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三分地”原来在北京这个地方

新闻资讯2024-06-07 05:33小乐

“一亩三分地”原来在北京这个地方

立夏时节,农事正忙。《国语·周语》 俗话说:“农为民之本”。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十分重视农耕。与之相关的礼仪还有很多。先农坛供奉的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神农氏。设计的。

先农滩的农耕故事

北京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和举行耕田仪式的地方。褤,同音,意思是皇帝亲自耕种土地。北京先农坛作为国家重要祭祀场所,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以来,已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

明朝开国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庙宇制度“与旧南京制度相似”。都城中轴线南端,东建天坛,西建先农坛,安置耕田。他规定历代皇帝登基之初必须举行犁耕仪式。这不仅确立了先农坛祭祀在北京的重要地位,也为农耕礼仪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关键基础。先农坛有农耕观景台。农耕观景台前,有三分之一亩的农田。这就是“一亩三分地”这句话的由来。

清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有着较为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民族祭祖礼仪制度比其他朝代更具特色。清朝统治者遵循重农固本的思想,全方位推行农业政策,并自上而下推广到全国各地。他们还下令在各行政区域设立先农祭坛,以展示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农神。

各地推进先农坛建设

雍正时期,农礼制度建设被推向极致,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国制度。雍正颁布了新修订的《三十六禾词》,并于雍正四年(1726年)下诏全国,颁布了《嘉禾图》。同时,他命令全国州、县卫生所“在东郊选洁净肥美的官田,九十四亩分耕田,即在耕田后面建先农坛”。 ”。看守土地的官员必须带领属下“按九卿制行耕礼”。

雍正五年(1727年)以后,全国多地设立先农坛。国家图书馆藏有顺天府涿州府房山县的《定建先农坛碑铭》拓片,详细记述了公元七年县内先农坛的修建及坛区情况。雍正年间。全国各地设立先农坛的记载,在清代地方志中随处可见,并且作为地名,在一些县市的地名中仍保留着它。

《祭祀先农图》

祭祖农耕仪式的推行,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和民风民俗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显农坛有描绘雍正皇帝活动的宫廷画两幅,其中故宫博物院藏《祭祀先农图》,法国吉美博物馆藏《亲耕图》。

《亲耕图》

乾隆皇帝更是热衷于亲自犁地,犁地仪式的次数也是历代皇帝中最多的。在他统治的60年里,他亲自耕犁了28次。同时,他还坚持在丰泽园、圆明园举行犁耕仪式。乾隆留下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诗篇。例如,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月犁耕大典后,他写道:“司农京兆入犁鞭,黄道迎南直如弦。自尊崇人,谨言慎行。” ,但他们应该等待数年过去。”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祭祖仪式完毕后,他又作诗:“白玉栏望农台,今年皇恩加倍。”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他还为最后一次耕田留下了一首诗。 摘要:“二十二日”初七,举行明朝大典,距今已快八十年了。我能够主持这个仪式,所以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丰谷功劳永垂不朽,岁风利助天。”亲自耕田仪式结束后,乾隆赐予这些御制诗文收录在《劭农纪典》篇中。

耕田仪式始于周天子

耕农仪式和祭祖仪式都是为了强调农业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重要性。从西汉开始,二者合二为一,修真坛与修真者紧密结合。一种传统的农业活动。

周代人民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每年周天子都会率领群臣百姓到天子的田里劳动,并形成了一套相应的礼仪《——农礼》。周天子的田耕礼被后人视为这一制度的开端。由于“皇耕千亩”,这块特殊的土地被后人称为“皇耕”或“千亩”,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农礼是中华文明古老的礼仪之一,至今仍被遗存。它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后世中华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古代帝王体恤百姓的政治行为。

据记载《国语·周语》:翠天大典之日,周天子率百官百姓前往翠田。周天子耕田一次,达官贵人的数量依次增加三倍。最后,老百姓开始耕田。周天子和群臣依次品尝了牛、羊、猪三种祭祀动物,最后老百姓都吃完了。耕种完毕后,周天子视察耕种情况,下达命令,告诫百姓共同耕种。仪式结束后,回到宫中后,举行了一场名为“老九”的宴会,出席的有三皇子、九大臣、王公大臣等。宴会结束了,耕田仪式也完成了。

农耕仪式的演变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耕地制度经历了周朝初期、汉朝恢复时期、三国到隋朝的定型时期、完善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制度。巅峰时期。其中,唐代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程序,为后世所借鉴,并在明清时期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翠田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最大化。

汉代是“田居”与“祭祖”合二为一的开始。这种礼节不断发扬光大,逐渐统称为“耕田享祖礼”。从三国到隋朝,形成了统一国家的新格局。农耕礼制的内容。唐代是中国古代法律法规延续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律例编为《大唐开元礼》,其中包括自唐朝建立至唐玄宗年间翠天礼的审查和实施。清楚。宋元翠田礼是唐制的延伸,丰富和发展了翠田礼的各项规定,使之更加完善和成熟。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统一专制国家政治文化最辉煌的时期。耕田享受先锋农民的礼节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完成了最终的演变,成为帝制专制国家高度程式化的重要内容。

在以农业立国的封建时代,历代帝王都把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农耕的兴盛关系到经济的兴衰和王朝的长治久安。因此,皇帝每年亲自到先农坛进行农耕活动,成为全国的典范。以表明朝廷提倡农耕,关心民生。随着历史的继续、朝代的更替,在这片三亩土地上,不断上演着关爱农民、慈悲为怀的故事。治国理政思想还体现在以农为主的政策上。北京先农滩农场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农治国的根本和重农的悠久传统,展示了几千年农业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和蓬勃发展。

先农坛是如何对外开放的?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美军第9营和第14营驻扎在先农坛,农具全部当柴火。他们还把先农坛内的陈设、祭器、礼器以及各种库存物品一扫而空。祭坛内的古树也被严重损坏。经过这场灾难,先农坛元气大损。八国联军侵华,以签订《辛丑条约》而告终。清朝被迫再次向各国缴纳大量白银,不再有实力修复祭坛。

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覆灭。中华民国政府设立内政部礼俗司,管理清代坛庙。先农坛被礼俗司接管。虽然先农坛在战乱中遭受了很大的破坏,但由于坛内森林茂盛,绿草如茵,而且一直为皇室专属所有,所以它的神秘感仍然存在于普通百姓的心中,所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 1913年新年,为纪念中华民国一周年,古物保护所宣布,天坛、先农坛对外开放10天。

1917年,北京京都市政府拆除先农坛外墙,开辟北部为市场,南部为“城南公园”,对外开放。京都市政府修复了旧建筑,种植了树木,并将供奉农业神的祭坛变成了供首都市民参观的公园。园内种植桃树千余株。盛开时,如彩云,更似金霞。被誉为“京城第一桃花地”。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平城内一切寺庙、自然博物馆划归北平市政府管理”。次年初,内政部寺院管理处更名为北京特别市政府寺院管理处。修复天坛、地坛、先农坛等危废建筑。 20世纪30年代,政府在先农坛东南角修建了体育场。原本规模颇大的先农坛核心,只剩下几座明清宫殿。

(作者单位: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