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大峡谷气候类型;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构造

海外趣闻2025-05-22 00:57出国留学咨询网

科罗拉多大峡谷气候类型;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构造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科罗拉多大峡谷气候类型;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构造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来到布莱斯峡谷时,是8月23日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当我们沿着峡谷旁边的布道往峡谷看时,只觉得色彩斑斓绚丽, 非常震撼。颜色鲜艳,以橙黄色,红色和白色为主的岩石形态各异,似人非人,似物非物。早期的土著人称之为岩柱(HOODOO)。认为这些岩柱是可以演变成人的,但是它们太邪恶,就唆使土狼把他们变成石头。一排一排的岩柱,犹如一个个整齐站立的兵马俑战士。场面恢宏,气势雄伟。

布莱斯峡谷就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剧场,它长19公里,宽5公里,深240米,最高的人形 石柱 有6米高。这些岩石还在不断的风化和侵蚀。导游说,如果晚上来这里,会听见岩石噼里啪啦像放鞭炮似的分崩离析的声音,犹如交响曲正在上演。

布莱斯峡谷准确的说不是一个峡谷,只是一个低洼地。不像其他俩个峡谷,由河流切割而成。大约在1000万年前,由于板块构造运动,整个科罗拉多地区整体抬升1500至3000米,形成了现在的科罗拉多高原。

没有抬升前,处于海水覆盖的布莱斯地方有厚厚的沉积岩相互叠加。抬升后,沉积岩被成年累月的风吹雨淋后,形成现在的地貌。

沉积岩中有垂直节理和水平节理。风雨的侵蚀作用以及气候的冷暖变化会把抗蚀力小的岩层,较软的岩层风化和冲刷掉,留下了较硬的岩层或者留下了被较硬岩石覆盖的软沉积岩,这就是 石柱 的成因。

(图1)布莱斯峡谷奇观

(图2)沉积岩中垂直节理和水平节理清晰可见。好似两只情意深深的骆驼相互凝视,互诉衷肠。

(图3)岩层中的红色,是由于岩石中的铁和锰和空气接触后产生的氧化反应。我在峡谷旁的布道上走时,发现一个鬼妹坐在一把简易的椅子津津有味在看书,看累了就用天然剧场的鬼斧神工的自然之杰作来调剂。椅子距离前面不到一米处就是深达百米的悬崖。中间没有护栏。她的淡定和从容,临“危”不惧,是我等胆小如鼠辈望尘莫及的。

(图4)峡谷里绿色树林和淡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科罗拉多高原的整体抬升是有不同的速率的,如果说东部布莱斯峡谷抬升较快,较高的话,位于中间的锡安(ZION) 峡谷则是较慢速度隆起的。锡安峡谷长24公里,深800米,与布莱斯峡谷不同的是,锡安峡谷是真正意义上的峡谷。是地面抬升和河流(维琴河)下切合力形成的。8月24日早上,我们一大早便来到了锡安公园,第一站是棋盘石山(CHESSBOARD MESA)。顾名思义,棋盘石山是一座高大的岩体,上面整齐刻画出一格一格的形状,犹如我们下棋的棋盘。

(图5)棋盘石山由红色与黄褐色的纳瓦霍砂岩组成。纵线是由于雨水的流蚀,横线是由于风吹形成的。

(图6)近距离观看巍峨耸立,陡峭险峻的山体。导游一直说岩石最高处的下方有一个巨大的中文字,可我努力了半天也没有看到。看来这也是有诚则灵的故事。游览完棋盘石山后我们就沿着锡安峡谷景观路线(Zion Canyon Scenic Drive)沿着河流( Virgin River)北上,深入峡谷。途经一条长长的仅容一车通过的建于悬崖边山体隧道。汽车缓慢行驶,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露天的景观窗口。我们一车人对突然从黑暗中出现的美丽景观都发出由衷的赞叹。正如早期拓荒者所言:“它们是上帝的神殿, 非人类之手所建”。

(图7)锡安峡谷高大险峻的超连贯岩体。图中是我们旅游大巴和团友。

(图8)峡谷一边高峻的岩体。

游览完布莱斯峡谷和锡安峡谷后,8月25日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 科罗拉多大峡谷 。它位于科罗拉多高原的最东部,也是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最深的峡谷。峡谷大总长446公里,平均深度有1200米,最深处有1900米。宽度从0.5公里至29公里不等。科罗拉多高原抬升时,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层层沉积岩,由此形成了大峡谷。我们先是旅游大巴,到了专属于印第安HUALAPAI的地盘时,就换车乘上了他们的巴士。沿着崎岖的沙漠路,来到了观景区。一路的颠簸,一路的尘土。你会思考,这么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路为什么不修好点?

(图9)通往大峡谷属于印第安人HUALAPAI地盘上的沙漠小路,汽车驶过,一路尘土飞扬。到了大峡谷西缘景区,里面人头传动,人山人海。导游安排好我们迅速排好队。那天,有好多好多的游客,挤得满满当当。80%以上是我们 中国 人。有三家直升飞机旅游公司运营,其中游客最多的是DAVID JIN开办的公司。DAVID是美籍 上海 人,此人头脑活络,胆识过人。 美国 没有钱,他说他出钱,回 中国 融资, 和美 国当地政府及印第安人谈判,揽下了修建巨无霸“空中走廊”的项目。这个玻璃桥悬空1200多米,能承重71架波音747的重量。巨大的圆形走廊三分之二埋藏悬崖边的陆地上,剩下的三分之一悬空露出。就是我们要花32美金观看的“天空布道”。他还开办附带的直升飞机旅游公司。180美金一人。其他两家同样的直升飞机旅游人数寥寥几人,而他的公司却让我们坐等了2个多小时。最后说不飞了,说峡谷底部高温50多摄氏度,对直升飞机的发动机过热有不利影响。

(图10)五人一组坐上飞机后,就直奔大峡谷底部飞去。沿途所见,惊心动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色彩斑斓的层层岩石触手可及,这些岩层都是藏于海里的沉积岩被板块构造运动抬升1500至3000米后,提升科罗拉多河流体系的海拔高度,降雨量增大。但并未足以改变大峡谷地区半干旱的气候。随后的山体滑坡及其它块体移动又造成了河流袭夺,种种这些都会加深、扩展干旱环境中的峡谷。

(图11)层层叠嶂的岩石犹如巨型小说中的书页,形状各异是由于差别侵蚀造成的。

(图12) 科罗拉多大峡谷 。大峡谷最深处約1900公尺。,峡谷岩层显露无遗。从谷底至顶部沿壁露出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各期的系列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

(图13)大峡谷沟壑纵横。

(图14)大峡谷景观。

(图15)直升机飞行员把飞机开得离悬崖只有几尺之遥,把一位女乘客吓得闭上了眼睛。

(图16)直升机把我们载到河边的停机点。

(图17)我们坐上这样的游船(POTOON)逆流而上。

(图18)还有一帮游客准备坐没有遮阳的气垫船。

(图19)游船驾驶员。

(图20)河岸的岩石。

(图21)河上的游客。

(图22)穿越大峡谷的科罗拉多河主河道的河边景色。由于大峡谷深达1200多米,你会发现植被的垂直变化。地表可见浅浅的森林植被,而到了谷底就光秃秃的。

(图23)直升飞机刚起飞时的地表植被:矮矮的草丛密密麻麻。

(图24)峡谷底部气温明显高于地表,植被干枯。

(图25)悬空于1200多米高的“空中布道”。坐完直升机回到地面,我们来到了大峡谷西缘最为著名的SAKYWALK。我没有买门票进去,只是照了一张像。导游本来说好是下午4点集合回程的,但考虑到部分团友去了大峡谷的南缘,多费时2-3个小时,所以我们的集合时间推迟到下午5点。

(图26)周围没有栏杆,脚下就是万丈悬崖。

(图27)科罗拉多河纵贯其中。

在由板块活动引起的造山运动以及地壳隆起的共同作用下,海平面形成的沉积岩被抬高上千英尺,从而形成了科罗拉多高原。海拔的升高导致了科罗拉多河流域降雨量的增加,但并未足以改变大峡谷地区半干旱的气候。随后的山体滑坡及其它块体移动又造成了向源侵蚀与河流袭夺,这些都倾向于加深、扩展干旱环境中的峡谷。大峡谷之所以如此之深、其岩层(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形成)如此高耸,可能要归功于大约6500万年以前科罗拉多高原将近1500至3000米的抬高。这一抬高使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倾斜度大大增加,从而加快了其流速、增强了其下切岩石的能力。科罗拉多河盆地(大峡谷是它的一部分)已有4000万年历史,但大峡谷本身的历史或许还不到600万年(大部分侵蚀是在最近200万年内才发生的)。所有这些侵蚀的结果就是——造就了地球上最完全的地质宝库之一。在冰河时期,相对较潮湿的气候使古科罗拉多河水系的总水量有所增加,从而加快了其下切河道的速度。530万年前,加利福尼亚湾(Gulf of California)被打开,使得古科罗拉多河河床位置降低。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下切侵蚀比例的增加。从那时起至120万年前,古科罗拉多河下切到了与现在相差无几的深度。如今呈阶梯状的岩壁是由差别侵蚀造成的。100万年前,该地区的火山活动(大多数在峡谷的 西部区 域附近)产生了大量火山灰与熔岩(甚至曾将河道完全阻塞),随后沉积形成火山岩——这是峡谷中的最为年轻的岩石。

(图28) 科罗拉多大峡谷 岩层由上至下的分布。6 是Hermit,Coconino,Toroweap和Kaibab 组岩层:6d -Kaibab石灰石、6c-Toroweap地层、6b-Coconino砂岩、6a-Hermit页岩;5-Supai组 岩层 :5d-Esplanade地层、5c-Wescogame形成、5b-MANAKACHA形成、5a-WATAHOMIGI形成;4- Temple Butte, Redwall, and Surprise Canyon地层:4c-SURPRISE CANYON形成、4b-REDWALL石灰石、4a-Temple Butte石灰石;3-Tonto 地层:3c-Muav石灰石、3b-Bright Angel 页岩、3a-Tapeats砂岩;2-Grand Canyon Supergroup 大峡谷超级组岩层;1-Vishnu组:1b-Zoroaster花岗岩、1a-Vishnipou 片岩。照片大峡谷游客中心。 由丹尼尔·梅耶(Daniel Mayer)拍摄和修改。一般说来,片岩和页岩比砂岩和石灰岩更容易被侵蚀。

本文章来源于马蜂窝——阙机龙

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跟着上游看世界|世界自然奇观 壮美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深处2133米,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总面积为2724平方千米。

科罗拉多大峡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摄影家周永富近日走进美国这一神奇的地区,给读者展现出大洋彼岸神奇的“地理地图”。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全长2320千米。“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故有此名,在大峡谷中,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蜿蜒曲折,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蟒,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

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大峡谷两岸都是红色的巨岩断层,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镌刻得岩层嶙峋、层峦叠嶂,夹着一条深不见底的巨谷,卓显出无比的苍劲壮丽。

游客在观景台观看大峡谷全貌沙盘。

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土壤虽然大都是褐色,但当它沐浴在阳光中时,依太阳光线的强弱,岩石的色彩则时而是深蓝色、时而是棕色、时而又是赤色,变幻无穷,彰显出大自然的斑斓诡秘。

游客站在峡谷之上欣赏壮阔美景。

峡谷的色彩与结构,特别是那气势磅礴的魅力,是任何雕塑家和画家都无法模拟的。

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

大峡谷除去它雄伟壮观的一面,还有很多千回百转的通幽曲径;两崖壁立千仞,夹持一线青天的景色在令人惊叹之余,也会让人觉得前面似乎就有当关之勇夫。

每一处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仙境一般。

岩性、颜色不同的岩石层,被外力作用雕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伴随着天气变化,水光山色变幻多端,天然奇景蔚为壮观。

特约记者 周永富 摄影报道

责编 周瑄 实习编辑 蒲沫男 张昕沂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用户评论

∞◆暯小萱◆

想去科罗拉多大峡谷旅行,得先看看那里四季变化大多少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听说科罗拉多大峡谷有些地方温度差别很大,真是个需要做好准备的地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好奇峡谷的景色随着气温的变化会有什么不同样子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对地质构造不太懂,但我知道科罗拉多大峡谷一定很壮观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积累,真想看到它的历史轨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地质构造和气候影响着景色的变化,这样才能呈现出不同的美妙之处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学习一下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质构造知识,才能更好地欣赏它的景色。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德花瓣

下次去旅行时可以去科罗拉多大峡谷看看,了解一下它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伪心

好想看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古老岩石是如何被风力和雨水雕刻成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眼旁观i

喜欢看一些地理纪录片,尤其关于自然奇观的地方,比如科罗拉多大峡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觉得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气候一定很有特点吧,让人充满好奇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光薄凉

有机会一定要去科罗拉多大峡谷看看,感受它的壮丽和神秘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对自然奇观有强烈的兴趣,比如科罗拉多大峡谷这样的地质构造景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温散尽ぺ

想知道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降雨量是多少?四季温度变化有多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黑色迷你裙

了解一下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气候类型,可以更好地规划旅行路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质构造让人叹为观止,真希望能亲自去感受一番!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比如科罗拉多大峡谷这样的地貌奇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质演变历程十分精彩,值得深入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希望有机会可以去科罗拉多大峡谷旅行,了解更多关于它的地理和气候信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