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泰勒博士首次在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课程。当时只有8名学生参加了这门课程,还有2人中途退学。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通过口耳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门课程。
2006年,《积极心理学》课程超越《经济学原理》,成为哈佛大学第一课程。泰勒博士本人被哈佛学生誉为“人生导师”和“最受欢迎的讲师”。
2007年,泰勒博士首次为中国高端企业家开设课程。
2010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MBA学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
可见,“积极心理学”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可。今天,我与大家分享泰勒博士所著的《幸福的方法》一书的精髓。
1.四种生活模式。
泰勒博士根据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总结了四种生活模式:
第一种是:享乐型
这类人享受当下的快乐,避免痛苦。他们是当下的奴隶。
第二种是:忙跑型
这类人总是为未来而忙碌。他们是未来的奴隶。
第三种是:虚无主义型
这类人沉迷于过去,放弃现在和未来。他们是过去的奴隶。
第四种是:感受幸福型
这种类型是泰勒博士所提倡的模式,也是最理想的生活模式。
2、改变固有模式,养成积极的心理习惯,每天感恩5件事。
通过对比自己固有的生活模式,反思、调整、刻意做出改变,就可以重新建立积极的心理习惯。
扭转过去,重塑模式,重新定义看待问题的视角,是一项艰巨但可行的任务。
例如:你抱怨孩子不听话,很难管教,但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想要孩子却没有孩子。
一举将消极思维转变为积极思维。
每天要感恩的五件事:感恩你的孩子健康活泼,感恩你和家人平安,感恩你今天吃了美味的食物,感恩你有一份可以让你赚钱的工作生活,感谢你的朋友帮助过你.
每天感恩的五件事将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理习惯。
3.完全接受自己。
马克·吐温说:“如果我们能在80岁的时候出生,然后慢慢长到18岁,我们的生活将会无比幸福。”
很多人不自信、不快乐、不快乐,是因为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现状,这样只会徒增忧虑。
幸福的人会珍惜并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来创造未来,而不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叹息。
4. 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
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没有方向的船。但如果设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不相协调,人们就会陷入新的矛盾。
和谐的目标是你能做的事、你想做的事和你喜欢做的事之间的最佳平衡。
5.找到使命感。热情是幸福的动力。
每个人的使命感都不同,可以是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了使命感,人就会有持续的动力去做事。
激情可能转瞬即逝,但激情却永远不会消失。
6、简单就是幸福。
这和现在流行的“断、舍、走”是同一个意思。简化复杂的生活并为幸福腾出空间可以发挥作用。
7、快乐无限,坚持快乐第一的原则。
佛陀说:“一烛能点燃千支烛,而不影响自己的生命。幸福不会因分享而减少。”
与物质事物不同,幸福是无限的。
当今人们坚持“物质至上”,对土地、石油、黄金或其他物质财富的追求,加剧了人与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爆发了战争。
坚持“物质至上”,就会导致竞争和战争;坚持“快乐第一”,不会因为分享而削弱快乐。
不同的集体价值取向将导致人类不同的命运。
8、幸福不会等待,幸福从现在开始!
如果你认为你必须等到某个人买了房子并实现某个目标才能幸福。所以这个概念是被动的,受外界控制的。这就是幸福的幻觉。
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
书上说:“外在的东西固然重要,但它们不能使我们真正快乐。和平必须是内在的。如果你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就可以传递下去,无论你走到哪里。” ”
你在等什么?幸福从现在开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见。
每天读书,不忘初心
今日阅读:《幸福的方法》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程,作者:Tyler Ben-Shahar
每天解读一本好书。如果您喜欢,可以分享、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