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QS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学科排名,凸显了全球高等教育不断变化的格局。虽然传统上在排名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地区仍保持着其优势地位,但它们正逐渐受到新兴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这种转变从亚洲和中东地区院校的骄人表现中可见一斑。此外,随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大学面临财政压力,这种趋势很可能会加速发展。
- 美国:美国高校在32个学科中遥遥领先。哈佛大学排名最好,在15个学科中排名第一;其次是麻省理工学院,在11个学科中排名第一。
- 英国:英国院校在17个学科排名中领先。剑桥大学在四个学科中名列前茅,牛津大学在三个学科中排名领先。
- 中国(内地)获得 1230 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大放异彩,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
- 加拿大:加拿大有两个排名前三的学科。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所有香港院校中,香港大学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200名的数量最多(55个),排名上升的学科最多(47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 43 个学科排名上升。
聚焦中国(内地)高校
中国(内地)获得1230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的3245个学科排位和英国的 1662个学科排位。在所有排名中,60%(735个)的学科排名上升,只有2%(24个)的学科排名下降,9%的学科排名保持稳定,新增358个学科排位。此外,中国(内地)在五大学科领域排名中,占据159个排位。其中65%(103个)排名上升,18%(29个)排名下降,12%(19个)排名保持稳定,且新增8个学科排位。
中国(内地)高校在QS的五项指标中均有全面提升。尤其是学术声誉,处于飙升阶段,该指标整体提升了64%,在拥有10个或以上排名项目的国家或地区中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中国(内地)高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该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全球第一,在该学科中排名第11。
材料科学是中国(内地)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共有66所大学入选,其中三所进入世界前 20。清华大学是全国的领头羊,排名第六。这反映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其驱动力来自于该领域的战略投资、行业领导力和研究。《中国制造2025》计划明确将新材料作为重点创新领域。
艺术史成为中国(内地)最成功的学科之一,有两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清华大学在这一学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列全球第三。同济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八。
工程学是中国(内地)高校的一大强项,清华大学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方面均名列前十名,这再次反映了中国更广泛的工业和制造业目标。这些表现也使得清华大学在工程与技术大类中排名第七,这是中国(内地)高校在该学科大类中的最高排名。
在今年的排名中,全球10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有 7所来自中国(内地)。在全球5 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中国(内地)有32所。清华大学在37个 学科排名中有所上升,只有一个学科的排名有所下降,三个学科的排名保持不变,整体排名上升了88%。中国在科研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尤其是在H指数 (H-Index )方面,中国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内地)6所大学在14个学科的H指数中名列第一,仅次于美国(17个),位居世界第二。其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六个学科中名列第一。
中国(内地)高校在篇均引用指标中表现突出,三所大学在这一指标上获得满分,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排名201-250)、湖南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251-300)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化学(排名601-700)。
北京大学在语言学和古典与古代史方面跃居第二,分别上升了21位和10位,令人印象深刻。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显著上升推动了这两个领域的进步。
清华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上升10位,位居第二,这要归功于两项声誉指标的上升。这两所大学在这些学科中都是全球最受学术界好评的大学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也是有学科跻身全球前十的高校,其教育学排名世界第七。同样,北京师范大学也拥有卓越的学术声誉。
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是今年新增学科排位最多的大学,在学科排名中各增加了13个学科。
QS高级副总裁Ben Sowter表示:“中国作为全球高等教育强国的崛起是战略投资和政策驱动改革的结果。双一流倡议等计划加强了研究能力、产业合作和创新,而中国的大学现在已成为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领导者,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加强了中国在全球的技术领导地位。”
他还补充道:“高等教育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进步的核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院校在人工智能和绿色研究、创新和初创企业方面走在前列。他们的校友创办了DeepSeek和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为中国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2030 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宏伟目标做出了贡献。”
排名方法论
QS使用五个关键指标来编制学科排名。每个指标的精确权重因学科而异,以反映各学科不同的特点。例如根据文献计量数据库 Scopus/Elsevier的分析,医学学科高度依赖于研究成果的传播,而表演艺术学科的职业性更强,因此医学学科的研究绩效被认为是衡量院校实力的更有力指标。完整方法论请查阅官网。
人文艺术各科前十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工程与技术各科前十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社会科学与管理各科前十
酒店管理学科排名由于存在pre-publication change,最终排名请以官网为准
生命科学与医学各科前十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自然科学各科前十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就在刚刚!QS 发布2025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万众期待!刚刚,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2025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本次排名对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所大学在55个学科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独立的比较分析。并分为五大学科领域(艺术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了评估。
排名指标
在2025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有5个组成部分被用来对大学进行排名。
- 学术声誉:
- 雇主声誉:
- 篇均论文引用率:
- H指数:
- 国际研究网络(IRN指数):
排名亮点
这是QS史上规模最大的学科排名,展现了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持续变化。
尽管传统强国在排名中仍占据优势,但正不断受到新兴高等教育市场的有力挑战,亚洲和中东地区院校的卓越表现即是明证。
美国:
美国大学在32个学科领域喜提Top1地位,哈佛大学虽然仍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在15个学科中排名第一,但相较去年19个学科第一的成绩略有下滑。紧随其后的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1个学科中领先。
在全美最火专业之一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中,MIT、斯坦福、CMU(卡耐基梅隆大学)仍是世界最领先的三大巨头,牢牢把控着冠亚季军,其中MIT在今年实现了对CMU的超越,独享第一。
英国:
英国大学在17个学科中排名领先(共18枚第一,英语语言与文学学科为牛津与剑桥并列第一)。剑桥大学在4个学科中位居榜首,反超拿到3个第一的牛津大学,成为了新任英校“扛把子”。
加拿大:
加拿大有两个排名前三的学科。麦吉尔大学在矿物与采矿工程学科排名中位列第3;阿尔伯塔大学在石油工程学学科排名中位列第 2。
澳洲
阿德莱德大学和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在石油工程学学科排名中进入前10;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发展研究和人类学学科排名中均进入前10;体育相关学科排名中,昆士兰大学排名第2,悉尼大学排名第3,墨尔本大学排名第6;蒙纳士大学在药剂与药理学学科排名中位列第4。
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共获1230个学科排名,位居全球第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有两个学科进入世界前三。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大学全球学科排名前200名数量最多,达55个,且排名上升学科数最多,为47个。
香港中文大学也有43个学科排名提升。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在10个学科排名中表现突出,其中材料科学排名第 2,图书馆与信息管理排在第 3。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2个学科中表现优异。
人文与艺术相关学科
全球Top10
工程与技术相关学科
全球Top10
自然科学相关学科
全球Top10
社会科学与管理相关学科
全球Top10
生命科学与医学相关学科
全球Top10
2025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中国(内地)位列世界第三
IT之家 3 月 12 日消息,据 QS 世界大学排名官微消息,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今日发布第 15 版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本次排名对全球 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0 多所大学在 55 个学科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独立的比较分析。此外,还对五大学科领域(艺术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了评估。
这是 QS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学科排名,凸显了全球高等教育不断变化的格局。虽然传统上在排名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 地区仍保持着其优势地位,但它们正逐渐受到新兴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这种转变从亚洲和中东地区院校的骄人表现中可见一斑。此外,随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大学面临财政压力,这种趋势很可能会加速发展。
美国:美国高校在 32 个学科中遥遥领先。哈佛大学排名最好,在 15 个学科中排名第一;其次是麻省理工学院,在 11 个学科中排名第一。
英国:英国院校在 17 个学科排名中领先。剑桥大学在四个学科中名列前茅,牛津大学在三个学科中排名领先。
中国(内地)获得 1230 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大放异彩,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
加拿大:加拿大有两个排名前三的学科。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所有香港院校中,香港大学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 200 名的数量最多(55 个),排名上升的学科最多(47 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 43 个学科排名上升。
中国(内地)获得 1230 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的 3245 个学科排位和英国的 1662 个学科排位。在所有排名中,60%(735 个)的学科排名上升,只有 2%(24 个)的学科排名下降,9% 的学科排名保持稳定,新增 358 个学科排位。此外,中国(内地)在五大学科领域排名中,占据 159 个排位。其中 65%(103 个)排名上升,18%(29 个)排名下降,12%(19 个)排名保持稳定,且新增 8 个学科排位。
中国(内地)高校在 QS 的五项指标中均有全面提升。尤其是学术声誉,处于飙升阶段,该指标整体提升了 64%,在拥有 10 个或以上排名项目的国家或地区中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中国(内地)高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该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全球第一,在该学科中排名第 11。
材料科学是中国(内地)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共有 66 所大学入选,其中三所进入世界前 20。清华大学是全国的领头羊,排名第六。这反映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其驱动力来自于该领域的战略投资、行业领导力和研究。《中国制造 2025》计划明确将新材料作为重点创新领域。
艺术史成为中国(内地)最成功的学科之一,有两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清华大学在这一学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列全球第三。同济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八。
工程学是中国(内地)高校的一大强项,清华大学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方面均名列前十名,这再次反映了中国更广泛的工业和制造业目标。这些表现也使得清华大学在工程与技术大类中排名第七,这是中国(内地)高校在该学科大类中的最高排名。
在今年的排名中,全球 10 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有 7 所来自中国(内地)。在全球 5 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中国(内地)有 32 所。清华大学在 37 个学科排名中有所上升,只有一个学科的排名有所下降,三个学科的排名保持不变,整体排名上升了 88%。中国在科研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尤其是在 H 指数 (H-Index) 方面,中国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内地)6 所大学在 14 个学科的 H 指数中名列第一,仅次于美国(17 个),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六个学科中名列第一。
中国(内地)高校在篇均引用指标中表现突出,三所大学在这一指标上获得满分,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排名 201-250)、湖南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 251-300)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化学(排名 601-700)。
北京大学在语言学和古典与古代史方面跃居第二,分别上升了 21 位和 10 位,令人印象深刻。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显著上升推动了这两个领域的进步。
清华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上升 10 位,位居第二,这要归功于两项声誉指标的上升。这两所大学在这些学科中都是全球最受学术界好评的大学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是唯一一所除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外,有学科跻身全球前十的高校,其教育学排名世界第七。同样,北京师范大学也拥有卓越的学术声誉。
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是今年新增学科排位最多的大学,在学科排名中各增加了 13 个学科。
文章分享结束,2025全球大学qs排行榜最新【2021全球大学qs】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用户评论
QS排名一直都是衡量大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5年的排名,感觉好远的感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今年的榜单上有哪些学校名列前茅。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申请季又快来了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是那句话,看排名不是唯一标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超好奇未来几年哪些学校能冲进排行榜的前十。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关注一下亚洲地区的高校发展情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榜单对我的大学选择还是挺有帮助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排名每年都会变化,变化很大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定要注重实际能力,而不是只看排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考研压力这么大,这排行榜让人更加倍感压力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个榜单能激励更多的高校去精进教学和科研实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同学校的优势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大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排名只是一个参考,要看清楚每个大学的具体特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猜未来科技领域的大学可能会更受青睐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2015年的QS排行榜已经很经典了吧?现在再看看最新的变化挺有趣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会让我对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榜单确实可以给我一些大学选择的启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一直关注着QS排名的变化,它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最新动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优秀的高校名列前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