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皇家艺术学院申请条件;皇家艺术学院本科申请条件,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申请开放日期:
2024年10月28日
截止日期:
2025年1月13日
(英国时间中午12点)
结果通知日期:
2025年1月20日
在这一轮中,尤其建议有意申请RCA奖学金的同学尽早提交申请
第二轮
申请开放日期:
2025年1月13日
截止日期:
2025年3月26日
(英国时间中午12点)
结果通知日期:
申请后八周内
第三轮
申请开放日期:
2025年3月26日
截止日期:
2025年6月30日
(英国时间中午12点)
结果通知日期:
申请后八周内
距离第一批申请截止时间,还有2个月的时间,同学们还是有一些富裕时间做最后的冲刺!但需要注意,RCA属于分轮次录取,一些热门专业可能会提前满员,所以建议同学们尽早提交申请,不然将无法申请心仪的专业。
-创建申请账号-提交申请表
最多可以同时申请两个专业
-明确申请专业的材料要求-重点准备作品集以及2min视频针对每个专业的要求进行项目调整-参加面试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面试由院校挑选-收到录取结果
随时检查电子邮件,如果你收到了录取通知,必须接受录取通知并在三周内支付押金以确保入学名额
在2024年QS世界大学艺术设计排名中,皇家艺术学院再次排名第一!也正因为RCA的设计专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前来深造。并且RCA提供的多样化课程涵盖了多个设计领域,确保学生能够在各自感兴趣的方向上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了:
MArch Design Practice设计实践专业:
专注于建筑设计的实践与理论,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MDes Design Futures设计未来专业:
探索设计在未来社会中的角色,强调前瞻性思维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
MA Service Design服务设计专业:
关注服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升用户体验并增强服务的有效性。
MA Digital Direction数字媒体专业:
结合数字技术与创意,培养学生在数字领域的设计与管理能力。
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MA/MSC设计工程专业:
跨学科的课程,融合设计与工程思维,致力于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MA 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信息体验设计:
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提升信息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关注交互与视觉传达。
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MA/MSC全球创新设计:
帝国理工大学和皇家艺术学院的强强联合,强调全球视野下的设计思维,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设计人才。
作为世界顶尖的艺术与设计院校之一,RCA每年都会收到数千份申请,因此建议大家尽早完成申请,以增加获得学习录取的机会。祝大家申请顺利!
厦门两名学霸被全球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学府录取
蔡恺锐
蔡恺锐的设计作品。
台海网2月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门理工学院去年毕业的两名毕业生,近日同时被全球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学府——英国皇家艺术设计学院录取。这个被称为“最难进的艺术学院”每年在大陆录取约10名学生。
厦门理工学院昨日证实,该校设计艺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袁舒展、蔡恺锐同时收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两人是同班同学,2014年入学,就读产品设计专业。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成立于1837年,是全球唯一的全研究制艺术院校——没有本科阶段,仅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在QS世界大学排名“艺术与设计类”大学排名中,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已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位,超越麻省理工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学府。
学生:
设计出最接近自然风的风扇
资料显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每年在大陆录取约10名学生。换句话说,今年10个录取名额,厦门理工学院一个班就占了两位。
厦门理工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王刚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厦门理工学院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学生的设计作品。”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申请条件中,一本打动人心的作品集相当重要,而且,申请者还要展现自身的艺术涵养、设计思维、探索能力及落地执行能力。
袁舒展申请的作品集有一个课题是他的毕业设计“Breeze In”。当时,王刚给这件作品的评价是:这几年厦门理工学院产品设计系最有代表性的毕业作品。
袁舒展
袁舒展的毕业设计“Breeze In”。
这项作品的出发点很简单:自然风让人舒服,如何设计出一台风扇吹出的风最接近自然风?王刚说,袁舒展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研究风在不同环境下对人的影响,比较了海风、森林风等各种风的空气流动特征,还通过软件进行仿真呈现。最终,他对风扇进行了再定义:Breeze In的扇叶安装在内部上方,从上方进风并向下吹风,螺旋的机械风通过内部设计的涟漪倒流柱和内壁后被打散,转换成模拟平流的自然风后从底座向四周散开。
蔡恺锐的作品集中,调研占了很大一部分,调研采访老人、幼儿园小孩等生活写照,画故事版,和不同年龄层的人对话,从中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蔡恺锐还和小孩一起玩玩具沟通感情,他最骄傲的“武器”是:将对生活点点滴滴的感悟转化为作品中的奇思妙想。
老师:
对每名学生都有“用户研究”
每次有人问:“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难度的深造机会?”袁舒展、蔡恺锐都会回答,有人说大学学完四年拿一个文凭就行,但他不知道我们学的专业是产品设计,我们的导师是“刚哥”。
“刚哥”是学生们对王刚的称呼,他们说,刚哥会“看人”。
到厦门理工学院任教之前,王刚在企业工作,从事用户研究,他把这项研究也带到厦门理工学院。王刚说,上课时,学生就是用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知识的体验。不仅如此,“课堂也在课堂之外”——下课后要对每名学生进行了解与互动。
王刚对每一届学生都进行了“用户研究”,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甚至家庭背景,并制作了一个简要的性格特征分析表,这相当于为每位学生定制一个“培养方案”。有的同学擅长画漫画,王刚就会鼓励他结合专业去画漫画,提升情景表达能力;有的同学手工做得很好,对木头有一定的研究,王刚就会鼓励他去做木制品相关的产品设计,并向他介绍企业的设计、材料及加工的资源。王刚说,不要用一套生硬的标准去评定每名学生,要鼓励每名学生在设计思维方式的框架下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学校:
送学生赴海外访学 还到腾讯实习
王刚认为,厦门理工学院丰富的海外合作资源以及“亲产业”的特性,也有助于两位学生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录取。
袁舒展上大四的时候,通过厦门理工学院的访学计划申请进入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开始了他的海外访学之旅。他回来后,就笃定了毕业后继续出国深造。现在看来,在新西兰留学的一个学期,不仅开阔了袁舒展的视野,而且使他轻松应对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线上面试。
蔡恺锐在厦门理工学院也度过“不断折腾”的四年:参加设计比赛、去台湾交换学习、到腾讯公司实习……这是厦门理工学院一直倡导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体现——校方搭建实习实践平台,鼓励推行和参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对接产业标准”的各类学科竞赛。王刚说,设计艺术学院针对学生大学四年基本做到了“瞄准专业赛,人人都参赛”的以赛促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要求,实现了从书本知识学习到符合产业需求标准的“具有突出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的人才培养目标。
蔡恺锐说:“每个阶段、经历都会催生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人或事都会让我对陌生领域产生好奇,逼迫我不断尝试,然后把事情做到极致,包括产品设计。”
牛!厦两大学生被全球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学府录取
[海峡网]
原标题:牛!厦两大学生被全球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学府录取
海峡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佘峥、通讯员洪莉圆、徐丽麟;图/厦门理工学院提供)厦门理工学院去年毕业的两名毕业生,近日同时被全球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学府——英国皇家艺术设计学院录取。这个被称为“最难进的艺术学院”每年在大陆录取约10名学生。
厦门理工学院昨日证实,该校设计艺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袁舒展、蔡恺锐同时收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两人是同班同学,2014年入学,就读产品设计专业。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成立于1837年,是全球唯一的全研究制艺术院校——没有本科阶段,仅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在QS世界大学排名“艺术与设计类”大学排名中,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已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位,超越麻省理工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学府。
学生:
设计出最接近自然风的风扇
资料显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每年在大陆录取约10名学生。换句话说,今年10个录取名额,厦门理工学院一个班就占了两位。
厦门理工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王刚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厦门理工学院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学生的设计作品。”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申请条件中,一本打动人心的作品集相当重要,而且,申请者还要展现自身的艺术涵养、设计思维、探索能力及落地执行能力。
蔡恺锐
蔡恺锐的设计作品。
袁舒展申请的作品集有一个课题是他的毕业设计“Breeze In”。当时,王刚给这件作品的评价是:这几年厦门理工学院产品设计系最有代表性的毕业作品。
这项作品的出发点很简单:自然风让人舒服,如何设计出一台风扇吹出的风最接近自然风?王刚说,袁舒展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研究风在不同环境下对人的影响,比较了海风、森林风等各种风的空气流动特征,还通过软件进行仿真呈现。最终,他对风扇进行了再定义:Breeze In的扇叶安装在内部上方,从上方进风并向下吹风,螺旋的机械风通过内部设计的涟漪倒流柱和内壁后被打散,转换成模拟平流的自然风后从底座向四周散开。
袁舒展
袁舒展的毕业设计“Breeze In”。
蔡恺锐的作品集中,调研占了很大一部分,调研采访老人、幼儿园小孩等生活写照,画故事版,和不同年龄层的人对话,从中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蔡恺锐还和小孩一起玩玩具沟通感情,他最骄傲的“武器”是:将对生活点点滴滴的感悟转化为作品中的奇思妙想。
老师:
对每名学生都有“用户研究”
每次有人问:“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难度的深造机会?”袁舒展、蔡恺锐都会回答,有人说大学学完四年拿一个文凭就行,但他不知道我们学的专业是产品设计,我们的导师是“刚哥”。
“刚哥”是学生们对王刚的称呼,他们说,刚哥会“看人”。
到厦门理工学院任教之前,王刚在企业工作,从事用户研究,他把这项研究也带到厦门理工学院。王刚说,上课时,学生就是用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知识的体验。不仅如此,“课堂也在课堂之外”——下课后要对每名学生进行了解与互动。
王刚对每一届学生都进行了“用户研究”,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甚至家庭背景,并制作了一个简要的性格特征分析表,这相当于为每位学生定制一个“培养方案”。有的同学擅长画漫画,王刚就会鼓励他结合专业去画漫画,提升情景表达能力;有的同学手工做得很好,对木头有一定的研究,王刚就会鼓励他去做木制品相关的产品设计,并向他介绍企业的设计、材料及加工的资源。王刚说,不要用一套生硬的标准去评定每名学生,要鼓励每名学生在设计思维方式的框架下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学校:
送学生赴海外访学还到腾讯实习
王刚认为,厦门理工学院丰富的海外合作资源以及“亲产业”的特性,也有助于两位学生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录取。
袁舒展上大四的时候,通过厦门理工学院的访学计划申请进入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开始了他的海外访学之旅。他回来后,就笃定了毕业后继续出国深造。现在看来,在新西兰留学的一个学期,不仅开阔了袁舒展的视野,而且使他轻松应对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线上面试。
蔡恺锐在厦门理工学院也度过“不断折腾”的四年:参加设计比赛、去台湾交换学习、到腾讯公司实习……这是厦门理工学院一直倡导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体现——校方搭建实习实践平台,鼓励推行和参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对接产业标准”的各类学科竞赛。王刚说,设计艺术学院针对学生大学四年基本做到了“瞄准专业赛,人人都参赛”的以赛促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要求,实现了从书本知识学习到符合产业需求标准的“具有突出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本次皇家艺术学院申请条件;皇家艺术学院本科申请条件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用户评论
我想去皇家艺术学院读美术,不过一直不知道具体要准备些什么要求。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在网上看到好多关于皇家艺术学院的文章,可是申请条件复杂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皇家艺术学院的审核很严格,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除了作品集以外,还有哪些是皇家艺术学院本科申请的关键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问皇家艺术学院对于不同专业的要求有哪些区别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正在整理我的作品集,希望能顺利申请到皇家艺术学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开始考虑去英国留学,皇家艺术学院一直是我的梦想学校。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别人说,皇家艺术学院的校友都很厉害,都是業界精英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计划明年申请皇家艺术学院,要好好规划一下学习和准备阶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想去皇家艺术学院读本科,应该提前多久开始准备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皇家艺术学院在艺术行业的声誉和影响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除了作品集,还需要提交哪些材料?申请流程复杂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皇家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方向比较广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申请皇家艺术学院的费用和奖学金政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人去过皇家艺术学院考察,能分享一下具体情况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申请皇家艺术学院的时候,需要准备哪些语言考试成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点担心我的作品集能不能达到皇家艺术学院的要求。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皇家艺术学院会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录取制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获得皇家艺术学院的面试机会,努力展示自己。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皇家艺术学院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很感兴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