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育部19日公布的资料显示,去年,来韩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共计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几乎翻了一倍,而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硕士文凭的中国大学教师。据中国教育部统计,中国大学教授共有163万人,其中只有40万人(24%)左右是博士学历,其余都是硕士及以下学历。《东亚日报》分析称,中国政府目前正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国很多大学都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拿博士学位”自然成为这些大学教师的目标。而这种需求正好让一些苦于找不到生源、收入捉襟见肘的韩国大学看到希望,双方“一拍即合”,便出现了众多中国大学教师来韩留学攻读博士的现象。
《东亚日报》报道称,鉴于中国留学生在韩获取博士学位的需求日益增加,与韩国一些大学接洽商谈“中国博士课程”的中介(掮客)也随之出现。媒体援引韩国首都圈某大学研究生院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李某的话称,某一天一位自称负责中国大学留学业务的男性(中介)找到研究生院招生处表示,目前中国有许多想拿博士学位的教师,他一次可给该校输送数十名留学生生源,希望研究生院针对中国的“博士生”专门开设短期博士课程。
此外,招生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称,“根据韩国教育部的规定,只要韩语水平考试达到3级,就可进入韩国大学学习,但现实情况是,即使达到3级水平也很难像韩国学生那样进行学业课程听讲,对此韩国教授授课时非常头疼,但由于各大学急需用钱,教授们也只能配合学校扩招更多海外留学生。”
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所有大学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由于留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别说独立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就连正常的沟通或者听课都较困难,这些以短期研修形式来韩国攻读博士课程的“博士生”更难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但由于目前韩国大学因财政问题被迫处于卖方市场,面对涌来的中国留学生们,他们只好开设用中文授课的课程,或者起用有中文沟通能力的教授。
问题是,一些韩国大学开设的博士课程和论文审核环节被揭存在违规操作。去年,一所地方大学被查出招来中国留学生读博后,安排他们在12天内修完一个学期的课程(通常需要4个月)而引发热议。此举也招来中国驻韩大使馆的抗议,质问韩国教育部“韩国大学的文凭还能让人相信吗?”韩国舆论指出,扩招留学生,对提升韩国大学的知名度或者培养更多的知韩派海外人才具有一定好处,但是盲目扩招留学生,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缺失或者胡乱授予留学生学位,将给韩国大学在国际上的公信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对于该问题,韩国政府必须予以重视。
韩国大学数量多达190余所,而生源每年都在减少,加上学费涨幅空间也有限,这导致一些地方城市的大学、甚至是首都圈大学陷入招生难、财政状况捉襟见肘的困局。若不解决韩国大学政策中的结构性问题,“韩国大学沦为学历工厂”的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环球时报》记者向目前正在韩国延世大学攻读博士的留学生王某(注:该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均在韩国学习)询问“速成拿学位”的相关情况时,她表示,“速成拿博士这种情况,在韩国首都圈内的大学较少出现,如果有的话,估计是地方的某些大学跟国内的一些机构的速成项目之类,但即使这样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内办理博士认证也很难通过。”
实际上,目前很多韩国大学都将“抢生源、积极招收中国留学生读博”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大力推动。去年9月,韩国《国民日报》《文化日报》等多家韩媒相继报道称,以全州大学为代表的韩国地方城市大学正积极招收中国大学教师来韩攻读博士课程,既加强与中国大学的学术交流合作,还缓解因国内生源日渐减少带来的财政窘境。与全州大学同属全罗北道地区的圆光大学也是“中国博士留学生大户”。截至2018年10月,共有150多名中国大学教师在该校攻读博士课程。据悉,该校校长曾多次前往中国各高校做宣传,并成功拿到“大单”。
12天、20万元就能拿韩国博士文凭?中国高校教师集体赴韩“补学位”引发关注
不少中国高校教师赴韩读博,仅用12天便能修完全部课程。这种速成的全日制博士在韩国已发展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市场,17万元左右的学费加上均价1.8万元的中介费,20万元不到就能买回一个博士学位。
5月20日,韩国《东亚日报》发表社论“来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抨击了中国高校教师赴韩修读博士学位仅用12天完成全部课程的现象。
韩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韩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比高达48.2%(6.8537万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共计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几乎翻了一倍。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持硕士文凭的中国高校在职教师。其中全州大学和圆光大学便是中国留学生大户。
1
为啥这么多人赴韩读博?
或许临近毕业季的缘故,这已经是博士生群体继翟天林学术不端、中科大博士失联之后,第三次登上了话题榜热搜。小编犹记得上一次的吐槽还停留在对论文答辩被导师批评的恐惧和怀疑自己能否顺利毕业的焦虑之中,不曾想有些人仅仅花了十几万去韩国镀金,短短的12天就省去了我们要熬几年的痛苦。
在中国,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数量有严格的硬性要求。以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为例,在就读博士期间,至少要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2篇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是在读博士进入学位答辩程序的必要前提。
相比之下,在韩国花高价买来一个速成的全日制博士要简单得多。汉桥教育“2018年-2019年中国高校在职教师韩国读博士”项目显示,上课时间实行集中授课学期制,每年寒、暑假期安排上课;授课方式为集中面授形式,韩语授课,汉语翻译;最终,拿到的是全日制证书。
这种“水博士”不仅修读起来很轻松,在博士课程和论文审核环节也存在不少违规操作。去年有韩国媒体爆出忠北大学面向中国大学讲师提供的博士项目把需要5个月才能学完的课程“压缩”成12天的课程,这样的博士学位显然有“水分”。忠北大学相关人士则表示:“来自中国的讲师大部分持有硕士学位。这些讲师平常在中国远程获得指导并在假期来韩国集中学习4周。法律层面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问题。”
事实上忠北大学并非个例,早在2012年全州大学便首开先河,与中国河北省教育厅签订合约。2013年,全州大学开设特别班,第一年招募了7名仅持硕士学位的中国大学老师,此后每年均维持在7-8名的规模。与全州大学同属全罗北道地区的圆光大学,是中国博士留学生大户。截至2018年10月,共有150多名中国大学教师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全北国立大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欢迎仪式,欢迎来自中国11个大学的24名大学教师到校攻读博士学位,并将该项目命名为“龙项目”。
这些韩国地方城市大学如此积极招收中国大学教师赴韩攻读博士学位的背后,是韩国低生育率所带来的生源危机。2017年韩国共有196家四年制大学、137所大专学院。其中约有1/5为公立学校,其余为私立学校。除了背靠三星的成均馆大学、倚赖斗山集团的中央大学等有强大财团支撑的少数私立大学,对于很多排名靠后的私立大学来说,生源成为他们的经营支柱。但低生育率却使韩国大学生源不足的局面雪上加霜,2017年韩国的平均生育率为1.05,排名全球最低,预计2021学年的学生实际入学人数,将比大学招生数少5.6万人。
这类短期速成博士项目在韩国的火爆,给韩国大学带来收入的同时,中国讲师获得学位成功镀金,牵线的中介也有利可赚,“一举三得”。
2
乱象背后,“唯学历论”的反思
2018年8月,中国驻韩大使馆向韩国教育部传递了“博士速成项目”存在的问题。之后,韩国教育部展开了调查,向忠北大学、启明大学、东方文化大学院等发了正式公文,要求这些大学严格管理学位。收到教育部公文后,忠北大学决定加强对该项目学生的要求,同时终止招新生。
但韩国整顿高校加强管理的同时,我们也应反思,为何这些在职的教师会选择花高价来混个文凭?
都说学习使人头秃。博士难读,但在学位“刚需”的中国,却不得不读。
处于学位制度象牙塔尖上的博士学位,在与科研相关的“学术就业”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在博士扎堆出现的高等院校、医疗卫生等行业,“博士”也成为晋升和评职称的一项硬性条件。
2017年杂志《Nature》对全世界5700多名博士萌新进行了调查,其中将近80%的受访者选择读博是为了课题研究和学术发展;10%的人希望未来在非学术界发展,而7%的人是出于工作需要。
有人希望用艰苦的学术生涯换取卓越的学术能力;有人希望用博士学位作为求职路上更好的敲门砖。
1978年我国开始招收博士生,2008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1993年到2003年,十年间中国博士招生增长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2017年,在校博士已达36万,当年招生人数也突破8万大关。
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要继续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因此博士数量的持续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宏观政策的驱动密不可分。当下博士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高端学术人才”,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博士学位人才”的需求。
3
花钱买来的文凭就能一劳永逸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博士”已成为求职的硬门槛,但老牌本科高校基本人满为患,新建本科高校博士师资储量逐渐增加,对博士的需求越来越小。1995年至2008年,进入高校任职的博士生比例从59.8%下降至46.1%,进入科研院所的博士生比例从16.9%下降至8.3%。
此外,高校引入博士师资的门槛也水涨船高。一项对65所高校聘任博士人才的研究显示,有16.2%的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生有第一学历歧视,要求必须为全日制统招本科;有8所学校要求引进的博士其本硕博专业必须相同或相近;约一半的新建高等院校要求引进的博士在40周岁以下;有14所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的学术能力提出明确要求;有三所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的毕业院校档次、导师名望提出要求,优先录取985与211类高校博士生。
学术劳动力市场渐趋饱和,博士毕业生逐渐远离稳定的教育和基础科研职位,进入“非学术”就业市场,与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同台竞技、角逐一个饭碗。因此,学位可以速成,但人生没有速成的活法,本本分分做学术比什么都重要!
新民眼工作室杨欢
图片 | 网络图
编辑 | 顾莹颖 施雨
用户评论
这可真是个新闻啊!没想到会突然叫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韩学习越来越难了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怎么这么突然,很多人都已选校了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韩国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官方能详细说明具体原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会影响到很多想读韩国博的研究生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承认的,现在怎么叫停了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个消息对学生有什麼影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要开始鼓励国内顶尖院校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应该是为了保护国内学生的权益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难道韩国的大学博士文凭质量有问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官方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人准备留学肯定受影响很大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么突然的决定,让人措手不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韩国教育真的怎么样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学生来说是好还是坏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难道会重新评估这些大学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件事能尽快有一个结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好奇具体什么样的情况导致了这样的决定。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后想读韩国博的学生怎么办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