学院
QS全球排名第1
MIT建校历史虽然不算特别久,但是实力绝对是杠杠的,从MIT走出去的不是数学神童,就是科技大拿。在过去,MIT的申请难度都会保持在全美前5,甚至前3之列,但今年却险些跌出了前5榜单。
MIT今年美国本土共有21025人申请MIT,录取1171人,录取率为5.6%;国际生共有5889人提交申请,录取120人,录取率仅为2%。
2023fall录取的学生中,SAT中间50%的分数区间为1520-1580;ACT中间50%的分数区间为34-36。想被MIT录取,高分标化和GPA必须拿下。
第四名:哈佛大学
QS全球排名第1
哈佛大学,绝对称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美国老牌名校,常年霸榜于各大榜单,录取率更是长期维持在4%左右。
根据 Niche 的排名,它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生物学/数学/艺术/经济学院,也是人类和社会科学/哲学和最佳学术评价最高的学院之一。
哈佛大学是典型的“分控”,托福没个110+,SAT没1580基本都别想。2027届录取的国际学生中,录取人数的最多的前3个国家分别是加拿大(录取44人)、英国(录取24人)以及中国(录取16人)。
第三名:斯坦福大学
QS全球排名第1
流传于美国人中的一句话:有钱成绩又不错的读哈佛,真正的世家更爱斯坦福。斯坦福大部分时间和资源都是用来鼓励员工和校友创业,而当年的那些新兴公司,最终带动了大名鼎鼎的硅谷的崛起!
斯坦福大学有理工学生最喜欢的热门专业Computer Science、Biology、Engineering,但同时录取率又让人望而却步。其录取率保持在4%,标化成绩要求也1470-1570之间!
第二名:加州理工学院
QS全球排名第1
加州理工的标化成绩要求变态到无人能及!Caltech在物理、行星科学、地理学领域是公认的全美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加州理工学院每年只招收230名左右本科生,平均每年都要淘汰1/5左右的后位学生,其中不乏世界各国的优秀学子。
根据Niche数据,该校物理学院全美第1;计算机科学学院、化学学院、工程学院全美第3;数学学院全美第10;生物学院全美第15。
第一名:密涅瓦大学
QS全球排名第1
密涅瓦大学是一所创新型的大学,致力于颠覆传统教育模式,通过全球化的学习体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跨学科的教育。没有线下校园,没有固定城市。
在Minerva的四年里,学生们将会共同前往全球七个城市旅学:从旧金山到韩国首尔、从印度海得拉巴到德国柏林、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到英国伦敦,最终飞往中国台北。
密涅瓦大学从建校开始,每一届的录取率都“雷打不动”地保持在1%左右,即两万多名申请者去争200左右个offer。在密涅瓦看来,抽象的标化分数是无法真实且全面地展示出每位申请者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其丰盈的内心、独特的成长经历、以及有趣的灵魂。
每年被密涅瓦大学录取的中国申请者们,虽然国籍、学习背景、人生经历都非常多元,但TA们都拥有相同的Minerva-fit特质:极高的逻辑思考力,创造力,好奇心,和自驱性。
作为密涅瓦第一届毕业生,这所录取率比哈佛还低的学校,值得读吗
看点在高等教育界,密涅瓦大学堪称“破局者”,它不参与任何大学排名,采用线上授课、全球旅游式学习,学生规模极小,录取率比哈佛还低……在这样一所颠覆传统教育的大学就读四年,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正在剑桥读博的成都女孩小添,作为密涅瓦首届学生,回忆了这段特别的大学旅程带给自己的收获。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编丨Jennifer
大家还记得密涅瓦吗?对,就是那个完全采用线上授课、却带着学生全球游学,一度被称为颠覆常青藤教育的Minerva大学。
密涅瓦官网
这所神秘的大学,虽然不在任何主流的大学排行榜单上出现,却被美版“大众点评”Niche网站,列为「2024年全美最难进入的大学」之首,录取率仅有1%左右。当然这这也和它每年极少的录取人数有关。
此外,它还有一套不同于传统大学的申请标准。比如,它不看任何标化成绩、也不需要复杂的申请材料,更多是通过线上笔试和面试,判断申请者的综合能力。
从2014年招收首届学生至今,密涅瓦已经办学十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和经历迥异的学生,甚至有学生放弃了世界名校的录取,慕名而来。如今,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6年。
来自成都的女孩,小添,就是103位创始届学生中的一员。
小添正在剑桥大学深造
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姑娘,中学毕业于成都七中国际部,如今正在剑桥大学攻读计算机生物专业的博士学位。
从密涅瓦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她不仅应聘上了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还在科研人员最看重的《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小添在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合影
回头看,密涅瓦值得中国学生选择吗?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市场和学术深造上,这样一所线上大学,究竟有什么优势?
外滩君最近和小添聊了聊。她回忆,密涅瓦是一段冒险且特别的旅程,它为自己打开了无数新的可能性。
以下是小添的自述。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踏上一段冒险的旅程
我与密涅瓦的结缘很偶然。在高中读书时,我无意间看到一位老师分享了一段介绍密涅瓦的视频:完全采用线上授课、大学四年里带学生去6-7个国家……当时就觉得,这学校好酷啊。
巧的是,哈佛大学社会学院前院长、著名的认知心理学专家Stephen Kosslyn,正是密涅瓦大学的创始成员。我当时正在学习AP心理学课程,对Stephen的研究很感兴趣。他为什么会离开哈佛,参与创办一所这么特别的大学?我着实好奇。
密涅瓦创始人之一Stephen Kosslyn
一番了解后,我发现,这简直就是我理想中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它的“全球学习项目”太吸引我了。大学四年,我可以在全球6个城市学习和交流,在不同国家的实验室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一起做研究。
于是,我尝试申请这所学校。怀揣医学梦想的我,同时也申请了一些传统意义上可能更为安全的大学,比如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维克森林大学等。
想不到,经过线上申请和面试,我居然在生日当天拿到了密涅瓦的offer,成了为数不多被录取的学生之一。
小添收到的密涅瓦通知书
当时,我并不知道,密涅瓦是否会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我放弃了这个机会,未来一定会后悔。
很幸运,我有一对开明的父母,他们也支持我去体验自己想去的大学,哪怕是当第一届“小白鼠”。
就这样,我去了一所听上去非常疯狂的大学。
很快,我就发现,密涅瓦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像美国的文理学院。但是在具体体验上,又有很多不同。
前两年,我们都没有分具体的专业,只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商科、计算机科学等大的学院划分,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都需要上一些通识类的课程。
从第二学年开始,我们会逐渐有一些专业方向的课程,再往后,开始上一些细分研究方向的课程……课程设置上,呈现金字塔模式,内容渐渐收窄。
在密涅瓦,每一节课,都会实施非常彻底的翻转课堂。
小添和同学的合影
我们按所学的专业分班,一个班最多不会超过20个学生。因为我的专业比较小众,一个班可能也就五六个学生。
也因此,每次上课都是非常小班化的体验,90分钟的课堂,大概有70%左右的学生发言和讨论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摸鱼”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密涅瓦的网课,还和普通的网课学习不太一样。我们有一套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平台,每节课都会实时追踪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长,给到教授做参考。如果某个同学在这节课的发言频率较低,就一定会被教授重点Cue到。
网课系统还在不断升级,现在甚至能通过人脸识别,抓取“课上走神”的学生,对学生的挑战性也越来越大了。
密涅瓦在线课堂示例
此外,我们每节课的课堂表现,都会被全程录制。教授会依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打分,纳入大学四年的GPA。
回放视频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如果我们有没听懂的地方,课后可以随时回看、查漏补缺,还能清楚看到这节课的重点在哪里,详细定位到每一个人的发言内容。
为了应对好课堂上70%左右的自由发言时间,我们必须要在课后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文献阅读。这也为日后的学业和工作中,养成了非常好的自学习惯。
正如在《建立一所有意向性的大学》这本关于密涅瓦大学的书里,Stephen Kosslyn特别提到,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的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密涅瓦会如此强调翻转式课堂和主动学习。
从医学到计算机生物,
我打开了新的大门
因为学生规模小,全校100人左右,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
我们每到一个国家,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学校都会安排一个Orientation week(“方向规划周”),老师会安排各种活动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去接触不同的群体。我们可以和老师交流自己对什么方向感兴趣,能否帮忙联系这方面的实习资源。
学校还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叫Students experience Team,这个团队的工作职责就是为学生寻找在不同国家可以合作或者交流的科研、机构。
比如我对科研工作比较感兴趣,无论在首尔、伦敦,还是柏林,都会有教授和老师帮联系对接当地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让我在网课之余,可以去到这些实验室实习。相关的实习经验,还会成为我大学四年学业成绩的一部分。
在密涅瓦,最难忘的经历,莫过于在不同国家和城市学习和生活,它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和密涅瓦的同学一起露营
我们第一学年是在旧金山,接下来的每个学期都换一个国家,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韩国的首尔、印度的海德拉巴,再到英国伦敦,还有德国柏林。
当然,每一届学生体验的城市不一定相同,学校会综合多方面考虑,做出灵活调整。比如我们本来计划在土耳其待一学期,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不太稳定,就取消了。
一直以来,我感觉自己有点儿像是生活在泡沫里,因为被保护得很好,缺少很多和真实世界接触的机会。但是,在密涅瓦,从第一学年开始,我就有很多机会去接触原本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的人和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开阔眼界的体验。
印象深刻的是,在旧金山,我们每周四晚上都和来自不同职业背景的人,聚集在街道的某个角落里,一起讨论诗歌、创作歌曲,还一起表演庆祝。
此外,我们还需要将在课上学习到的内容,在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下,落地实践。
记得大一有一门课,是教我们如何更有效地与别人沟通的表达技巧、以及故事写作的技巧,于是,我将这门课上学到的内容,运用在了对旧金山当地流浪诗人、街头艺术家的采访中,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这也成了我这门课上的作业。
图源Pexels
线上课程之余,我还在旧金山当地医院实习。
美国医疗系统在衡量医院急救行为是否有效上,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监测同一个病人是否在一月内住院了两次以上。如果有,很可能是病人第一次住院时的病情没能得到很好地医治。
我就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研究了医院的医疗数据,探究如何帮助医院有效地监测病人的病情,更好地去关注高风险病人。
这次实习经历,恰好运用到了我在大一学习到的计算机方面的通识课程。后来暑假实习,我又在波士顿的一个药企做计算生物方向的实习,基于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开展医学研究。
第二学年,我们来到了德国柏林。上课之余,我在当地的一个医疗机构担任医生助理,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医疗系统的运转模式。
小添和同学们在柏林
大二下学期,学校搬到了韩国首尔。
我在汉阳大学的实验室,做了一些和免疫相关的科研项目,这也是我第一次学习怎么做生物医学方面的实验,同时帮助实验室搭建了一套生物信息方面的研究系统。
在韩国和实验室的同事聚会
大三上学期,我们来到印度南部的城市,海得拉巴。
这一次,我选择在当地一个小医院进行合作,帮助建立大数据模型,预测什么时候是病人就诊的高峰,如何合理规划病房,减少病人的等单时间。这相当于又是一个偏向计算机方面的项目。
小添和同学在印度学习期间
最后一个城市是英国伦敦。
已经确定未来在计算机生物方向发展的我,通过学校介绍,在剑桥郊外的一家英国基因组学和遗传学机构实习。这个非盈利研究所,以诺贝尓奖获得者Frederick Sanger命名,不仅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自成立以来,就保持数据共享政策,它的使命感、文化及科研氛围,都让我很动心。
正是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决定未来要回到英国继续深造。为此,我还放弃了哈佛大学的博士offer。
当然,我也有考虑到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博士毕业后,不管是留在学术界,还是投身工业界,都让我觉得英国的科研环境会更适合我。
就这样,我从传统的医学方向,一步步转向计算机与生物医学的交叉领域。可以说,如果不是大一有机会通过通识教育接触到CS学科,以及没有这两次实习机会,我就不会走上这样一条全新的道路。
小添从剑桥大学计算机生物专业硕士毕业
说起计算机生物专业,其实这是一个偏基础科学的领域,也是一个十几年前甚至都不存在的新兴专业。
具体研究什么呢?比如,它可以通过大数据预测蛋白质模型,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一些基础生物原理的研究,再实现在医学上的运用,比如进行药物开发、预测某位病人更适合的治疗方式,以及对某种疾病的概率预测等。
所以,未来如果我想从这个专业再转向应用医学,也不难。
而与不同国家科研人员打交道的经历,对跨文化合作与沟通能力的锻炼,让我不管实习还是工作时中,都更游刃有余。
在哈佛医学院工作期间,
小添和实验室导师的合照
求职中我接触过的所有面试官,也都会评价说,我的求学和实习履历是最特别、最丰富的,也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可以很自豪地说,现在将我放置在世界任何角落,我都有信心独立面对新环境。
仅有100人的大学,
导师就是我的 “人生合伙人”
大学四年里,这个超小规模的线上大学,还给我带来了认知思维的重塑。这里的很多课程,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系统性思考的能力。
特别是大学第一年,我接触了很多和认知工具、认知思维有关的课程。
为了提炼出课程的精华内容,学校曾派老师采访了全世界100多位有智慧、有创造性的杰出人士,将他们的思维共性,以及对未来学生的期待,进行了系统梳理。
最终,形成了独具密涅瓦特色的“四大基石课程”,分别是:
Formal Analyses(形式分析)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多元模式沟通)
Empirical Analyses(实证分析)
Complex Systemsanalysis(复杂系统)
密涅瓦第一年被称为“基石年”,
主要提供四类基石课程
毕业回头看,我越来越发现,当时所学的内容,对我今天的沟通方式、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系统化思维,都有很好的训练。
比如,Complex system这类课程,所强调的系统化思维,让我意识到,想要为某类遗传疾病开发一种新药,就不仅仅需要去研究这类病患群体,也需要了解病人自身免疫系统的运作能力、他周围的环境,还有他身体器官的耐受性等等。
这样的系统化思维,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
还有Multimodal Communication多元模式沟通,其核心是有效沟通,让我掌握了一些非常底层的沟通逻辑。
比如,我作为计算机生物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经常要去不同场合介绍研究成果。当我向生物学家介绍时,我需要多解释一些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原理;而向计算机科学家介绍时,则要更多地解释生物方面的原理。
除此以外,大量和阅读、写作相关的课程,也为我在日后撰写科研报告、学术论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所仅有100多名学生的超小型大学,还让我找到了宝贵的“人生合伙人”,他们可能是大学同学、老师,以及挚友。
每当我做一些非常重要的决定拿不定主意时,比如换工作、申请博士项目、换新的城市生活,他们总能给我非常暖心的建议。
我在密涅瓦的导师,也是我们学校自然科学院的院长。她是一位非常令人敬佩的遗传学家,曾经被奥巴马总统任命为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成员,负责为总统和国会提供一些科学政策的建议。
小添和自己的学术导师
大学期间,我在学遗传学课程的时候,所参考的很多论文、文献,都是她写的。能听她授课、成为她的学生,我感到非常荣幸。
直到现在,我和她一直保持着联系。退休后,她每年会来剑桥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只要有机会,她都会和我在校园里见面聊一聊,关心我的学业和生活。
我很珍惜这段因密涅瓦而结下的师生缘分。
密涅瓦这样一所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大学,不仅吸引了很多从顶尖大学退休的知名教授,还能给到教授很多自由,比如选择在不同的地方生活。
就像我很喜欢的一位计算机科学老师,他其实一直在非洲生活,但是并不妨碍他每周为我们线上授课,为我们提供非常高质量的课程体验。
尽管是线上授课,但是我感觉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疏离。每到一个国家和城市,学校都会为我们组织和当地老师的聚会,平日里我们也有很多与世界各地的老师见面的机会。
同样,学生之间的联系,也比想象中要紧密得多。
每到一个城市,学校会为我们租一栋公寓或者酒店作为宿舍,大家住在一起,沟通非常方便,而且一定会保证我们有公共社交区域。
在密涅瓦,我们每周都需要交一份大作业,截止时间是每周五晚上10点。因此,每到周五晚上10点以后,大家就会聚在大的公共厨房里,一起做好吃的,庆祝交作业。
这样一种大家庭的亲密感,让我至今都很怀念。
印度学习期间,舍友为小添庆祝生日
来密涅瓦读书的学生,也是五花八门,非常有趣。他们中有冲着颠覆性的教育模式而来,已经在创业开公司的年轻人;有服过几年兵役的退役学生;也有人放弃其他知名大学、甚至藤校offer,中途转学过来……
很幸运的是,我也是在这里,结交到了人生的挚友。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密涅瓦
说起我是怎么成功申请上密涅瓦,成为录取率极低的首届学生?
其实,并不是我的学业成绩有多么抢眼、做了多少活动,因为密涅瓦基本不看标化和个人背景。
相比较,学校更倾向于用线上面试,来选拔认为适合自己的学生。它的整个申请过程,也和常规的大学都不太一样。
作为第一届学生,我申请时,压根没有人可以分享经验,只知道按照官网上提供的申请流程走,两眼一抹黑。
学校官网上会有一个申请表,需要填写基础申请资料;还会有一个申请系统,申请者需要在线上答题,题目都是学校自己设计的。完成之后,还会有面试环节。
初面不仅考察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让申请者聊一聊自己的故事,也会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其中有一些题目,需要在线用文字作答,内容还有点像脑筋急转弯:
”
比如,给你一根绳子,看你能用这根绳子做多少种不同的事情,把这些都写下来。这既在考察英文写作能力,也在考察思维方式。
这样的笔试和面试可能会有好几轮,全程都会被录制和打分。
至于这所录取率比哈佛还低的创新大学,是否值得每一位学生体验?我觉得也不尽然。
如果你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更为传统的大学校园环境,那么每学期都在不同的国家、没有固定教学点、甚至没有自己教室的密涅瓦,可能会让你觉得很慌。
此外,如果你希望毕业以后直接留在当地发展,或者说,想长时间在一家公司、一个实验室连续实习,那么,这种“流浪式”的学习体验,就不太适合你。
而对我这样一个更喜欢拥抱未知可能性、看重教育体验胜过名校光环的学生来说,密涅瓦确实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经历。
更别提,密涅瓦的学费真的很香,只有每年不超过2.8万美金的学杂费,还有足够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提供给有需要的学生。
黑格尔有一句格言,“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时飞行。”只有当人们回顾已经发生的事件时,才能洞察、产生理解,就像只有到了黄昏才能回顾白天发生的事一样。
文章分享结束,密涅瓦大学qs排名(密涅瓦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用户评论
密涅瓦大学一直都是很多中国学生的目标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QS排名这么高的学校,肯定是有实力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密涅瓦大学有很多国际化的课程,很吸引人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密涅瓦大学在哪些方面排名比较好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中国学生申请密涅瓦的比例很高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羡慕可以去密涅瓦读书的同学!学习环境一定很棒。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密涅瓦大学录取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成绩才能过关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去体验一下海外高校的生活,密涅瓦大学是个好选择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对QS排名越来越了解了,感觉它还挺权威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中国学生喜欢去国外读书呢?是环境更开阔?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有机会也能去密涅瓦学习一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申请密涅瓦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密涅瓦大学的奖学金政策怎么样?有人了解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密涅瓦大学的校风很好,对学生都很友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下密涅瓦大学的学生生活怎么样?是安静的还是热闹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密涅瓦,毕业后能有什么发展方向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密涅瓦大学的英语听说要求是多少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去了解一下密涅瓦大学的校园环境,有照片图片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问申请密涅瓦大学的过程复杂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