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 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在深圳举办,城市规划国际会议

新闻资讯2024-08-08 16:41小乐

会议 | 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在深圳举办,城市规划国际会议

介绍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2024年年会于6月14日至16日在深圳成功召开。会议主题围绕“全球视野下的科技创新与未来人居”。

本文字数:12398字

阅读时间:34分钟

2024年6月14日至16日,以“全球视野下的科技创新与未来人居”为主题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2024年年会在深圳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主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支持。会议议程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峰会对话和三个平行分论坛。

开幕式

主持人|方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

孙一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工程勘察设计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院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建筑规划学院院长谭宗博,深圳大学副校长周辉,建筑学院院长邹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分别致辞。

演讲嘉宾|孙一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工程勘察设计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院长

孙益民教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致辞。他指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坚持“学术立位”,就是始终坚持学术至上,脚踏实地,直面矛盾,求真务实,贴近热点。行业的亮点和难点。最重要的是坚持两点:一是国际视野,务实国际化;二是培养批判精神,坚持冷静批判地看待世界,也勇于批判性地回顾自己和学术发展。这两点都与我们的章节相关。祝贺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的召开,感谢深圳大学的支持,期待各位学者和实践者以开放的精神、开放的视角继续努力,共同为规划的发展而努力。

嘉宾演讲|谭宗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

谭宗博教授在演讲中指出,现代科技正在迅速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密切关注各种发展动态,是国外城市规划分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的主题选择聚焦全球视野的科技创新,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用学术方法和视角关注未来和我们的生存环境。从学术角度进行充分、深入的讨论,希望加深该领域的了解和交流。

演讲嘉宾|周惠

深圳大学副校长

周辉副校长代表深圳大学致辞。他介绍,深圳大学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目前有19个学科跻身世界前1%。深圳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宜居的自然环境以及政府对深圳大学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众多院士、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选择加盟深圳大学,使深圳大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时期。深圳大学城乡规划学科也在院士专家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最后他对来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演讲嘉宾|邹兵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

邹兵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深圳成立45周年。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被赋予了全球视野、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要求和使命。年会恰逢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成立30周年,国际化学术研究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与国外城市规划分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国际交流是双向的。他们不仅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还探讨了中国过去40年城镇化发展奇迹的理论和实践收获。未来,我们愿意以全球视野探讨话题,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为输出中国经验做出更多努力。

主题报告

主持人|沉雷

中国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主持人|刘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报告1 《精准适配促进城市与区域安全韧性发展》

演讲者|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院长从区域视角下城市安全韧性的理解、精准适配的安全韧性规划框架、案例解读三个方面分享了精准适配推动城市和区域安全韧性发展的话题。

过去四十年,快速的城镇化取得了许多成就。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风险,需要对安全韧性进行系统思考。从全球范围来看,气候变化全面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从区域范围来看,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也非常显着。区域视角是理解城市安全、促进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高强度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种风险需要从区域角度来认识和解决。解决城市开发建设中的安全问题,需要从区域视角进行系统思考,找到准确、合理、动态的解决方案。

精准适应是对各类灾害的科学应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科学应对。要求“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因地制宜施策。构建“精准分析-适应规划-动态评估”的城市安全与韧性规划框架,从区域视角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安全背景,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安全与韧性发展解决方案,是做好城市安全与韧性发展的基础。弹力。前提。

科学理性是城市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要从被动“应对”转向科学主动“适应”,建立城市和区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制定国家和区域尺度的气候适应政策,编制城市尺度的气候适应规划,进行街区尺度的气候变化韧性设计,科学制定应急保障空间设施建设标准。

报告2 《智能建筑及智能建造》

演讲者|徐卫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徐卫国教授围绕技术创新和未来人居环境,分享了他对智能建筑和智慧建造的看法和实践。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载体。智能住宅和智能建筑需要智能建筑。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本身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必须具备三个系统:感知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捕捉外部信息;中央系统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决策、下达指令;执行系统接收指令并在动力的作用下驱动建筑构件移动以达到目标位置,提供最合适的空间和环境条件。智能建筑本质上增加了场所的潜在能力并使其变得宜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建筑节能等是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真正实现建筑的有效生态化,需要以建筑为载体和基本单元,整合现有的各种技术,创建新的建筑体系。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智能建筑智能系统是一种潜在有效的方式。这个新的建筑系统涉及建筑、结构、水加热、电、声、光热、健康房间、能源系统等,通过智能建筑的交互式综合系统,可以融合各个学科来完成这一使命。

智能建筑建设是指房屋建设或环境建设的全过程以及各专业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实现建设目标。其特点是从始至终的“全过程”,以及“各专业”之间连续、共享的数字信息流,它从方案设计开始,通过后续阶段和各专业不断添加修改和反馈,形成优化设计信息;在此数字化流程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CNC数控设备、3D打印、机械臂等智能机械,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环保的材料建造和运营服务,从而形成全新的“数字化建设与环境建设产业网络链”。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虚拟建造和物质建造的结合。

报告3 《数谷之变:大数据与城市发展的演义》

演讲者|徐江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

徐江教授以我国第一个国家大数据发展试验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从学术角度深入探讨了大数据与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密切联系。他的研究从对大数据定义的深入思考开始,提出探索大数据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物质性与话语性的重要性。大数据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不仅影响着现实世界的权力博弈,也被人类社会解读和操纵。大数据革命的背后是强大的话语体系,旨在证明和推动数据驱动社会的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徐教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大数据企业数据库,并利用五步验证法、机器学习技术、研究访谈等方法对数据库中的企业行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贵州当地对大数据的定义比较宽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核心大数据产业,涵盖数据获取、分析、挖掘、安全、指标制定等关键环节。第二类第一类是与大数据产业密切相关的软硬件生产领域;第三类是大数据应用产业,包括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多元化应用。这一宽泛的定义不仅反映了大数据的物质影响,而且重塑了社会中的权力关系。

徐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大数据产业对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增长、社会和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主张将政治经济学传统与福柯在城市研究中的新治理技术相融合,为区域发展治理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撑。

报告4 《道法自然:都市发展的自然法则实践》

演讲者|杰弗里·陈

AECOM 执行董事

城市诞生于自然,但其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正日益受到挑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世界各地越来越重视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安全性和韧性逐渐成为未来人居环境的重要考虑因素。提高安全韧性,要加强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共生融合,从城市的根本“基础设施”入手,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城市共生环境的回归。空间与自然生态。协作状态。在规划抵御极端天气的基础设施时,回归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增强生态韧性,提高空间、社会和经济的韧性。同时,构建安全优质的人居环境,反哺自然,为引领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维。

演讲嘉宾通过分享国内外案例,介绍了如何运用自然解决方案设计技术和系统的自然资源资本评估方法,实践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的韧性和安全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共生。自然生态。关系,优化城市空间的生物多样性和整体宜居性。

报告5 《新技术对欧洲城市与区域空间规划的影响》

演讲者|文森特·纳丁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教授

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包括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形态。先进技术对于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但其对当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却难以管理,特别是在自由经济政策和碎片化治理的背景下。新技术可以促进或阻碍更加协调、可持续和公平的发展。

在欧洲,技术创新使得实时监测环境条件、通过开放获取平台共享数据以及让利益相关者和民间社会参与规划过程成为可能;科技企业的成长对仅限于欧洲人口稠密小国的空间和关键资源提出了需求。支持技术发展的部门政策往往是“空间盲目的”—— 它们没有考虑投资对特定地方的影响。获得新技术的机会不平等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与此同时,技术进步正在改变土地和房地产的需求模式。

利用新技术并解决其空间影响的城市规划干预措施具有挑战性。规划主要是对新技术空间影响的反应性反应。强大的经济利益可能会反对监管。干预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在欧洲,城市规划与政府技术和数字部门之间的联系大多较弱。需要一种新的规划方法,优先协调部门政策对当地的影响。

峰会对话

主持人|杨晓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副院长

围绕会议主题,主持人杨晓春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学院学术院长孙一民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院院长谭宗博云南大学规划赵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常务副主任徐卫国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院长、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沈振江、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教授Vincent Nadin荷兰进行了问答交流。

孙一民教授就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规划设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应该理性看待技术,而不是过度依赖技术。许多问题迫在眉睫。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没有太大差距。问题还是出在计划的执行上。盲目的职业自信阻碍了问题的解决。例如,城市防洪排水问题,防洪标准与排水标准的反差,盲目迷信以防堵、填高为主的感性措施而不加反思,都是对韧性规划的片面认识。大湾区快速发展后,沿海人工堤不断加长、加高。即使没有风暴潮,严重的洪水也时常发生,比如去年9月的深圳和广州。所以,作为策划者,应该脚踏实地,多关注实际问题。无论是规划教育、规划实践还是规划管理,我们都应该多反思。文森特·纳丁谈到了荷兰在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和增强韧性方面的丰富经验。 20世纪50年代,荷兰发生了大量洪水,淹没了城市。学者们认为洪水是一个重要的威胁。荷兰在利用工程和防御技术应对洪水方面已成为世界领先者。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有一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是一个更大的解决方案,称为“河流空间”,即为洪水提供空间。德国有一个小城市,允许洪水通过额外的河流流入额外的河流。中国还有专门的防洪排洪设计,为河流留出空间的工程,以及与水处理、水管理和环境等不同领域的合作。管理、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住房建设等部门需要共同努力,形成管理三角洲的新治理方式。

徐卫国教授分享了他对智慧城市与智慧建设的衔接与协同的看法。他认为,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智能施工具有周期短、相对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中各种网络的终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很多标准、规划、项目忽略了两点。一是智能建筑本身,二是智慧城市大网络与智能建筑之间的部分。区域。因此,一些城市智能网络仅在城市空间中发挥较大作用,并未与个别建筑物连接。沈振江教授指出,从智慧的角度来看,建筑与城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楼里有楼宇管理系统,城市里也有城市大脑。楼宇管理系统和城市大脑必须整合成一个大的城市管理系统。智能建造就是利用智能工具来建造房子。智力是基础,智慧是人类的智慧。智慧和智慧两个概念可以分为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几个阶段。智慧在设计阶段和管理阶段非常重要,智能建造在施工阶段非常重要。

赵敏教授分享了他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以及教育如何面向未来的看法。他认为,任何行业都有高峰期和调整期,需要在规划、教育、办学等方面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留下了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需要精细化的规划、设计和空间修复。因此,规划学科办学的内涵需要优化和差异化。规划教育和行业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但也是机遇,未来应该是非常光明的。谭宗博教授指出,国际环境、城镇化进程、行业权威变化等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是学科和行业要面对的。对行业的必要性和未来前景有积极的看法。他认为,坚持学科核心、拓展学科外延是需要努力的方向。未来,我们必须从价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从实现自我价值转向更加远大的改造世界理想。

从左至右:杨晓春、徐卫国、谭宗博、赵敏、沈振江、文森特·纳丁、孙一民

平行分论坛

分论坛

01

科技赋能未来人居

主持人|赵映雪

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论坛一由赵映雪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终身教授陈振华俄亥俄州立大学诺尔顿建筑学院副教授发表了富有启发性的讲话。说话。

王德演讲的题目是《东京圈居民的出行行为与生活方式变化》。报告显示,东京地区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人口老龄化、出行减少、网购普及、远程办公增多等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变化。这些趋势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表明东京地区需要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源共享标题为《应对未来人居挑战的城市智能》。报告探讨了城市智慧的定义和基本功能,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沿热点,介绍了城市智慧的典型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信息技术快速兴起带来的数据壁垒、信息爆炸、科技伦理等挑战,报告进一步简述了规划对城市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的指导意义,以及未来城市智能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展望未来,城市智慧将为全球可持续人居环境提供科学思路和技术解决方案,也将成为我国新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陈振华分享《基于人工智能分析促进交通公平规划》,报告探讨了美国城市社会经济差距与基础设施投资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将深度学习应用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的社会脆弱性指数(SVI) 和人口普查基础设施支出数据,分析了2021 年资金分配变化对美国社会经济公平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从以平等为中心的基础设施投资分配转向以公平为导向的分配,可以改善社会经济绩效。

从左至右:王德、袁媛、陈振华

论文宣讲环节,徐文波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上发言,荣子豪在《智能化生产驱动的产城空间融合与再分离:基于58家灯塔工厂的分析》上发言,马艳秋在《低空飞行的科技创新对城市人居空间的重塑》上发言,胡文娜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城市空间研究与规划的新进展》上发言。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高文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张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交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教授为主讲人做了精彩点评。

王泽健院长强调,持续学习是AI时代每个人的必修课。未来,我们可能会进入居家时代,城市将变得更加网络化,而智能制造将加剧这一趋势。数据及其分析是时代的趋势,但数据获取和准确性仍然是挑战,价值观也会影响数据分析的使用。他高度认可数字技术在乡村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期待智能生产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此外,他还讨论了低空飞行的应用和挑战,以及AI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最后表达了他对智慧和智能的看法。

张纯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大数据应用已经从单纯强调方法和数据来源转向有目的的社会规划。多学科融合已成为新趋势,特别是在产城关系、新技术应用、智慧城市规划等方面。她还强调,面对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规划范式需要随势而变,呼吁学界将更多人工智能技能融入到人才培养主动拥抱未来,共同把握大湾区合作和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高文秀教授在点评中表达了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刻思考。她提到,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导致社会孤立和孤独。同时,她对机器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担忧。她认为该模型在有效性、适应性、反馈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呼吁:推广人工智能时应慎重考虑其社会价值,避免过度依赖,保持人际交往的温暖性和真实性。

程雷教授强调远见与本土、宏大与细微的结合,特别指出了新技术对规划领域的深刻影响。他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我们具有国际视野,更要关注当地实际,特别是在产城融合、数字乡村保护等方面。同时,他还强调,要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确保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性。

从左至右:王泽健、张纯、高文秀、雷成

分论坛

02

安全弹性未来栖息地

主持人|张艳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分论坛二由张岩主持,参会嘉宾包括:凯亚瑞恒设计规划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韦力、钟远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总工程师唐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张莉做了介绍性演讲。

李伟分享了报告《青年赋能乡村人居遗产要素数字化保护和适应性改造》,重点阐述了生态韧性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路径。她指出,生态韧性本质上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她首先从“共生即关系”的角度,对比分享了纽约金融区和海港区的气候韧性总体规划与荷兰奈梅亨瓦尔河的治理。前者由扩张转向防御,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防范未来风险;后者通过“还江还田”策略,实现滨水安全与城市更新的双赢。这两个案例对我国都有借鉴意义。最后,李薇女士以无锡万山湖生态科技城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享了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包括总量控制、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城市等。开放战略包括多边网络和多方努力,构建和谐共赢。

钟远岳 分享了 《气候韧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报告旨在提供具有普适性、实践性的评估体系和建设策略,在此基础上各城市可因地制宜选择评估因子,完善气候韧性规划建设策略等内容。报告在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气候韧性角度出发,通过对气候风险的研究优化了风险评估方法,提高城市风险评估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出于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和实施监督考虑,建议从基础设施、生态资源、宜居环境、智慧城市等层面构建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提出“两平台——两体系——多层级”的气候韧性城市建设路径。“两平台”是气候韧性城市建设的统领,“两体系”是建设的关键,“多层级”是建设的重要手段。 唐敏 的报告题目为 《人居运动与亚非城市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二个十年,深度嵌入当地民生、包容沿线多元文化并理解在地发展规律的基础研究和复合型实践成为关键问题。理解全球与亚非在地城市化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当前推动亚非发展,并与联合国人居署深度合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报告以“人类聚居”为中心,聚焦亚非城市案例,梳理世界人居发展的脉络与关键议题,促进中国与国际话语体系的衔接。 张立 的发言题目是 《时空活动分析支持下的城市灾害韧性测度》 ,尝试在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基于时空活动分析构建城市灾害动态描绘方法。报告分析了2021年郑州7.20特大雨洪灾害期间超过200万匿名移动设备的移动模式。通过研究灾前、灾中和灾后人口移动行为的变化,将社区韧性水平定义为影响程度和恢复时间的函数,对城市灾害韧性特征进行动态化、精细化的描绘。基于此,研究对影响灾害恢复水平及恢复模式的空间要素进行辨析,以期为防灾规划与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从左至右依次为:魏力、钟远岳、唐敏、张立 在论文宣讲环节, 张祎琦 就《气候适应与韧性:伦敦洪涝对策与城市更新启示》进行了宣讲, 胡锐 就《气候变化背景下墨西哥城的水适应策略及其规划启示》进行了宣讲, 雷洁璇 就《基于POI数据的广州市公园可达性与房价相关性分析》进行了宣讲。 本场论坛还邀请到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东泉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 冷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张高攀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刘欣 为宣讲者做了精彩点评。 李东泉 教授认为,大型规划项目的案例分析对当前行业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强调了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重要性。在当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走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需要从多个维度审视和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包括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此外,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可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 冷红 教授一直密切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她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挑战在于其不确定性,并提出关于韧性的两点认识:第一,应对气候适应性和韧性提升的话题,要从不同的区域、地域环境开展研究,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差异化对策。第二,韧性还包括许多其他的维度,比如社会生态韧性,经济韧性、治理韧性等,共同构成了韧性的全部,韧性的提升是一个综合的问题。 张高攀 副主任表示,作为从事外事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工作者,有机会参与和了解更多的涉外规划咨询工作,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建业务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以非洲国家为例,他们的城乡空间发展看似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但实际上其内在的原生态式发展规律特点又特别突出。因为制度、文化和气候条件等等差异,尽管非洲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模式并不具备直接的借鉴性,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国家城市进行积极的研究,进一步总结援建项目经验,也可以为未来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引导。此外,他认为如果将大数据方法与规划的政策属性进行高度结合,使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将会对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刘欣 委员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安全韧性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极端天气还是地质灾害,都可能对城市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灾害风险的关注度和在防灾减灾、灾后重建方面的投入也将持续攀升,安全韧性议题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就人居环境议题,她强调了要打通世界和本土、传统和现代、正规和非正规等多个研究维度,以更全面地应对城市更新、城中村治理等现实问题。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东泉、冷红、张高攀、刘欣 分论坛 03 城乡和谐  未来人居 主持人 | 汪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 分论坛3由汪军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朱介鸣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陈晓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四所主任规划师 周天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副教授 朱继任 发表引导性发言。 朱介鸣 分享了 《国际视野:房地产开发过剩后人居城市更新范式的转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新塑造了亚洲发展的格局,上海房地产市场也出现很高的空置率,当时国际学术界和业界一致认为上海的房地产泡沫史无前例。后来的发展证明是虚惊一场,当时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样是史无前例,百年一遇,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当前又出现商业办公开发过剩的高空置率,根据国际比较下的判断,超常规发展的历史窗口期已经关闭,大规模城市更新已经不合时宜,国内的城市更新应该进入常态化范式,即高成本倒逼市场意识的强化。 陈晓键 的发言题目是 《以县城为载体的西北地区城乡人居发展路径》 ,报告从城市群、省域、县域等不同尺度探讨了西北地区城乡关系特征,分析了县域产业平台及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承载能力、功能互补性、均衡度差异及短板弱项,以及典型案例城镇集聚力、集聚效应和人口需求与供给匹配的交互影响,探讨了西北地区新型城乡空间关系的多元转向机遇、趋势。并从内生增长动力及外部支持系统方面提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周天璐 以 《镇村“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为题,以“龙游瀫畔·8090青年创造季”活动为载体,去阐述这一新型“规划技术路径”的价值构建,并在持续性创造并扩大理解这个计划特征的同时,开始去回顾、复述一份关于该计划的“架构设计说明书”。透过龙游这座“小县大城”中广阔郊野与乡村地区发展,不断探索关于“城、乡、村”背后的价值与主张。分享了在新一轮城乡关系对流的趋势下,如何理解“城、乡、村”的关系。 朱继任 分享了 《社会公正理念前置的国土空间规划建构:理论思考与治理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将社会公正理念前置,以修正市场和规划作用下出现的双重公正偏离。首先,在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和交易制度构建上完成资源初始分配的公平;其次,在城镇化转型和市场化转轨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空间供给与制度供给的重要任务。最后,国土空间规划对分配结果的再分配和协调机制需要关注城乡移民与高品质空间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家园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最终助力共同富裕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左至右依次为:朱介鸣、陈晓键、周天璐、朱继任 在论文宣讲环节, 伊曼璐 就《“百千万工程”背景下乡村振兴示范带全流程模式探索》进行了宣讲, 吴雨昕 就《社会公平视角下长沙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进行了宣讲, 边梦圆 就《基于手机信令和建筑普查数据改进潜能模型参数的综合医院分级配置评价——以深圳市为例》进行了宣讲。 本场论坛还邀请到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荣休教授 赵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复兴规划设计所所长 周珂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 朱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青年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研究员 陈宏胜 为宣讲者做了精彩点评。 赵民 教授在点评中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议:人口减少的问题引发了对政策导向的思考,是让市场调节还是有控制措施,如控制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群:同时维系内陆和和边远地区一定人口规模,加强转移支付等。浙江龙游案例对乡村发展作了积极探索好,让年轻设计师参与,发挥创造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要 注意地域特色和沿衢江的风貌协调性,尤其要考虑地方风土民情和居民偏好。 对于社会公正理念前置的国土空间规划建构问题,赵教授认为不必赋予空间规划过多责任;因为除了空间政策,还有社会和经济政策。公平主要是社会政策的范畴,强调对人的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障的公平,而不是对土地的开发权的平等配置。 周珂 指出,尽管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村民已经在城市中安家立业,其后代的成长完全是一个城市居民的成长过程,致使乡村人口的减少是不可逆的(完全城市化),如何应对这些人口消减后的空置村,是规划中重要的问题。对于宣讲的几篇论文,他指出,研究前期架构搭建至关重要, 对于规划来讲,更需要具有前瞻性地系统思维。 朱力 表达了对当前空间生产模式的困惑,认为以前过于注重生产导向,忽视了空间使用者的需求,如今应该逐渐反思空间生产模式的现在和未来。他认为, 规划师需了解城市运作,而不是仅仅做规划。 乡村振兴也是复杂话题,需要明确乡村的主体。在乡村振兴中,他更关注社区参与和自信心的提升,并致力于在规划中如何将一些地区的传统力量转化为现代化的动力。 陈宏胜 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议,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他更关注投入产出和资金平衡问题,以及模式的可复制性。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中,不同学科和团队从各个角度参与,丰富了专业背景的同时,也增加了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对于整体把握的难度。关于公园绿地可达性和医疗设施可达性的两个研究,均为规范的数据分析研究。他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平视角问题, 并在医疗设施可达性研究中加入人群选择偏好分析。 从左至右依次为:赵民、周珂、朱力、陈宏胜 会议总结 谭纵波教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做大会总结。他首先对深圳大学和分会秘书处的付出表示感谢,希望分会未来成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新鲜的有关城乡规划的信息平台,尽可能给大家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发挥更大的价值。会议的最后举行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旗帜交接仪式。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会议 | 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在昆明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年会 | 信息量太大,请准备好脑容量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后疫情时代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升级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2021年会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