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不建议香港珠海学院 香港珠海学院简介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第一梯队:港三(港大、港中文、科大)
对标清北复交浙
香港大学(港大):可以对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属于国内顶尖985高校的水平。
港大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在亚洲乃至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学科门类齐全,在医学、法学、商学、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表现。港大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其国际化程度高,与世界多所知名大学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交流项目。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可以对标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属于国内顶级985高校的水平。
港中大是一所亚洲顶尖、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等重点研究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及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以书院制和中英双语并重为特色,校园文化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可以对标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属于国内顶级985高校的水平。
港科大是香港著名的理工类大学,以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办学为主要特色。在工程、科学、商业等领域实力强劲,尤其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学校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有紧密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就业机会。
特点
排名高:这三所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表现优异,经常位列全球前100名。例如,香港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7名,香港中文大学位列第36名,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47名。
认可度高:这些学校的学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尤其是在学术界和企业界。
招生标准严格:申请这些学校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对于内地学生。985/211院校的学生通常更有优势,GPA要求较高,通常需要83分以上,雅思成绩至少6.5分(建议7+)。部分商科专业还要求GRE/GMAT成绩,建议GRE325+或GMAT80+。
实习和工作经验:具备相关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的申请者更有竞争力。例如,香港城市大学非常重视申请者的实践经验,包括实习经历、科研项目参与以及志愿活动等。
第二梯队:港五(港理工、港城大)
对标中上985
香港理工大学(港理工):可以对标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属于国内一流985高校的水平。
港理工是一所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国际大学排行榜上表现出色。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者 “论文引用数量” 的六年平均值在香港居第 1 位。学校注重创新和实用性,在商科、工科、传媒等领域有较强的实力,其商学院获得了 AACSB 和 EQUIS 双重认证。
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可以对标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属于国内一流985高校的水平。
港城大是香港著名的理工类大学,以工程和技术领域为主要特色。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世界领先的科研水平,在酒店管理、设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海外交流项目和实习机会。
特点
排名较好:这些学校在国际排名中也表现出色,但通常位于全球100-300名之间。例如,香港城市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62名,香港理工大学位列第57名。
招生标准相对宽松:相比第一梯队,这些学校的申请难度稍低,但仍有一定的要求。985/211院校的学生GPA要求通常在80分以上,双非院校的学生GPA要求在85分以上。雅思成绩通常要求6.5分。
专业优势明显: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例如,香港浸会大学的传理系和香港教育大学的教育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实践经验重要:具备相关实习经验能够显著提升申请者的竞争力。例如,香港理工大学更倾向于录取具备工作经验的申请人。
第三梯队:浸会、岭南、教大
相当于内地实力较强的 211 高校
香港浸会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研究型博雅大学,以传媒、文、理、商管、现代中医药研发著名。其传理学院是亚洲知名的传媒学院,被评选为亚洲学生首选的 “全球十大新闻学院”,比肩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学府的新闻学院。
岭南大学:以博雅教育为特色,国际声誉较高,其国际化程度体现在环球交流体验方面,约八成半本科生可到海外交流一个学期或参加暑期课程。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以应对社会的挑战。
香港教育大学:作为师范类院校,是亚洲教育专业的顶尖学府,在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教育类中,位列全球第 21 位、亚洲第 4 位。学校的师范教育专业实力强劲,为香港和内地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育人才。
第四梯队:都会、恒生、树仁、珠海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相当于内地不错的一本院校
香港都会大学:由港府创办,是香港第九所公立大学。学校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在商科、人文社科、科技等领域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其招生条件和办学实力都相当不错,且院校规模和招生数量一直在扩大。
香港树仁大学:是香港第一所私立大学,坚持提供四年制大学课程。学校以文科、社会科学与商科课程为主,在教学和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香港恒生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以商业管理、金融、会计等商科专业为主要特色,注重实践教学和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香港珠海学院:国际排名较低,但在某些专业领域有较强的研究实力。毕业生在国内外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尤其在某些专业领域。
香港演艺学院:对标国内本科艺术类院校,在艺术领域有较强的研究实力。毕业生在艺术领域有较高的竞争力,尤其在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行业。
特别说明
香港珠海学院:位于香港,不是在珠海市。
香港都会大学:是香港九所公立大学之一,但财政自资。
香港演艺学院:只提供艺术类专业,英文授课。
特点(第三.四梯队)
知名度较低:这些学校的国际知名度相对较低,但在某些专业领域仍有较好的表现。例如,香港演艺学院是香港的明星摇篮,提供艺术类专业,英文授课。
招生标准较为宽松:这些学校的申请难度较低,适合背景较弱的学生。例如,香港都会大学对学生的本科背景较为开放,GPA要求在80分左右即可。
专业选择多样:这些学校提供了丰富的专业选择,适合不同背景的学生。例如,香港树仁大学和香港恒生大学提供多种本科和硕士课程,涵盖商科、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
适合特定背景学生:某些专业更偏好特定背景的申请者。例如,香港教育大学的教育管理或教育咨询方向通常不对应届毕业生开放,更青睐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
END
香港DSE考试遭投诉?内地孩子的又一升学捷径要被堵死?
近日,一封《关于香港DSE考试教育乱象的投诉信》在网络上疯狂流传,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讨论。
一位自称是香港本地学校在读生的家长,向港府递交了投诉,在信里控诉内地家长钻人才计划政策的空子,通过各项人才计划给孩子申请受养人签证,直接白嫖香港DSE,考取港八大,严重侵占本地学童的利益。
据说这封投诉信已经抄送给了港府相关官员,一时间在香港社会和新港人家长圈激起了千层浪!
矛盾点在于:内地家庭通过香港一系列人才计划拿到香港身份,并帮助子女申请受养人签证,参加香港DSE考试考取香港本地大学,非永居和永居考生没有任何区别。而这些内地家庭拿了香港身份后选择在内地的补习机构修读DSE课程,并没有来香港。内地学生本身就很卷,而且在应试方面的能力也已经被磨炼出来了,只要通过1-2年的训练,就能在DSE的考试中表现出色,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港八大。
而香港本地生妈妈们则认为这些没有来港的新港人学生严重冲击了香港本地学生的升学率,引发了教育的不公,抢占了本属于他们本地学生的学额,希望港府出手制止。
事实上,关于这封投诉信,网上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网友怀疑这是内地的DSE培训机构“自导自演”的软文广告;也有说这位写投诉信家长也是从内地过去的,因为自己拿了香港身份这张入场券,担心港府加码抢人才后续通过同样方式的拿到香港身份的家庭越来越多,日后孩子考试不占优势,所以先把别人的路堵死……
这里港湾君对这封投诉信不做过多评论。但是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香港投诉是有用的,而且港府的效率还很高。
之前港中大医科只招永居学生,后面大陆学生各种投诉,发信给特首。今年就改了,欢迎无香港身份的报读。
现在这封投诉信已经闹的沸沸扬扬,网上也有人在提议为受养人升读港八大设限制:要求所有参加香港DSE考试的学生,需要在香港本地或者被认可的学校至少就读三年,才符合本地生资格。同时父母至少一方应为香港永久居民,或者家庭在香港纳税达到一定标准,方可视为本地学生并享受政府资助课程的学费。之后港府很可能会发布相关政策。
未来想要通过人才计划为孩子教育铺路的内地家长们注意:内地的补习机构并没有DSE办学资格,更不具备任何学籍,只能让孩子以自修生的身份去报名参加考试。
所以港湾君建议新港人家长们,还是老老实实带孩子来香港从小学到中学读书,参加原本就属于香港本地的考试,不要想着投机取巧,万一今后政策变动,影响孩子升学,从而打乱整个家庭的规划,就很得不偿失!
不过也有一点可以确定是的:不管政策怎么变,也不会影响到香港永居身份的孩子,所以想要让孩子走DSE考试升学捷径的家长们,办理香港身份要趁早,并且还要提前规划好后面的续签和7年永居路!
现在拿香港身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相比于香港优才计划、香港高才计划、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香港读研进修是目前申请门槛最低,申请获批率最高,也最稳妥的方式。
读一年研究生,毕业后后就可以无条件申请两年的IANG签证留港工作,有香港雇主公司聘请就能续签,读书+持有IANG签证满7年后,就能申请转永居身份。
目前适合家长申请的香港都会大学和香港珠海学院的热门中文授课硕士2025年秋季入学申请下周就要开放,港硕都是“先到先得,录满即止”!如果您也希望为孩子教育规划香港身份,接受香港国际化教育,一定要尽早规划申请。
如果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申请香港身份,或不知道如何规划香港身份和孩子插班,欢迎问我
命名比珠海市还早6年,如何看待珠海学院改名为香港珠海学院?
珠海市
近期珠海学院更名为香港珠海学院的消息获得了较大关注,个人觉得这次改名还是很有必要的:相比之下具这有更明显的指示性,毕竟单从名字还看的话是很有可能误以为珠海学院是在广东省珠海市而非在香港的。学院最终选择了香港珠海学院而不是先前消息中的“经济管理学院”,感觉若改为经济管理学院还不如改为香港商学院,有香港和商科这两大热词加持,想必也能更给它带来更大的的发展空间和关注度;香港珠海学院很好的保留了学院的基因,这也说明学院比较看重“珠海”这个品牌以及相应的历史传承。
容易与珠海市混淆,这大概率是珠海学院改名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二者不在一个省份又相隔甚远,给人造成困扰也是极有可能的。不过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说,珠海学院得名的时间要比珠海市早很多的。
1947年私立珠海大学在广州市竹丝岗二马路(今属越秀区)成立,之所以用珠海为名,是希望学生能”若珠之晶莹璀璨,如海之浩蕴深藏“;私立珠海大学在1949年迁至香港办学并改名为珠海书院,直到2004年更名为珠海学院;这份历史的传承也体现在它”求智珠,通四海“的校训当中。
在香港珠海学院前身私立珠海大学得名5年后的1952年,中山县(今中山市)、东莞县(今东莞市)、宝安县(今深圳市)析出部分辖区设置渔民县并在1953年改名为珠海县,因”县境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从珠江与南海各取一字命名“,或谓因地当珠江口沿海而得名;1958年底珠海县并入中山县,1961年恢复县级建制,在1979年撤县设市之后,珠海逐渐发展成知名度较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尽管珠海正式作为县级我国以及以上行政区划地名的时间要晚于香港珠海学院,但珠海市之珠海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历史底蕴,其地名出处的传说颇多,比如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古代就被当地居民称之为珠海等说法,而民国初期唐家三峰小学的校歌中也有”前环珠海,后枕鹅峰“之句。
由此可见她们虽有同名之谊,但珠海市与香港珠海学院名称的内涵及命名由来是有大不同的:香港珠海学院是以对学生的期望而命名,属于意愿性校名,珠海市则是以地理位置而命名,属于指示性较强的地名;因此作为碰巧同名的双方,其实名字改与不改都有充分的理由,了解之后也不会认为香港珠海学院在广东珠海,毕竟这些外在因素并不妨碍她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如果说有影响,应该在于如果珠海学院不改名的话,珠海市再出现一所珠海学院的概率就低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用户评论
标题直接点明了观点,挺吸引人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到底有哪些原因不让去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听说过这家学校,不过不太清楚它怎么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想知道香港珠海学院的实力怎么样,这个简介能说明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看学校的定位和课程设置吧,可能就会知道适合谁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选择大学还是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啊,没有那么简单的答案。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介绍下香港珠海学院的历史和办学理念就好了,能更有说服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打算去读研究生,这家学校的专业怎么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介绍的时候能具体一些,比如师资力量和校企合作什么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想来香港发展的学生来说,性价比如何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简介能不能更详细一点儿,让我更容易理解该学校的优势和特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环境怎么样?有没有比较好的设施和资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是不是有些误导性啊,应该先说清楚优点再谈缺点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想知道毕业生去哪上班了,就业前景怎么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香港珠海学院的学费是多少,有没有奖学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生活费用方面呢?在珠海成本应该挺高了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只有部分专业不适合呢?需要仔细分析一下才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的来说还是得多方查阅资料才能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个简介能帮我了解香港珠海学院的一些真实情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