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古学家证实,在陕西刘家洼遗址出土的一个铜罐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男性化妆品: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面霜,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这或许表明,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以来,“精致美男子”已成为流行趋势。
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是春秋前期和中期芮国的都城。
2017年,考古专家在刘家洼一男性贵族墓葬中发现了一件精美的小型密封铜罐。罐内存有6克残留物,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最近证实,在一个已有2000 多年历史的罐子中发现了一种物质的痕迹,该物质是一种用于美白皮肤的男士美容面霜,这表明按照那个时期的标准衡量,对外表吸引力的渴望是一种古今人的共同愿望。
经过几年的复杂分析,2017 年在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 年)古代贵族坟墓中发现的一个精致的密封青铜罐中的6 克残留物被认为可能是化妆品,并补充道专家表示,这是解开早期人类活动之谜的重要新部分。
经过多年的化学分析,该残留物被证实是以牛脂为基质,与一水碳酸钙颗粒(一种美白霜)混合制成的。
“这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男性化妆品,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面霜,将中国先民制作美容面霜的历史推进了1000多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刘家洼瑞国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孙占伟说。
刘家洼现场发掘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占伟表示,在完成复杂的化学分析后,研究人员证明这些残留物是由反刍动物脂肪与一水方解石混合而成,可能被用作美白面霜。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男性化妆品,也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面霜。它比以前的文字记录还要早1000 多年,”他说。
孙占伟表示,《韩非子》、《诗经》、《山海经》等文献中虽然有化妆品的记载,但描述简单,也没有考古验证。
中国已知第一部记载面脂制作方法的古文献是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用牛骨髓,牛骨髓少,用牛脂,无骨髓,也可也使用脂肪。”这次刘氏在佤族遗址发现美容面霜,说明我国东周先民就已经制作和使用油性美容面霜,比《齐民要术》年记载的还要早1000多年,从而推进了中国祖先制作面霜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已知对男性化妆记载最多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植、何彦等贵族阶层的帅哥。最新研究证实,中国早在春秋初期就存在男性化妆的社会习俗。 “男性使用美白化妆品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还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有关。”孙占伟说道。
大多数男性使用化妆品的历史记录都出现在三国时代(220-280)。它们讲述了曹植、何彦等著名英俊贵族的故事。但他说,新的发现表明某些社会习俗的存在要早得多。
“除了美化肌肤之外,化妆品的使用也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
他说,这类微型铜器大多是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是贵族身份的体现。 “贵族阶层对化妆品的使用,不仅引领‘时尚’,更是贵族阶层内部文化认同的外在体现。由此可见,男性化妆的历史源远流长,充分体现了男性的精致。”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对美的追求,虽然不知道贵族们在什么场合会使用这种膏,但从它被埋在坟墓里的事实来看,它是非常珍贵的。”
同时,刘家洼先民利用牛油制作化妆面油等工艺品,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化妆品工业的兴起以及油脂在工艺品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小铜罐经常出现在贵族的坟墓中,是贵族的象征。
“贵族们用化妆品来引领时尚潮流并表达他们的文化身份,”孙说。也印证了中国古代男性对精致生活和美丽的追求。虽然我们不知道刘家洼贵族在什么场合使用过这种面霜,但它应该被视为一件珍贵的物品,因为它很重要,足以入葬。”
孙补充说,这一发现也为研究化妆品行业的兴起和脂肪在工艺品行业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铜罐边缘呈椭圆形,轴最长5.5厘米,最短4.3厘米;高度为5.9厘米。表面有精美典雅的图案。此小罐放置在墓葬的西北角,而其他青铜礼器则放置在东南角,可见两者的功能不同。
孙占伟说,这种器物以前就被发现过,也有学者推测其功能应该是化妆盒,但当时缺乏考古证据。当该文物被发现时,盖子和容器是一体的,保存完好,内部仍残留有块状残留物。团队立即将样本送往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相关检测分析。
罐口沿呈椭圆形,长轴5.5厘米,短轴4.3厘米。罐子的高度是5.9厘米。其表面有复杂精致的艺术图案。
该罐位于坟墓的西北角,与东南角其他用于祭祀、宴会和葬礼的青铜容器相距较远。孙说,这个位置表明这个罐子的功能与其他罐子不同。
一些考古学家怀疑这个罐子里装的是化妆品,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残留物样本被送往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分析。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完成了对微型铜罐残留物的全面分析。
论文提到:化妆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起源却鲜为人知。据推测,它可能起源于春秋时期,但其制作者和用途不明。这种面霜的发现,为我国早期化妆品的生产和化妆品容器的普及提供了案例,成为我国早期化妆品工业崛起的重要基础。
化妆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起源尚不清楚。该校与陕西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的一篇论文称,它们可能起源于春秋时期,但对其早期的制造和使用知之甚少。德国人类历史科学。这篇论文发表在二月份的《考古学》杂志上。
该报称,“这项工作提供了中国化妆品生产的早期例子,再加上这一时期类似化妆品容器的流行,表明化妆品行业正在兴起。”
论文还提到,奶油中的成分一水碳酸钙来自石灰岩洞穴中一种特殊的钟乳石“月乳石”。很可能是道士从山洞中采集的。
道教起源于春秋时期,提倡长寿、长生、超度。道教崇拜洞穴,有在“洞天福地”举行宗教仪式的传统。因为洞穴具有“子宫”和“重生”的隐喻意义。月光石的开采及其在面霜中的应用,表明古代道士与贵族阶层有着密切的交往,并参与了他们的化妆品生产。
该报补充说,奶油中的成分一水方解石来自月乳,月乳是在一些石灰岩洞穴中发现的一种特殊钟乳石,很可能是道士收集的。
道家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一门哲学学科,其特点是长寿、不朽、超度的学说。道教徒崇尚石窟,并在著名的石窟举办仪式。洞穴被认为是能够重生的隐喻子宫。该报称,月奶的开发反映了早期道教与贵族化妆品生产之间的联系。
无独有偶,近日,考古学家对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的铜盒残留物进行分析发现,残留物是化妆品,主要成分为油脂、植物精油、朱砂,以及方解石和文石。应该是高级女性贵族盛放和存放化妆品的容器。
考古人员发现,山西省垣曲县一处墓葬出土的青铜盒内残留物是由脂肪、植物精油、朱砂、方解石、文石组成的化妆品,为女性贵族使用的化妆品。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共性的。考古发现,在西方,古希腊人、罗马人、雅典人、埃及人也使用各种化妆品来修饰自己的外表。
公元前470-460年,用于盛放化妆品的小或圆形盒子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在面部化妆品中使用白色和红色铅,使用铅产生的极其苍白的外观直到18 世纪仍然很流行。克利奥帕特拉使用黑色眼线笔,这是一种由油和金属粉末(通常是铅、锑、锰或铜)混合物制成的眼线笔,以及一系列其他化妆品。她甚至写了一本关于化妆品的书。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在面部化妆品中使用铅,导致脸色极其苍白。这种时尚一直盛行到18世纪。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使用黑色眼影粉、油和金属粉制成的眼线笔等化妆品。她甚至写了一本关于它的书。
希腊妇女还使用天然成分,例如从泥土中提取的赭石和从地衣中提取的染料用于胭脂,以及用于眉毛着色的灰烬和烟灰。古希腊人还经常将最好的化妆品和香水留在坟墓中。
古希腊妇女使用土壤中的赭石和地衣中提取的染料来制作胭脂,并用灰烬来给眉毛上色。他们还倾向于将最喜爱的化妆品和香水放入坟墓中。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这可以说是一种对美的向往,对精致生活的追求。除了“取悦自己”之外,或许也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多的尊重和青睐。
记者:陈美玲
实习生:李秀智
综合:中国日报、山西晚报·山西文博、丝路传承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