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什么时候可以留学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作为一名留学行业工作者,拿我们最常见的美国研究生申请来说吧,我见过准备最早的学生是刚刚高考完,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开始找留学顾问指导筹备申请的,也有见过保研失败就拿两三个月来准备申请的。前者规划意识很早,往往申请结果很不错,后者选择留学是备选方案,虽然准备时间短,但也属无奈。
那接下来大家肯定会关心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来准备呢?
还是拿最常见的美国研究生申请为例,从我的工作经验来说,一般是建议大家提前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开始准备。准备时间太早,战线过长会让人有种疲倦感。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个同学A,从高考之后就说要开始准备留学的,当时她的爸爸妈妈从高考之后的暑期就开始要求这个同学背单词,在父母的重压和高度期望下,学生很快就对出国留学失去了兴趣,而且到大学也出现厌学情绪,到后来中途还休学甚至放弃出国,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也不是说所有学生都会这样,申请一路走过来的同学可能深有体会,从开始上GRE辅导班到坚持学完GRE,再到考GRE,以及准备申请,成功出国,这每一道步骤都会有一部分同学选择放弃。
整体来说,如果希望保持一个对留学的向往而且又不影响大学生活的前提下,一般建议是不用过早准备的,因为兴趣往往都是有时效的。本身语言考试也有一个有效期的问题,比如托福考试是两年有效,GRE一般是五年或三年内有效。因此为了不影响正式申请或者有些同学也考虑在读完硕士后接着用之前的GRE成绩申请博士的话,不建议过早参加GRE和托福考试。
从申请准备流程上来说,我们建议在大三上做好自我定位并根据申请目标制定申请策略,如果是考虑转专业申请的话则建议更早。大三上经过大学前两年的学习积累,这时候建议明确留学目标,发觉自身特点和优势劣势,如果需要留学指导的同学也建议这时候做好专业机构的选择并且进行专业咨询的定位。首先要弄清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未来职业目标,明确申请方向,在确定好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申请专业后,就要对自身背景开始剖析,比如GPA不理想的要抓住大三的机会学好专业课提高GPA,如果是有专业课欠缺的也要及早选修相应课程,打好学业背景基础。另外如果大学前两年还没有研究实习经历的同学,大三补充研究和实习的经历,有一定研究背景的。如果是要申请博士的则要充分利用大三机会进行最大化提升,最好能有paper发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也会在提早半年左右联系好大三暑期的海外实验室,进行暑期科研项目。
从这部分可以看出及早确定申请目标制定申请规划也是很关键的,大三将是非常忙碌的一年。语言考试上,希望大家在大三上或者大三下考完GRE。考完GRE后准备托福,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在大三暑期前完成GRE和托福考试。
大三暑期往往是大家留学申请前的一个冲刺阶段,如果是GRE和托福考试成绩还不理想的,这时候要抓住暑期机会提高语言成绩。对于已经做好语言考试,准备去提升科研实习背景的,同样也是一个黄金时间,经历过前三年的学习积累,大三暑期的研究和实习项目需要让你进行一个质的飞跃。
接下来,大四上,9月份则要开始开展选校项目的筛选,根据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选取合适自己的学校项目。对于博士申请人,这时候则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开始联系目标院校的教授进行套磁工作。另外一个重点就是留学资料准备工作,研究生留学需要准备留学申请文书和学校成绩单等申请材料。对于自费申请人,建议提早准备好留学资金准备,在申请时有些学校会做经费证明要求。
9-11月是准备申请的黄金时期,其中留学文书往往是最耗费时间精力的过程,需要通过深思熟虑来进行充分准备,最大化体现自己的亮点。当然这个过程如果有经验的人给予指导,将会给你节省很多时间,也会有效提升申请质量,增加竞争力。
一般从11月开始陆续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申请材料了,然后跟学校确认这些材料有没有收到,进行申请材料的跟踪,这个时候还要做好面试的准备,面试是录取前的最后一道关卡,至关重要,需要提早准备。
2-4月也是学校陆续发放offer的时间,这个时候可以根据自己收到的offer情况,综合衡量学校的排名、地理位置、奖学金等因素,做好决定去哪所学校。
5-8月则进入签证准备,跟确定入读的学校要I-20表格,这个I-20表格是每位去美国读书的同学入学和签证面试时的必备文件,办理好留学签证之后,就是根据学校入学时间做好行前准备了。
整个留学准备过程基本耗时两年,这个过程会是对学生的一个全方位考验,建议各位同学做好合理规划有条不紊地准备,为自己的留学梦想奋斗!(来源:天道留学)
什么时候出国最合适
■留学指导·关注留学认知与选择系列之二
如果想清楚出国留学问题,或者确定要出去,那么就面临一个新问题——路径选择。
过小的孩子并不适合出国读书,风险太大
一般来说,出国留学分为高中之前,即小学与初中,还有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几个主要阶段。目前,到国外读中小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尤其是到国外读高中的增长比例超过了本科及以上人群。在这里,以美国教育制度为例做留学阶段分析。
首先,高中以前就出去留学,尤其是小学,主要是小学或者初二以前出去。目前,这一阶段的留学并不是主流,而且这个阶段出去读书的,大多数有特殊原因。如果一定要孩子在这个阶段出去,家长要尽可能地去陪读。当然,也有个别随父母短期出国留学的。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回国后的成本有些高,但如果孩子和家长已经有过规划,比如孩子回国后去国际学校等,也没有问题。
其次,初二结束时到国外读高中。这是目前出国留学相对火热的阶段。美国高中是四年,对接我们的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初二结束后出国留学相对合适,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也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之后的高一,大家处于一个相对较新的集体,基本上都需要适应和融合,从而方便国际学生融入。同时,从升学角度看,高一开始,国际学生要适应语言、文化、环境等方面,而等高二国际学生语言等方面都适应了,学习也会更顺一些。等到高三时,国际学生容易处于最好的状态,而这时正好赶上大学申请阶段,容易让招生官看到自己的状态处于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
与前面对应,如果等国内初三结束,即到了国内的高一再出去,会显得晚了一些,因为这个阶段获得好的平均成绩绩点(GPA)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这时候出去,风险相对会高一些。这个年龄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一个人比较特殊和敏感的时期,也是成长过程中相对脆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本来就容易产生问题,学生又要面临语言、文化、环境、学习方式等适应问题。而且,青少年也是容易浮躁的年龄阶段,在学校容易出现抱团欺凌现象。留学海外,人家已经是高二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已经形成,而作为外来户,转学过来的国际学生容易成为边缘人群。因此,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对一些孩子的性格、心理等会产生负面影响。
低龄留学最好有“陪读”,选择学校莫被忽悠
当然,如果家长已经有了这个认知,反而想锻炼孩子性格、心理等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尝试,因为虽然风险大,但是留学海外也的确锻炼人。其实,即便是在国内,一些孩子的学习和性格转变也发生在这个时候。然而,恰恰在这种背景下,有些家长选择把责任归罪于环境、学校、老师甚至教育体系,“病急乱投医”,把孩子匆匆忙忙地推到国外。如果家长在自己和孩子都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出去,容易成为一场冒险。
对于动辄蛊惑国内家长让孩子在高一、高二、高三出去的声音,我一向反对,也呼吁家长要清醒。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能否申请到好学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当然,高三出去读预科的学生可以不在此列。如果家长和孩子铁了心要出去,那么如果能有一个“陪读”会好一些,即联系一个同龄者同行。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一个可以倾诉的同伴对他而言,是度过青春期与海外留学艰难适应期的最佳导师之一。
当然,如果铁了心出去,一定要对国外的中小学有基本的了解。一般情况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会就读私立学校。在美国,仅高中就有3.8万所到4万所,各种排名林立,并没有一个权威而统一的排名,而美国大学虽然有三四万所,但至少有相对权威的排名。因此,去国外中学留学,需要特别谨慎,切莫被中介机构忽悠。
在欧美国家,大多数质量较高的中学是私立的,但是最差的也可能是私立的。一些教育质量较高的中学,对学生成绩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准备两年时间去申请是正常现象。如果有人告诉自己学校多么好,随时就能申请上,务必要保持质疑。同时,谨慎选择一些教会学校。这类学校进去的门槛很低,学费很低,前些年成为一些中介机构推广的主流学校。此外,有些专门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考虑。例如,美国有一类类似国内半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可以尝试性申请。
高中或大学毕业申请留学都可以,建议申请国家资助
对于高中毕业后去国外读本科的孩子,我比较支持,但孩子如果未来希望在国内发展,而且在国内又能上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可能留在国内上大学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孩子希望未来在国外发展,高中毕业之后出去是合适的,他们在未来的文化理解和融合上的表现也会相对出色一些。
当然,大学毕业后去国外读研究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时,他们的“心”已经差不多是“中国制造”的了,但他们对国外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的学习,也相对错过了最佳时期。然而,与美国人、英国人竞争时,中国学生的优势可能不是英语和西方文化,而恰恰是中文和中国文化。而且,这个时候申请到国外名校的概率会更大一些,比如哈佛大学本科申请的录取率是5%,但到了研究生,就增长了差不多10倍。
要提醒的是,如果选择本科毕业后再出国读书,中国家长和学生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资源与政策。目前,国家每年的公派留学人员已经超过2.6万人,如果将来选择回国发展,为何不申请这笔资助?一般来说,申请国外院校研究生,决定申请结果的主要条件中,其中一个是平均成绩绩点,另一个是科研能力,比如论文等。至于语言,这是基础性要求。
中国学生去海外读研,比较青睐欧美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等,其中英国的教育体系与美国不同,学制也不同,但基本道理差不多,主要区别在学制和衔接的时间点等方面。而且,英国是把国际教育当作产业做的。留学圈有一个说法——英国是流水线,美国是技术工。不过,总体而言,英国国际学生容量有限,无论大学还是中学,务必注意要提前申请。
(作者系教育部涉外教育监管、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10日第6版
孩子是否出国留学,什么时候去留学?
因在国外学习和工作多年,经常有朋友会问到关于自己孩子出国留学的问题,现将自己的一些思考写成短文,算作统一回复。是否让孩子出国留学的确是个千人千面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无非是三个问题:
第一,家庭能否承担学费和生活费支出。
毋庸讳言,出国留学需要一笔大钱,以美国为例,各大学的学费一直处于上升区间,2019—2020年度260余所美国高校上调学费,其中芝加哥大学更是超过80,000美元(近60万元人民币),成为美国本科阶段费用最高的学校。当然,美国的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学费差异很大,公立大学的学费还有本州和外州之分,即便是在公立大学能够获得本州学费资格后,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每年不会少于30万人民币,欧洲或澳洲可能还会比这个数更高一些。
如果不计算留学在知识、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提高的因素,仅就计算经济账的投入产出比,从归国人员的普遍薪酬来看,高额投入未必能够获得高薪酬,甚至出现回国工作水土不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家长考虑到。留学不一定必然导致孩子今后就优秀,千万不要因为经济上勉强支撑孩子留学,造成今后的孩子与父母关系不佳。
第二,孩子要有足够的自制力。
去海外留学,与国内寄宿制的概念不同,孩子将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学习、文化、社交等全新的生活方式并且得不到家长的直接监督和帮助,这对其内心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如何能够在迅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学业,抵御各种不良诱惑(网络游戏,特别像合法化的加拿大等国家),需要足够的自制力。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去留学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TA在国内对待学习的态度,是把课业当成负担还是把学到新知识当成成就,在学习中把不断克服难题有成就感的孩子适合留学,把学习当成负担的孩子不适合单独出国留学。
第三、孩子的外语要过关。
这并不是充要条件,的确有一些开始外语不是很好的孩子去了国外,通过足够的自制力并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磨砺出来,但比较少见,其中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自制力和心理素质。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抱侥幸心理,千万不要被国内对国外所谓快乐教育的片面宣传所蒙蔽,在任何国家优质教育资源都是稀缺的,金字塔的上层竞争永远是残酷的,特别是像美国这样吸引全球最优秀人才的留学大国而言,相比较而言,语言只是出国留学最基础的门槛。如果语言不熟练,势必影响在国外学习的进度,上课听不懂会影响学习信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阴影,因此出国之前一定要过语言关。
至于什么时间出国留学,完全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
如果你希望孩子未来在海外发展、生活、工作、定居,那么就应该尽量早地送出国学习,因为越小越容易融入到国外的文化、圈层和规则中去,这将对TA在国外的未来更有帮助。
如果你希望孩子只是去学习知识,见见世面,提升学历,最终还是要归国发展,那么建议大学毕业之后再去,这样在“三观”基本定型之后再出国会减少归国之后的水土不服。去国外读研究生也有更多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减少留学的经济负担。事实上早期(公元2000年前)的中国留学生,基本上以研究生和访问进修为主,那时候的一般家庭是难以支付留学费用的。
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出国留学,什么时候出国,有两点需要切忌:第一是家长为了面子,盲目跟风,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的孩子都出国了,自己的孩子不出国显得没出息,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很容易把事情弄糟。
第二是不能因为国内考不上好大学就寄希望于出国就读好学校。实际上,国外好大学的就读难度比国内要高得多,如果国内学习不好应该及时找原因,而不能将矛盾转移,到时候孩子压力会非常大,而家长则鞭长莫及,到时候会造成很多问题。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责任编辑王世新,图片源自网络)
关于什么时候可以留学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用户评论
这个话题太火热了!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出国读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每个人都在说想去国外学习,我也好想体验一下海外生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啊~ 我觉得至少要大学毕业后才更有经验和准备去留学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什么时候都不太晚,只要有想学习的动力就可以出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啊,很多人都选择了20岁左右的时候出国,说是青春期最适合冒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不会在国内读个研究生再考虑?这样学业和经验都更成熟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要看自己的经济状况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早一点尝试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有很多国家、学校不一样,什么时候去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想学的专业和对位的学校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可以先多了解一些留学信息,问问留学经历的人的经验分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准备时间很重要啊,语言、签证这些都需要提前打好基础!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啊,还有文化差异要适应,需要慢慢了解和融入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可以先去国外旅行体验一下,看看是否适合自己居住的环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想问问哪些留学生在毕业后回国發展了,他们的经历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学习不局限于时间,只要有热忱随时都可以开始新的旅程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去国外读书对个人成长真的很重要,视野会开阔很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点担心语言问题,感觉英语水平不够怎么办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以先参加一些英语培训课程,提升一下英语能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留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该勇敢去尝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