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澳大利亚地形特征;澳大利亚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澳大利亚虽然国土广大,但短板也很明显,最显著的是缺水。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的主体,占大洋洲总面积的86%,但水资源总量不足大洋洲的10%,且分布十分不均。
这导致澳大利亚全境70%的土地是荒漠,仅有30%左右的“有效国土”,约230万平方公里。
但在巨型国家中,澳大利亚并不孤独,比如,俄罗斯的有效国土面积也不过30%,仅冻土面积就有1100万平方公里;加拿大的有效国土面积更少,仅有10%左右,约100万平方公里。
即便如此,俄罗斯有1.4亿人口,加拿大也有4000万人,但澳大利亚人口只有2600万。
制约澳大利亚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因素是人口。
那么,澳大利亚的人口承载能力有多少呢?有没有可能通过挖掘人口潜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要知道,230万平方公里的“有效国土”在各国面积排行榜中能排到第12位,仅次于非洲的刚果(金)。按照一般常识,以澳大利亚的资源禀赋,其承载力应远远不止2600万人。
人口承载力是由粮食产量决定的,本文将通过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潜力来探究这一问题。
澳大利亚地理特征
简单回顾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
澳大利亚地势起伏不大,大体上是西部低矮高原,中部盆地(平原),东部山地的格局。除东南部海拔较高(最高点也只有2228米)之外,可以说全国地势和缓,没有什么地理障碍。
纯粹的低地平原主要有三块:中部的大自流盆地,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和西南沿海的纳拉伯平原。
前面说了,澳大利亚地势非常和缓,广大的西部低矮高原,地形也没比大平原崎岖到哪,大多都是缓坡,没什么开发难度。
澳大利亚域内无强国,东西两大洋,主体位于南纬15°-35°之间,南回归线穿过国土中部,正好处于副热带高压带,加上无高大山脉高原,所以倒了大霉,除了四周边角都是荒漠。
中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分布有大片沙漠、荒漠、盐漠,杳无人烟,飞鸟难渡。
外部包围一圈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有短促雨季,乔木基本无法生长,形成大片干草原。
东南和西南角维度较高,形成地中海气候,冬雨夏旱,但雨季比较短,也很勉强。
唯有东部大分水岭东侧,因暖流影响,从北向南形成热带(季)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雨林(海洋)气候。
从气候上看,澳大利亚大部分国土确实都是烂地,但仅从气候类型字面意思理解,应该还有不少适宜农牧业生产的地方,比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及有河流灌溉的热带草原气候,这些土地面积加起来不低于200万平方公里。
而且,从澳大利亚年均降水量图上也能看出,500mm以上区域还是不少的,和其“有效国土”面积基本对应,如果再搞些水利和调水工程,加上河流灌溉,降水量少的地方也不是不能利用。
那是不是说,澳大利亚完全有潜力成为一个农牧业大国,进而轻松承载几亿的人口,从而成为世界性强国呢?
现实是,完全不能。
澳大利亚的土地对农牧业承载能力非常弱,弱到不可思议。
看一组奇怪的数据就知道了。
奇怪的澳大利亚农业
澳大利亚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辅以大麦、燕麦、黑麦、水稻、玉米、高粱,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占了65%左右,是农业出口的拳头产品。
澳大利亚又是一个高度发达国家,其育种技术、机械化水平、生长监测水平均是世界前列。
按理说,澳大利亚的小麦单产应该很高,很稳定。
但实际上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很低,且收成飘忽不定(如下图)。
2024年,中国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5.99吨,而澳大利亚近13年均值仅有2.14吨,是中国的36%。
澳大利亚小麦不仅产量低,单位产量还上蹿下跳,比如2022年的单产是2.93吨/公顷,而2020年的单产是1.47吨/公顷,前后差了一倍;总产量方面,2020年仅有2022年的40%,欠年不足丰年的一半!
莫说产量波动60%,试想一下如果我国粮食产量波动20%会怎么样。
也就是澳大利亚仅有2600万人口,粮食自给率为210%左右,小麦一半以上用于出口,产量少一半也够吃,如果换成一个粮食勉强自给自足的国家,那2020年就是全国性大饥荒了!
细思极恐。
不仅粮食,澳大利亚的牧业也同样单产低,不稳定。
那么,是什么造成澳大利亚农业如此局面呢?
问题出在了两个方面,一是无规律的气候;二是极其贫瘠的土地。
“三体”气候
对农业来说,气候干一点湿一点,或者一段时间干,一段时间湿,是否雨热同期,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总能找到适应气候的农作物,无非是产量的高与低。
最重要的是气候一定要稳定而有规律。
但澳大利亚偏不。
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澳大利亚有的气候类型,在世界其他地方都能找到,比如热带草原气候,整个非洲大陆和印度多的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更是典型。
澳大利亚的气候虽然也是这个名字,但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气候还真的不太一样。
回到本质问题,这些气候的成因是什么?
比如,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压辐合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摆动造成的,低压辐合带所在即是多雨区,所以全年分旱季和雨季;地中海气候同理,是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别是西风带和信风常年控制形成的。
太阳规律是极其稳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气候也非常规律,不会频繁波动,亚欧大陆波动最大的就属季风气候了。
但澳大利亚不止受这些因素影响,还受身边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影响。
没办法,相对身边的两大洋,澳大利亚太小了,而且也没什么高山,对海洋的影响没什么抵抗力。
澳大利亚气候受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涛动的严重影响,主要是赤道太平洋的ENSO循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和印度洋偶极子。
学过中学地理的小伙伴都知道,ENSO循环和印度洋偶极子的变化毫无规律,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下这两个东西,总之,这导致澳大利亚的气候也没有规律。
无规律的气候对农业来说就非常不友好了,今年风调雨顺,可能下一年就是旱灾或者洪灾,这是澳大利亚农业频繁大幅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气候不仅年度变化没有规律,甚至日间也不稳定。
四周都是海洋,地表没有高山,低纬度海域的热带气旋和高纬度海域的温带气旋,其旋臂能横扫整个大陆,甚至热带和温度气旋还能联手,让澳大利亚一日之内体会冰火两重天,主打一个天气变幻莫测。
如上图,这可不是存档的澳大利亚罕见气象卫星图,而是2025年2月12日的,也就是上周三,是我随手翻几天就找到的,这种鬼天气在澳大利亚是常态。
不仅如此,作为南半球少有的陆上副高区域,海拔又不高,澳大利亚大部分国土夏季还极端的热,加上维度不高,四周海洋,冬季内陆温度也不低。
这就导致澳大利亚水分蒸发量巨大,500mm年降水量在我国可以满足农业种植了,在澳大利亚则勉强不沦为沙漠。
加上澳洲内陆雨季短促,南部两个尖角雨季很短,塔斯马尼亚岛阴雨连绵成了温带雨林,搞农牧业确实艰难。
另外,夏季极端高温之下,东南沿海的城市无恙,但内陆就是炼狱了,不管是农作物还是牧草、牲畜都受不了,加上缺水,那日子就更难熬了。
夏季火热的天气让澳大利亚野火频发,森林火灾烧个把月都是常事,长期演化之下,甚至某些植物的种子要火烧之后才能发芽。
森林大火连月不熄,也不能全怪澳大利亚政府救灾不力。
贫瘠如沙的土壤
看到“贫瘠如沙”这几个字,可能有小伙伴不服,但事实的确如此,容我娓娓狡辩。
土壤的肥力主要由无机矿质离子(氮磷钾什么的)和有机质(腐殖质有机酸什么的)共同决定,二者都很丰富,那就是天选农业地,如乌克兰和潘帕斯平原;如果次一点,有机质含量少,氮磷钾含量不低也行,起码能种地。
澳大利亚的土地问题是二者都很少。
既然是荒漠大陆,有机质肯定指望不上了,我们重点说无机矿质离子。
这牵涉到地球的物质循环,说人话就是天然土壤中的氮磷钾到底从哪里来。
让我们回忆下当年学习的地球岩石圈物质循环。
无机物养分最终来源肯定是地壳,在火山、地震之类的地壳运动中,矿物质被带到地表,然后在风化、流水、冰川侵蚀作用下变成细小颗粒,被风沙、流水带到低海拔的盆地、平原地区沉积,土壤中的氮磷钾就是这么来的。
澳大利亚的问题是地表矿物质很久很久没有循环了。
澳大利亚是地球最古老的大陆之一,是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且拥有非常稳定的地盾构造,极少有火山地震。
澳大利亚小规模的火山喷发要追溯到5000年前,而大范围喷发则要追溯到上亿年前。
这个地壳疙瘩从泛大陆向东北漂了两亿年,自身足够硬实,也没有受到其他板块的强烈挤压,所以地震、火山极少,也没有隆起高大的山脉。
也就是说没有新的矿物质被带到地表。
而地表原有的矿物质,在曝晒、风化、淋洗作用下流失殆尽,一部分被风和流水扫进海洋,一部分被冲到内陆盆地,形成盐沼。
更倒霉的是,这两亿年间的地球冰期,澳大利亚基本上没有被冰川光顾过,土地连被冰川犁地的机会都没有。
澳大利亚大陆的地表物质循环断了!
于是,澳大利亚的土地根本没什么肥力,地表看上去是火红色的,和火星差不多。
当然,这种地质的优点是铁、铝、铅、锌、金、铜之类的重金属矿品位特别高,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含量能达到60%以上,而且埋藏很浅甚至是露天矿,开采出来就是铁疙瘩,真是老天爷赏饭吃,家里有矿的典范。
看到这里就知道澳大利亚农业单产很低的原因了。
产量低,成本高是澳大利亚农业的特点,为了取得竞争力,澳大利亚只能主打农产品质量牌,包装绿色有机农产品,且政府进行广泛的农牧业补贴,以降低农户成本,维持农业规模。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也只有卖矿的澳大利亚玩得起,反正不差钱。
但这就和其人口承载力没有多大关系了。
结语
澳大利亚与美国当年同为英国殖民地,经过200多年的移民和发展,美国已有3个多亿人口,而澳大利亚只有2600万人,这是果非因。
当然,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澳洲人口即使翻一倍也能应付,粮食整体上还是够吃的,遇到灾荒年份进口便是。
但澳大利亚的人口承载能力亦止步于此了,人口再大幅增长就要靠进口粮食了,像某些自媒体所述的可以承载数亿甚至十亿人口却是痴心妄想了。
突破不了人口上限,澳大利亚也就不能成为世界级强国。
农业诅咒和矿产禀赋,这一对阴阳双生子,注定了澳大利亚只能成为资源富国。
(全文完)
澳大利亚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二千多万?
有人对加拿大人口只有4000万(2023年)表示理解,加拿大面积虽然998万平方千米,但北方地区在北极圈内,气候严寒,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
而与加拿大相似的澳大利亚,同为五眼联盟成员,英联邦王国成员,奉英国国王为元首,居民以欧洲白人后裔为主,地广人稀,面积达到769万平方千米,气候不像加拿大北部那么极端,为何人口只有2639万(2023年)?
澳大利亚面积约769.2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约为中国八成大小。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大陆部分也称澳洲。
澳大利亚人口约2639万(2023年),英国和爱尔兰裔占51.1%,华裔占5.5%,土著人约占3.2%。官方语言为英语,汉语为除英语外第二大使用语言。
在欧洲殖民者们来到澳洲前,土著人在这里生存了四万多年。
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印尼爪哇岛,却从来没来过澳洲。为何郑和舍近求远,宁可跨越印度洋去非洲也不来澳洲呢?最主要的原因,郑和所到之处,要么华人聚居地,比如菲律宾吕宋岛和印尼爪哇岛,要么是阿拉伯人势力范围,比如红海沿岸和东非沿岸。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征,文明的发展相对领先。当时澳洲却还是土著人的天下,处于原始社会状态,郑和舰队当然不会去。
澳洲距离现在的印尼不算太远,为什么当时其他文明没有影响甚至控制这里呢?这和澳洲的气候和地理有关,天气热,土地贫瘠,到处是沙漠,以当时其他文明的生产力,无力开发。
澳洲沙漠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势平坦,缺少高山。
山脉、丘陵可以阻挡烈日暴晒,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我们在夏天走在马路上,要么用遮阳伞、要么走在建筑物遮挡的阴影里,很少有人直接在太阳下暴晒。一个人无法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土地也是一样,长期暴晒下的土地,水分全都蒸发,逐渐会形成沙漠。
高山和低地不同,可以形成积雪,融化后汇集到沟渠、溪流,形成江河。发源我国的长江、黄河、湄公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等河流,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冰雪融化。
亚洲有很多山峰超过6000米,非洲和美洲不少山峰超过5000米,欧洲阿尔卑斯山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等均发源于阿尔卑斯山。
澳大利亚平均海拔300多米,海拔超过500米的土地只占13%,超过1000米的土地只有1%。澳大利亚沙漠位于澳洲中西部,包括大沙沙漠、维多利亚沙漠、吉布森沙漠、塔纳米沙漠、辛普森沙漠等,中间有一座麦克唐纳山脉。说是山脉,麦克唐纳山脉只是海拔比周边沙漠稍高,更像是我国北部的沙漠隔壁,是含沙量少的台地。
澳洲东部的大分水岭,北起约克角半岛,南至东南沿海,长3000多千米,宽160-320千米,海拔约800-1000米,是澳大利亚最高的地方。大分水岭将太平洋的水汽挡得严严实实,故名分水岭,其以西便逐渐沙漠化。
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山只有2228米,并不在澳洲中央位置,而在澳洲东南角。大分水岭确实是盘古开天辟地时放错了地方,如果把大分水岭放在澳洲中部,修斯科山也在中部,澳洲的地形要好得多。
澳洲的中部,大体上是一块约六、七百万平方千米大平地。这种地形,就算把北美五大湖的水全部注进来,也会很快被晒干,因为这里根本蓄不住水。
按照水量唯大的原则,澳洲最长的河流是墨累河,长度约为2589千米。如果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将达令河作为河源,长约3719千米。由于达令河流量小,有的河段还在旱季断流,习惯将更长的达令河当作墨累河的支流。
墨累河发源于澳洲最高峰科西阿斯科山,自东向西,上游和中游是新南威尔士州与维多利亚州的界河,在南澳大利亚州折向西南,注入因康特湾。
由于没有积雪,墨累河的许多支流一到旱季就会干涸。作为澳洲水量最大的河流,墨累河平均流量767立方米/秒。而我国的岷江、湘江、赣江等省级河流,平均流量都超过2000立方米/秒。
澳洲的沙漠和荒漠占比高达七成,适合畜牧及耕种的土地不到4%。河流少且流量小,旱季很多河流都会断流。湖泊也不多,且多为咸水湖,河流与湖泊多是用虚线画的。
总体上看,澳洲的河水总量,比我们长江中下游一个省都要小一个数量级,可见澳洲缺水到了什么程度。
图-乌鲁鲁巨石
如果只看纬度,南回归线横穿澳洲中部,这里冬季平均气温在10℃至20℃之间,夏季平均气温在20℃至30℃之间,所有河流终年不冻,海洋的温度调节作用非常明显。然而澳洲温度这么适合人类,面积又这么大,人口却只有2639万(2023年),绝大多数集中在东南沿岸的几个城市。比如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昆士兰州的首府布里斯班、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以及首都堪培拉。悉尼与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两个超级城市,人口都超过了五百万,加一起就是一千多万,占了澳大利亚总人口的约四成。
图-悉尼
全球前十位面积大国中,澳洲的人口密度最小,我们印象中地广人稀的俄罗斯,面积是澳洲的两倍多,人口则是澳洲五倍以上。
图-丹皮尔溪
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人口一直稳定增长,历年来人口分别是:1028万(1960年)、1251万(1970年)、1469万(1980年)、1707万(1990年)、1903万(2000年)、2203万(2010年)、2566万(2020年)。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用户评论
澳洲真是个极具多样性的地方!沙漠、森林、山脉都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去看看那些壯觀的山峰啊,一定很美!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复杂,这肯定影响了它的人文发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地理好棒,可以知道世界各地的地形特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澳洲的大沙漠,听起来就觉得很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听说过悉尼的港口,不知道其他地区的海岸线风景如何?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山脉一定有很多奇岩怪石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澳大利亚的地势特征和地形之间有没有很大的关系?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澳洲的森林里有什么类型的树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些山脉上的天气一定很不一样的,夏天比内地更凉快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澳大利亚的地形是不是对动物生存环境影响很大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地理课上学过一些澳洲的知识,希望能有机会去旅行了解一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同地区的天气和地形差异一定很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了オーストラリア的地形特征之后,我更有兴趣去探索这个国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些沙漠里是不是住着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澳大利亚的地形是否影响了它的农业发展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希望未来可以有机会去澳洲探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看关于地理的纪录片,尤其是澳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地形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